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军事思想第八讲——八七会议之蔡和森的思想境界
导语:
在军博,我们一起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这篇文章,我们继续交流学习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发言的体会,主题词:蔡和森的思想境界。
为什么要讲蔡和森?
八七会议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撤销了陈独秀的总书记职务,成立新的中央领导班子——中央临时政治局。但在提出的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名单人选中,没有毛泽东。后来因为蔡和森的坚持,毛泽东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之后又以该职务领导了秋收起义。

毛泽东是一大代表,两年后的中共三大,他是5人中央局委员之一,是中央局秘书兼宣传部长,在党内排在陈独秀之后是第二位。蔡和森也是三大的5人中央局委员之一。再往后,尤其是党的五大前后,毛泽东与陈独秀的渐行渐远,在五大上只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而蔡和森却是中央政治局5位常委之一,中宣部部长,并代理中央秘书长工作,在党内排第三位。


八七会议上提出新的领导班子名单时,蔡和森在候选名单之内,毛泽东不在候选名单之内。在讨论候选人时,蔡和森提出意见说:不能一切皆是旧人,毛泽东应进入新的中央政治局,从事党中央领导工作。
当时,有人提出说政治局名额有限不能增加,蔡和森宁肯自己退出来,也坚持要把毛泽东选进政治局。当时李维汉等人也都支持蔡和森的意见,提出让毛泽东加入,自己退出。
由于蔡和森的坚持,毛泽东最终被选为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而蔡和森自己则没有被选入政治局。毛泽东因为成为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改变了派他去四川的决定,让他回湖南组织秋收起义,这才有了后来的井冈山革命道路。蔡和森在八七会议上的这一表现,某种意义上是在创造历史。

后来有人攻击蔡和森,认为他这是在拉“左派”。蔡和森回应说,自己和毛泽东的关系,绝不是什么企图组织“左派”,只因毛泽东一向反对陈独秀中央的农民政策,而且自1926年冬季以来,毛泽东完全代表湖南土地革命的倾向,为一切敌人之所痛恨,而为一切农民之所欢迎。自己十分了解毛泽东,他深思熟虑远见卓识,具有未来领袖人物的非凡品质。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到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高尚品格,就是立党为公、出以公心,从党的事业出发,而不是从个人利益、个人得失出发,才能无私无畏,才能舍得一切,才有可能做出正确地选择,认识真理,实践真理。那一代共产党的先驱,就是因为有这样的精神,最后才成就了伟大的事业。
在1928年的中共六大上,蔡和森再次被选为政治局常委。他曾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在莫斯科呆了两年。

1931年初,蔡和森从苏联回国后,提出想去毛泽东领导的江西苏区工作,但中央派他去恢复刚被破坏的广东省委。几个月后,蔡和森被原中共特科负责人、叛徒顾顺章发现而被捕。
在国民党的狱中,蔡和森软硬不吃,宁死不肯吐露一个字。敌人极为残忍地将他的四肢钉到墙上,用刺刀在他身上乱戳,最后刺穿他的胸膛壮烈牺牲,牺牲时年仅36岁。毛泽东闻知后极为痛心地说:“一个共产党员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

蔡和森有一个端庄秀丽的妻子,她的名字叫向警予。他们都是新民学会最早的会员,是一起赴法留学的同学。向警予还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中央委员、第一任妇女部长。
在秋收起义前,卢德铭带领的警卫团,因为没有赶上南昌起义到武汉请示自己的部队如何行动时,是向警予告诉卢德铭,中央特派员毛泽东将要在湘赣边界领导秋收起义,让卢德铭马上归队参与领导组织。

几个月后,就在毛泽东带着不足千人上井冈山,为了生存浴血奋战时,向警予被叛徒出卖,在汉口的法租界被捕。几位留法女同学到狱中看望她,劝她说出同党以保得性命,但她毫不为之所动,冷然回答:死算什么?我早决定必死,只为主义牺牲,视死如归!

从法租界引渡那天,街道两旁聚集了无数的劳苦群众,人山人海,想最后再见一面这位将要永别的共产党的妇女领袖。向警予沿路向群众高声演说,不断高呼革命口号,宪兵为了不让他开口,便穷凶极恶地殴打她,往她嘴里塞石头,又用皮带缚住她的双颊。那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受尽酷刑的向警予被残酷杀害,年仅33岁。
为了拯救我们灾难深重的祖国和人民,无数先烈在刑场上、在战场上牺牲了。在生与死的较量之后,在用生命与热血浇灌之后,才有了革命的胜利花开,才有了子孙后代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永远记住他们用生命换来的真理,世世代代传承发扬下去。

下一篇,我们将以秋收起义为主线,继续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敬请关注~

本文作者王立华,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参政治部大校,捍卫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案法庭代理人,著名红色文化专家。
编辑 / 刘江丽
编审 / 杨 沐
文中油画、文物均为军事博物馆馆藏
新媒体投稿邮箱 / xmt@milmuseu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