关于《灰色花火》背景和设定的一些问题

这部小说并不是站在军人和国家的角度来进行故事,而是一个在战争背景下的百合故事,所以关于军事上的研究只会停留在名词阶段,也就是用一用,并不会详细地说明。
但为了小说看起来更为流畅,有一定的篇幅,所以在科技和国家政权上会进行一定的修改,希望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建议和疑问,但一定要想清楚回答哦。

现代化战争相比之前的二战,主要有以下几点特性:
第一, 战场时、空“禁区”的限制大为缩小,作战行动更富于突然性;
第二, 现代武器破坏、杀伤、精准度增大,战争异常严酷;
第三, 战场空间愈加立体化、多维化,无形战场的角逐更加激烈;
第四, 战争的物资消耗巨大,后勤保障更加艰巨困难;
第五, 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出现,使现代战争指挥方式发生历史性的变革。
实现这些特性的主要基础便是:火箭技术、航天技术、电子科技和信息化。
而在《灰色花火》中,军事科技上主要是限制火箭科技和喷气式引擎,这样限制主要有两个方面要考虑,一是将会直接影响到城市战的惨烈程度,二是为了角色的悲剧而做出铺垫。
这样做有什么结果呢?结果便是大集团作战依然是军事战略主流,掠夺资源和占领土地是国家之间最迫切的事情,陆海空军队的多少还是决定国家实力的象征。
螺旋桨飞机依然是人类最先进的飞机,没有火箭科技也就没有航天技术,没有卫星制导和侦察。
战争的惨烈将会达到前所未有的境地,但在士兵个人的作战装备上,却有突击步枪、凯夫拉防弹衣和速食军粮。
阵地战会变成火力作战,双方出动的空军和炮兵往往会决定战争的走向,而在巷战中,速射武器造成的杀伤力毋庸置疑。
但是他们缺少精确制导打击,缺少卫星侦察,敌方火力点如果想短时间消灭,还是要靠地面部队拿下,为数不多的时候才可以请求炮兵和空军支援。

要知道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时候,遇到敌人打击,首先想到的便是空中打击,就像AC130攻击机(顺便说一下,虽然AC130还是内燃机引擎,靠螺旋桨推动,但它的光电系统、红外传感器以及计算机火控系统都需要一定复杂的电子技术,没有这些的话它的杀伤力就会大打折扣,不再具有实战意义)带来的外科手术般的精准打击,在越战时期为了铲除游击队的火力点和小队集结地而产生的空中火力支援。
火箭科技带来的副产品就是导弹,导弹的使用,使战争的突然性和破坏性增大,规模和范围扩大,进程加快,从而改变了过去常规战争的时空观念,给现代战争的战略战术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于军事上的改动就是这些,顺便说一下核打击,在我的设定里有少数几个大国掌握着核武器,但由于没有导弹,所以核弹的投放主要依靠的还是轰炸机,而轰炸机投放往往会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
在日本投放的两颗原子弹,原因是因为美国占有制空权,而且当时日本的防空力量本来就比较薄弱,所以才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而且在设定中,他们掌握的主要还是第一代核武器,也就是核裂变原子弹,带来的污染可想而知,所以几个大国之间也相互忌惮,在战争的最后也许都会投降割让一部分领地而不动用核武器。
肆无忌惮的投放当然不太可能,但他们的土地可不能够靠常规战争就可以获得,他们主要打的还是集团战争,但双方都不可能逼迫对方做出大的让步。
因为后果...可想而知,双方只会两败俱伤。

对于民用技术的限制,我思考了很久,为了彰显战争前和战争后的剧烈矛盾和冲突,我打算让背景提升到翻盖手机和第四代计算机刚投入的时代,但想了想与之前的军事科技产生了很大冲突。
所以我另辟蹊径,想在电报机上下很大的功夫,比如电报在家家户户成为标配的可能。
然后我发现了一个早已经被冷落的东西,电传打字机。

电传既具有电话的快速,又具有打字机的准确,尤其是当电文中有资料时,这种优点表现得特别明显。人们普遍认为,电传这种通讯方式,除了具备高效性和精确性之外,还比电报和电话更为便宜。
机械式电传机主要用精密机械零件的相应动作实现编码、译码,用电动机驱动和定时,打字方式通常用字杆式、字盒式和字轮式等。机械式电传机结构复杂,维修不便,工作速率低,噪声大,已逐步为电子式电传机所取代。(摘自百度百科)
但我的世界观里不允许出现电子科技,所以,后者并不在我的考虑内,拜拜,集成电路科技。
我想的其实很简单,构建出一个庞大的电报网络,相互之间可以进行聊天(但我知道这个延迟有多高...会让人无聊死),但这也可以为剧情做出比较妥当铺垫。
想了想其实也挺有趣的,比如城市两边的妹子聊天,用机械式电传机,你一句我一句的慢慢回答,之中可以夹杂很多的心理和动作描写,有一股浪漫的气息。
虽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电传机是用户在电报局与自己所需用的用户进行通报时所使用的通信设备。用户只要在电报局营业窗口办理挂号手续并接通后,即可利用用户电报间内同一线路和设备,同时进行发报和收报。这样既可缩短电报传送时间,又可节省电报费用。
也就是说,它只能在同一线路和设备才能受到特定用户的信息?不能进行多人聊天?
虽然网上根本没有这样的解释,但我还是清楚,实现多人聊天还是需要服务器的转接,而电信号是不分先后的,信息也没有储存一说...
好吧,这个就暂且不谈,最后得出的结论便是,电传机可以充当聊天工具。
关于运输工具,螺旋桨飞机带动了基本的民航,但飞机票价都比较昂贵,而且民用飞机场的修建也较少,内燃机汽车进入了家家户户,并且得到了较长时间的发展。

关于背景设定,故事发生的舞台是在一个类似长方形岛屿上,北国和南国之间的战争,两个国家都是外贸型国家,需要国外的资源需求。而北国的特产主要靠石油和矿产,因此他们的重工业是比较发达的,而南国的前身是农业国家,所以主要靠轻工业和政治影响。
北国是帝国制,权利主要还是国王一手掌握,而南国则是君主立宪,首相需要召开会议才可以决定国家走向。
很期待两个国王相互嘲讽...南国国王说对方暴君,北国国王说对方垃圾,233333,抱歉失态了。
北国先攻打南国,理由便是席卷全球的“大萧条”,给北国的经济带来了重创,类似二战时期的德国(这里不方便铺开讲,只能作罢,自行脑补)
南国的军队缺乏武器,而且规模较小,但它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所以国际组织给予了北国经济孤立和政治压力,北国在战争期间越打越穷。
南国则是在血与火的战争中靠着经济援助和相应的政策,厚积薄发,但结果便是在主角的城市里,双方的军队长达数年的摩擦。
这就为剧情做出了最大的让步,在这数年中,两个少女在城市中求生和挣扎的故事。
有很多都没有细讲,但其实我根本就可以不做这个专栏直接开写,但我还是考虑到了背景的重要性,害怕粉丝会在小说下做出很多的疑问,所以我也稍微地讲解一些,希望大家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