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看看中国历朝疆域图

2019-07-26 15:01 作者:江南拱桥夜  | 我要投稿

中国疆域自远古以来不断演进变化,从《尚书·禹贡》九州开始直到唐朝极盛时疆域:被认为是中国疆域原型。至元朝时不仅统一中国,西藏地方从此正式纳入中国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明朝末年郑成功驱逐殖民者正式将台湾纳入中国版图,清朝时将唐末后长期处于中原政权统治范围之外的新疆重新纳入版图。中华民国时期为秋海棠地图,1946年外蒙古公投决定独立,自此中国疆域从秋海棠变成“雄鸡”至今。

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国历朝疆域图,原来真的是这样!

夏朝(约前2070~前1600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其疆域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商朝的势力范围大大超过了夏朝。商朝疆域,北到辽宁,南到湖北,西到陕西,东到海滨。 除了包括夏所属长江以北的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京津和江苏,陕西的一部分,还可能包括陕西江苏的剩余土地,辽宁,甘肃,湖南,浙江,四川的一部分。然而,商王朝远未形成后世的统一的大帝国,其疆域只是大致的势力范围,所能直接控制的主要是今河南省的北部和中部,其若干方国则只是商势力的据点。

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周朝天子管辖的诸侯国疆土北方已到达了今辽宁喀左、朝阳一带,西面至今甘肃渭河上游,西北抵汾河流域霍山一带,东面的诸侯国齐鲁到了山东半岛,南至汉水中游,东南抵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势力所及还可能到达了巴蜀一带。

春秋时代,是中国历史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自东周开始,周朝由强转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主要诸侯有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越 等。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战国时期的形式是,楚国在南,赵国在北,燕国在东北,齐国在东,秦国在西,韩国、魏国在中间。在这七个大国中,沿黄河流域从西到东的三个大国——秦、魏、齐,具有左右局势的力量。至公元前249年战国七雄面积合计为218万平方公里。

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兼并六国后的疆域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带。  秦朝初立便北击匈奴收河套,又派遣屠睢率领50万秦军平定百越,疆域面积迅速扩展,达340万平方公里左右 ,全盛疆域东起辽东、西抵高原、南据岭南、北达阴山,为西汉巩固汉地奠定基础。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 ),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公元前202年刘邦于山东定陶  称帝,国号汉。后定都关中,建长安城。汉武帝时期武功昌盛,大规模开疆拓土,汉朝国威远扬。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又在乌垒城(今轮台县)置西域都护府,开始对西域的控制。西汉极盛疆域东并朝鲜、南据交趾、西逾葱岭、北抵大漠,国土面积达609万平方公里。

东汉(25年—220年),与西汉统称汉朝。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雒阳 (今河南洛阳),延续“汉”的国号。东汉相对西汉国土有所收缩,延光二年 (公元12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由于北边匈奴族内部分裂,鲜卑乘机拓展强土,西击乌孙,东却扶余,尽据匈奴故地。其时青藏高原仍为诸羌所居。东北鸭绿江上游两岸则为高句丽国领土。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曹魏的疆域在曹操时即大幅发展,曹丕称帝建国后定型,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东至黄海。西至甘肃;蜀汉为刘备所建,其疆域范围:北方与曹魏对峙于秦岭,东与孙吴相邻于三峡,西南至岷江、南中,与羌、氐及南蛮相邻;东吴的疆域拥有大部分的扬州,至孙权称帝后疆域方稳定下来。孙吴北与曹魏对峙在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西与蜀汉相邻于三峡,西陵为重镇;东及南至东海南海,其中南达越南的中部。

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司马炎于公元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新政权,建国号为晋, 定都于洛阳。西晋承袭曹魏领土,统一后领有孙吴疆域。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国土面积达543万平方公里 。疆域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海,南至交州(今越南北部),西至甘肃、云南,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东晋政区随其疆域的变化而有增减。由于外族入侵与晋军北伐,北疆时常变动;四川先后出现成汉、谯蜀等国;东南疆域大致固定。东晋的版图只限于淮水以南、汉水的下游、巴蜀盆地的长江以南。

