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条海底高铁,中国用实力再次证明,美国技术并非第一

图为汕头湾海底隧道
中国开始修建全球第一条海底高铁隧道,该工程就是汕头湾海底隧道,它不仅是全球第一条海底高铁,同时也是世界上首个设计时速达350公里的海底隧道,这项工程背后透露出来的中国实力很吓人,中国这次也用自己的实力再次证明了,美国的技术并非第一,目前该隧道的建造已经进入尾声,中国预计会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正式开放该隧道,本期就来说说这一隧道

图为海底高铁隧道概念图
中国修建世界上首条海底高铁,已经足以证明中国基建实力的强大,近年来,随着高铁在世界各地的不断开花结果,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抛弃了固有观念,开始修建种类繁多的高铁线路,其中有跨山,跨河甚至还有跨海的高铁线路,但多年以来,海底高铁隧道这一概念却始终没有国家触及,之所以没有国家愿意修建海底高铁隧道,一方面是因为海底隧道建设成本非常高,再结合高铁这种同样十分烧钱的交通工具,其总成本令不少国家都望而止步。在另一方面,同时也是最主要的就是技术问题,要修建海底隧道,首先要克服的就是深水区所带来的巨大水压,这对于隧道的材料与建造工艺都有着较大的考验,其次,高铁海底隧道与普通的公路海底隧道标准完全不同,高铁在以200公里时速行驶时,其带来的动能远比普通的汽车要大,在建设公路隧道时尚可使用一节节沉管组装而成,但是在高铁隧道的建设上,这种办法则完全行不通。

图为施工中的汕头湾海底隧道
由于此前没有国家建设过海底高铁隧道,中国相当是在没有经验,也没有明确标准的情况下开建了汕头湾海底隧道,其难度可想而知,在工程勘探前期,中国施工队就遭遇了地质断层,碎石带,高水压以及风化岩层灯一系列施工难题,除此之外,汕头湾海底隧道还地处8级地震带,这也意味着海底隧道的强度必须足以抵御时不时发生的地震,这进一步拉高了整个工程的施工难度,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于2015年立项的汕头湾海底隧道,直至2020年才正式开始建造。为了修建这条隧道,中国解决了不少世界级难题,比如复杂海域大断面海底高铁隧道建设技术,断层破碎带探测技术等等,依靠这些技术,汕头湾海底隧道绕开了不少地质复杂的区域,同时还能针对每一块构造不同的碎石带制定出不同的施工方法,例如在矿山段,中国施工队就根据当地岩层构造的不同,采用盾构法施工,从而避免了突泥涌水事故的发生,目前这条隧道已经完成了近90%的建设,距离通车已经指日可待了。

图为汕头湾海底隧道
总的来说,中国能够完成世界上首条海底高铁隧道的建设,足以说明中国基建已经具备了创新能力,汕头湾海底隧道的施工经验,可谓是为全球海底高铁隧道的施工制定了标准,在未来,中国还会建设更多的海底隧道,从而使各省的经济发展更加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