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问题:AI能取代人类伴侣吗?

2023-07-26 13:30 作者:阿祖卡布珈德  | 我要投稿

人天生拥有需求,而人的价值取决于被需求。拉康将爱翻译为人的需求,黑格尔翻译为人的相互满足,利维翻译为人的被需求(客观所需求的人)。

需求永远不可能全部满足,因此拉康观点下的两派学者,一者认为AI机器人完全能够满足被异化了的人的需求,一者认为AI机器人自身没有需求,因此也不能满足人类(默认了机器人服务人类满足了机器人原本的需求,所以说机器人没有“那东西”)。

人的相互满足,对于人而言是片面的满足(全部满足那还要社会干嘛),因此人在相互满足中产生的爱本身是依赖主体性的,只有主体性才能提供这种片面性存在的合理性。然而如果是这样,并不能够充分地解释对爱的关系的需求的普遍性,因为爱不是必要的需求。但是这种说法是最符合直觉的,因为人倾向于承认自身的主体性,因此,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人在追求相互满足的爱是为了追求人的主体性证明,即爱使人变得更自由,在爱的过程中人得到辩证的发展就是这个意思。

人有繁衍后代的生物本能,这是客观的自然对人的挟持,换句话说,如果把人分解为纯粹科学的存在,那么人的一切在科学之内都可以实现,无论是需求或被需求。(这个说法在相信科学的人眼中是符合直觉的。)

最后提出我的观点。

爱不是自由的证明,不是被客观需求,不是主动寻求的幻想。爱是自由的化身,客观下的爱被表现为人的主体性的证明,但其形式是幻想,因为人的主体性本身相对于客观也是幻想(缘起性空)。爱在社会层面表现为一种关系,它意味着两个人在爱的关系下,拥有相互确定的自由性,即我确定你对我的行为是自愿的。这也是为什么牛头人不可接受。爱是来源于人本身的自由,如果爱有本质,那么就是自由的关系。

那么人与AI能否产生爱呢?可以,直到AI拥有自由的那一刻,它拥有了自己的创造需求的能力。否则,它就只是工具,我们一般称呼喜欢上工具的人为恋物癖吧。

大问题:AI能取代人类伴侣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