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哈萨克斯坦与布林肯的歌单

2022-01-07 13:07 作者:黄智贤工作室  | 我要投稿



1
哈萨克斯坦的暴乱,从政府对天然气取消补贴,造成天然气价格暴涨100%开始。
阿拉木图市最高检察院被纵火,市政府被攻入。
总统托卡耶夫宣布恢复补贴,领导班子全体辞职下台。
结果,示威抗议不但没有平息,暴乱跟恐怖攻击却反而升级。

2
总统府陷入火海,机场跟飞机被恐怖分子劫持。
于是总统向外求援。
集安组织安全理事会同意派出维和部队,俄军在合法的托付下出兵。
这场暴乱,应该可以结束了。
可是,哈萨克斯坦,映射了非常重要的一课。

3
哈萨克斯坦刚庆祝独立30周年。
30年来,纳扎尔巴耶夫把国家一步步从稳定带往小康。
政治上,选举制,承认反对派,但延续传统上跟俄国的关系。
经济上,跟中国建立密切关系,更支持一带一路。
思想跟文化上,则拥抱西方。
但是,人均GDP1000美元成长到将近10000美元,可是贫富差距权贵垄断、贪腐问题、阶级固化显然是很严重的。

4
纳扎尔巴耶夫的接班人托卡耶夫进一步放松各种管制,包括游行示威的管制。
可是,他忘记了,1900万人口的哈萨克斯坦,在2006年时,就已经有26000个NGO组织。
那,2021年有多少NGO呢?
索罗斯的“开放的社会”组织,不断提供奖学金派送学生去欧美留学,扩大资助记者,协助反对派。

5
这些NGO,这些金援,导引的目标是什么?
要到哪里去?
补壹刀的一篇文章,刚好讲到,最近美国国务院正在大放送“国务卿布林肯的歌单”。
他听什么歌,为什么国务院、美国的大使馆,要疯狂放送?
这当然是大外宣。
比如说,推荐的一位元,是独立音乐人。
2014年参加了美国国务院的OneBeat音乐交流项目。
这个项目,从2012年开始,每年挑选19到35岁的音乐领袖,到美国做4个礼拜的培训。
参加的人呢,要公开表达美国国务院的倡议,包括“言论自由、民主参与、性别平等……”。

6
OneBeat的出资人,除了美国国务院,当然还有NGO。
其中一个,叫做“寻找音乐国度”。
但是这个NGO的出资者,还是美国国务院,所以这也是白手套。
这个白手套,在国内也在运作,云南的丽江是根据地。
一起合作的,有个组织,叫做ChinaResidencies“中国艺术交流”。
创始人在中国拍了一个纪录片,号称在中国找到的真相,叫做绝望。
长期对武汉的疫情抹黑造谣。
几个抹黑中国的华裔记者,都是合作方。

7
从科学、音乐到媒体、教育各行各业……
长期下功夫,运用金钱和文化侵略的阵势,都可以培养出成群结队的“颠覆者”。
这些颠覆者,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自己真正被赋予的使命。
但美国把他们美其名为“进步者”,他们是被美国认可的、嘉许的。
是被美国放回自己国家内部推动“改造”。
把国家改造为美国喜欢的样子。
凡是美国不喜欢的,必然就是不好的。
就必须被推翻、被改变。
但是即使是像哈萨克斯坦这样的国家,一人一票,选举轮替,经济成长。
但贫富差距跟阶级固化,却不是民主与选举可以改变的。
于是土壤已经成熟,颜色革命的花朵,可以栽下了。
美国要你一人一票。
一人一票了,但是美国不能容许你跟俄国和中国的亲密。
于是,以经济之名的暴乱政变,水到渠成。

8
哈萨克斯坦经历的是,是其他所有被颜色革命的国家跟地区,都经历过的。
哈萨克斯坦之乱,被定义为恐攻。
美国跳出来否认自己是幕后黑手。
但没有任何国家敢说哈萨克斯坦政府不应该镇压。
可是,欧美怎么就忘了,香港当时也面临几乎一模一样的恐攻。
为什么欧美跟台湾媒体,可以无耻的认为,香港官方必须任凭恐怖份子打砸掳掠呢?

9
双标是颠覆的标配。
因为有双标,才可以用没有是非的假是非,没有道理的假道理,来要求被锁定的目标,达成颜色革并的颠覆任务呀。
哈萨克斯坦,是一个新鲜热辣的教训。
颠覆,仍然在继续。

哈萨克斯坦与布林肯的歌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