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停车场车辆识别双目摄像头模组选型方法
现在城市中有很多的自助停车场,这些停车场可以满足城市居民的停车需求。为了方便车辆进出,停车场会选择建设一些智能识别设备,来进行车辆识别和人脸识别,方便用户进出。这类设备中,关键的零部件局势摄像头模组,双目型摄像头模组在人脸识别和智能检测中具有其突出优势。
那么,这些自助停车场车辆识别双目摄像头模组如何进行选型呢?摄像头模组选型可以参考哪些因素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摄像头模组选型方法
长龙鑫电子提醒您,如果您对于选购摄像头模组不太懂,可以参考以下参数进行选择,主要选型参数包括以下几点:
1.解像力
解像力这个指标主要是通过对相机镜头的还原能力进行测试,测试的方法是用相机拍摄逐渐变细的条纹,然后在电脑中使用10倍~50倍甚至更高倍数的放大倍率来观察所拍摄的画面。例如,在一个区域中画100条黑线,有的镜头拍出来的影像只能辨认出10条线,有的镜头拍出来的影像则能辨认出100条线,这样就可以认为后者的解像力比前者高。可以看出解像力主要是针对镜头而言的。

2.杂光
由强光造成的照片发白、形成光晕的现象称作“眩光(Flare)”。当太阳光或点光源进入镜头时,镜片表面会反射5%左右的入射光线。各枚镜片表面反射的光线会在镜头和相机内部多次反射,在光源的相对位置形成之清晰亮点,有如幽灵一般,称之为鬼影。
3.畸变
摄像头内参由传感器和镜头在模组内的安装位置决定,其标定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成像几何模型并矫正透镜畸变。透镜畸变主要分为径向畸变和切向畸变,径向畸变由透镜形状的制造工艺导致,切向畸变由透镜和CMOS或者CCD的安装位置误差导致。
在进行畸变性能评价时,通常是采用对摄像头内参矩阵做整体维度的评价。通常在对摄像头安装到车上时,需要提前对摄像头的内参矩阵进行矫正。相机内参标定通过拍摄空间中不同位置处的标定板,标定光心位置和畸变系数。
4.视场角
在光学仪器中,以光学仪器的镜头为顶点,以被测目标的物像可通过镜头的最大范围的两条边缘构成的夹角,称为视场角。视场角的大小决定了光学仪器的视野范围,视场角越大,视野就越大,光学倍率就越小。这也是我们在做摄像头镜头模组选择时最常用于评价的性能指标。

5.亮度均匀性
光亮度均匀性,是指最亮与最暗部分的差异值,就是所拍摄的画面四个角落的亮度与中心点亮度的比值,一般将中间定义为100%。理想的均匀度是100%,均匀度越高,画面的亮度一致性越好。
6.色彩均匀性
色彩均匀性的测量方法:即至少选择两种颜色RGB级数进行比较。如:R/B和R/G。以确认模组周边与中心色彩一致性是否符合要求。分别测出R/B、R/G、G/B的max以及min值,并用min/max(各组)从而得到需求值,取其中的最小值,从而可以很好的评价传感器的色差能力。
7.色彩饱和度
饱和度(Saturation)指的是色彩纯度。是色彩的构成要素之一。纯度越高,表现越鲜明,纯度较低,表现则较黯淡。

8.信噪比
信噪比是信号均值与背景标准偏差的比值,衡量一幅图片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信噪比越大,图像画面就干净,看不到“颗粒”、“雪花”。若信噪比小,则可能满是“雪花”,严重影响图像质量。
9.白平衡
白平衡就是拍照时相机会分析我们拍摄场景的光线环境,并且尽力还原白色,光的色调是通过色温来实现的,色温会告诉相机这些光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色温说的是光线的温度,比如暖光或者冷光,色温从低到高,颜色也由偏黄的暖光(色温低)到偏蓝的冷光(色温高)。白平衡的目的是要求在不同光源下(晴天、阴天、白炽灯等)拍摄的图像能获得与人眼观察相符的彩色,并确认是否出现偏色及其他颜色掺杂。
10.灰阶
灰阶就是指将最亮和最暗之间的亮度变化区分为不同的层级,每一级就表示一个亮度变化,这里的中间层级越多,那么呈现出来的画面效果也就会越细腻。灰阶层级越多,明暗对比和黑白颜色过渡方面的表现优异图像越清晰,过渡越自然越好。

11.动态范围
动态范围是用来描述画面中从最暗的阴影部分到最亮的高光部分的光量强度分布范围。动态范围越大,说明图像中能被捕捉下来的层次越丰富。
只要场景中从最亮到最暗的部分所跨越的动态范围在相机感光元件的动态范围之内,那么就能够同时把最亮和最暗部分的细节记录下来。
停车场摄像头模组是一种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设备,自助停车场摄像头模组的推广,提高了城市居民停车效率,减缓了停车矛盾。未来停车场摄像头模组技术还会随着居民需求的增多而进一步改进。更多摄像头模组产品知识,可以参考长龙鑫其他文章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