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们为什么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2022-06-01 17:56 作者:张文举的元宇宙  | 我要投稿


我朋友在手机上看到,最近一种做芯片的材料稀缺,于是买了相关公司的股票,结果赔了好几万块钱;


另一个朋友看到要规划地铁,赶紧在周边买了一套房,结果五年过去了,房价反而跌了;


诺基亚看到苹果手机不抗摔,说这就是个小玩意,结果被苹果手机全面取代。


投资人见到今日头条的张一鸣,觉得张一鸣不像是个能做成大事的人,结果错失了成为一家世界顶级公司股东的机会。


发现没有,往往很多时候,我们容易通过这种单一现象,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从而因为一些偏见,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或者错过一个很好的机会。


而且这不是个例,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这是因为人类大脑的运行机制,有无法克服的结构性缺陷


所以,要想正确的作出判断和决策,就要先搞清楚大脑在做判断和决策的时候是怎么运行的?


美国知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把人类的思考模式拆分成,快思考和慢思考两个模式。


对于搞清楚大脑是怎么思考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说,我们在思考的时候,要不然用快思考模式,要不然用慢思考模式,有的时候也会进行切换。


比如,两个人去散步,边走边聊天,走到一半的时候,一个人问另一个人,你明天会议上的发言准备讲什么内容?


这个时候另一个人突然停下,站在那里思考了几秒钟....当他停下的那一刻,就是思考模式从快思考模式到慢思考模式转换。


理解思考模式的转换,这一点极为重要,是关于以后能不能作出,正确判断的重要前提。


所以,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快思考和慢思考。


先看什么是快思考,我们在使用筷子的时候,在熟练驾驶汽车的时候,都已经成了一种自动化,用筷子的同时可以看电视,开车的同时可以打电话,散步的时候可以聊天,很多这种“跟着感觉走”的事,靠直觉就能做出判断的事,就属于快思考。


快思考可以归纳出三个特点:


1.自动化


2.运算速度快


3.不怎么消耗大脑能量


也可以叫做,感性思考。


如果快思考是感性思考,慢思考就是理性思考;


比如,要计算35乘以87等多少,在应聘时候和面试官的谈话,聚精会神的写报告,很多这种靠计算、需要动脑筋才能完成的事,就属于慢思考。


也可以归纳出三个特点:


1.慢思考的时候快思考系统自动关闭


2.运算速度很慢,还不能一心二用


3.需要大量消耗大脑的能量


这就是理性思考。


很多时候,快思考和慢思考是需要相互配合的,比如开车的时候使用转向灯、方向盘是快思考在控制,但是到了分叉口,需要参照导航、地图,判断要往那边走的时候就是慢思考在控制,一段完美的旅程,还需要两个系统的完美合作。


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分不清,到底是在用快系统决策,还是慢系统决策,比如,丹尼尔卡尼曼。


就给出了这样的一道判断题,作为参考。


题目是这样的:


杰克正看着安妮,而安妮正看着乔治。杰克已婚,乔治未婚。请问是否有一位已婚人士正在看着一位未婚⼈士?

A. 是

B. 不是

C. 无法确定


你会选择哪项?


相信大部分人会选择C,但是正确答案是A,因为不管安妮是否结婚,都有一位已婚人士,在看着一位未婚人士。


美国同样好几万人测试,错误率高达80%,为什么大部分人会选错?


这道题同样是快思考与慢思考的配合,先是快思考得出答案是无法确定,然后是慢思考说“我同意”;


就是这样,只要快思考得出答案,慢思考就会默认同意,因为慢思考需工作时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大脑的天性就是“懒”,它不想干活,不想消耗能量去计算,这就是大脑的先天性结构缺陷。


也就是说,我们平时在做判断的时候,大脑会默认使用快系统,因为这样不需要大量的计算,可以更有效的节省能量。


但是,明明慢系统做出的决策和判断才是对的,为什么我们的大脑,不能默认使用慢系统呢?


原因是,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人类为了生存,只能尽量的让大脑减少能量的消耗,保存实力才能让大脑使用的更久,才能活下来。


也就是说,为了更长久的生存,人类不得已才进化出这种,“能不用脑就不用脑”使用机制。


最后在总结一下,经过进化,我们大脑的使用机制默认快思考模式,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大脑的运算能力,就是这种大脑的懒惰机制,把我们都变成了认知吝啬鬼,让我们的大脑在干活的时候,总是遵循着,能不用脑就不用脑的本能。


要想多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就需要我们对慢思考模式,不断地进行刻意训练;


好,希望理解了大脑运行机制的原理,对你有帮助,我是爱好元宇宙的张文举,我们下期见。


我们为什么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