南北朝(420年—589年  )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南北朝(宋魏),公元420年,刘裕自立为帝,是为南朝。南朝宋继承东晋疆域,基本上为二十二州上下;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完成北方统一,与南朝的宋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疆域北至漠南草原,西抵西域东部,东达辽西,南达江汉流域。

南北朝(陈齐周),公元557年,陈霸先废萧方智自立,建立陈朝。南朝陈成立后国土不多,至569年开始陆续收复淮南及部份淮北之地,并且一度夺下北齐黄河以北之地 。到陈末时受北周入侵使得国土减少,仅剩长江以南至交广地区;550年,东魏高洋废其主自立,建号齐。南朝齐基本上同宋为二十二州上下,可是相继失去雍州沔北及淮南豫州之地;557年,宇文氏废西魏帝自立,建号周。 北周屡次攻占南朝梁巴蜀之地与江汉之地。北周武帝灭北齐,取南朝陈江淮之地,领土大大扩充。

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9年),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杨坚,北周覆亡。隋文帝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今西安)。公元589年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隋朝灭陈后,疆域东起辽河、北抵大漠、西至敦煌、南据交趾,大业元年(605年)又吞并林邑  ,国土面积达427万平方公里,不久林邑复国 ,后大业五年(609年),吞并吐谷浑  、伊吾  ,疆域达到极盛,国土面积达到467万平方公里。

唐朝(618年—907年),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以长安为京师。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唐朝版图最大时期为唐高宗龙朔年间,当时中亚的绿洲地带受唐朝支配,其最大范围南至罗伏州(今属越南)、北括玄阙州(今属俄罗斯)、西及安息州(今属乌兹别克斯坦)、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237万平方公里,又一说1076万平方公里。武周时期漠北陷落于后突厥,安史之乱后西域被吐蕃攻占,到晚唐时缩水至汉地,但仍保有河套地区。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北宋(960—1127年),显德七年(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有人认为北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宋朝与辽国的疆界长期稳定在雁门山-大茂山-白沟一线。宋神宗力图开拓疆土,取得了绥、熙、河、洮、岷、兰等州。宋哲宗时又进一步取得了湟水流域,洮河上游与贵德一带的土地。崇宁三年(1104)宋廷置陇右都护府收复河湟,宣和五年(1123)宋室重金向金国赎回幽云七州。

南宋(1127-1279年),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后,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定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建庙称帝,国号仍为宋,史称南宋。与北宋相比,南宋的南部和西南边界并没有什么变化,但北界却因金人的入侵而大大南移了。但当时澎湖列岛已隶属于福建路的晋江县。这标志着大陆政权对海上岛屿行使管辖的加强。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1279年,元世祖攻灭南宋一统中国,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记载,汉地、漠南、漠北、东北(包括外东北和库页岛)、新疆东部(元初据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葱岭)、青藏高原、澎湖群岛、济州岛及南海诸岛皆在元朝统治范围内。元史称“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

明朝(1368年―1644年  ),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 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 1368年初称帝,国号为大明,定都于应天府;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  ,以应天府为陪都。明代疆域囊括汉地 ,明初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  ,后缩为辽河流域;北达阴山,后撤至明长城;西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临孟加拉湾  ,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 ,还曾收复安南。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清朝时期,清朝统治者统一蒙古诸部  ,将新疆和西藏纳入版图,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乾隆年间,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国的格局最终确定。极盛时期的清朝,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乌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包括库页岛),南达南沙群岛。极盛时期总面积可达1316万平方公里 ,至晚清1908年缩水至1135万平方公里。

中华民国(1912-1949),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是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简称民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月民国正式建立。其领土只有1116.65万平方公里。其疆域东到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流处,西到帕米尔高原,南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北至漠河以北的黑龙江江心。东邻朝鲜,南接越南、老挝、缅甸,西和南部与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阿富汗接壤,北部与俄国接界。形状略呈秋海棠叶子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简称“中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首都北京。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多个,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35798平方千米 。中国同14国接壤,与8国海上相邻。

看完了历朝的疆域图,大家对每个朝代的认识应该更直观了吧?



看看中国历朝疆域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