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个人观点:为何“天降”能被接受?

2021-11-22 06:51 作者:呆毛lili  | 我要投稿

这两天bilibili国创发布会结束,许多动漫续集接踵而至不免让人倍感惊喜,亦有一些动画新作让人期待。除了《雾山五行》、《时光代理人》、《天官赐福》等续作,最令人感到惊喜与遗恨的莫过于《偷星九月天》了。惊喜之处,在于这部众多读者心中的漫画启蒙作品动画化,满足了许多人的童年心愿;遗恨之处,在于其故事剧情与人物情感处理令许多人失望。

那么根据众多评论区大家的看法分享,我想讨论一下为何有时“天降”能被接受,有时却又引发众怒?

这里的天降并不是说剧情中的“天降”,而是故事叙述中的“忽然空降”。毕竟大家都知道,十月并不是后期凭空出现的角色,只是前期未登场或者说没有着重描述。而对于琉星和小雪的感情线,十月的出现无异于“忽然空降”。作者曾将十月比作骑士,九琉比作王子与公主,这与亚瑟王与圆桌骑士的故事不谋而合。亚瑟王最信任的骑士与公主通奸,两人私奔并且终致亚瑟王的政权被颠覆,属于是情景再现了。

不讨论作者后续写作的目的,我们仅仅谈论其对读者观感的影响,我认为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 感情铺垫篇幅影响读者偏向。


在许多动画与动漫中,天降往往击败青梅竹马,和主人公走到一起,也因此留下了一句话“青梅敌不过天降”,仿佛成为了逃不出的怪圈。然而《偷星九月天》的“天降”却在b站广受诟病(不排除b站宅多的原因),成为了许多人的童年遗恨,究其原因,是作者在九琉上投入大量篇幅,却在后期“和稀泥”和“搅屎棍”。虽然在例如《路人女主》《Darling in the franxx》此类的动画中,众青梅与主角也有很长时间的感情交流,但这种轻描淡写的设定一笔带过,与剧情和时间的大量铺垫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我们发现,九琉的相处时间还远称不上所谓的青梅,而九十才是青梅()。

在我看来,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青梅竹马并不重要,而在读者心中的感情铺垫才最为重要。即便加藤惠与“唯一神”只是高中同学,但她的情感刻画不逊色于“学姐”和“败犬”任何一个青梅竹马,这就在观众的心底留足空间。而无论青梅竹马是如何设定,缺乏动画篇幅的描述,在读者心中终究无法留下真正的印象。

我把九琉放在“青梅”组,无非是因为动漫前期着重讨论二人相识相知以及其他感情发展,这在读者心中才是所谓的青梅。而十月这个设定中的与九月的青梅竹马,无论后期怎么样的去设定二人的感情过往,在读者心中都是另类的天降。

简单来说,就是大量篇幅描写的主角被踢开,后期雄起的配角趁机上位,无论怎么看,都是作者在恶心人。




2.“喜新厌旧”


在讨论这一点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人的欲望是人的最原始的、最基本的一种本能,是人的某种需要产生的动机体现。

人类的欲望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取决于人类的欲望,没有欲望的人类,就不会追求更加便利的生活条件,安于现状,或者也可以说是不思进取。《桃花源记》中描绘的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另一方面,人类的欲望会带来更多的挑战或者说更多恶行。庄子指出的“文明日开,智慧日多,民多利器”,人类欲望造就的文明社会造成的战争与更多的贪婪。

虽然这里举的例子可能有些过激,但我认为可以更好地表明一点,天降的新鲜属性会给予读者更多想象与渴望的空间。并且在动漫这一类艺术形式中,可欢奇幻的题材给予我们一种新鲜的体验。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也会有青梅竹马的设定,而动漫中“天使”、“召唤”、“最强”和“三无”等只有在影视作品才会出现的角色形象,往往会激发读者的欲望,对新事物的渴望。

当然这一点在《偷星九月天》中并没有明显反应出来。


3.“XP”特攻


这一点可能会和上一点有所交叉。“傲娇”、“白毛”、“高富帅”等形象会对部分读者群体“XP”特攻,从而更能勾起读者的欲望。而“神”、“天使”等特有设定也属于对部分群体的特攻。


但话说回来,剧情的铺垫永远是最重要的。《偷星九月天》的走向遭到众多读者的诟病,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党争分歧。虽然这些作品都是作者的工作,作者以此为生,但为了钱或者自我满足,而不顾故事发展的正常逻辑强行改写,那必将受到读者的唾弃。

资本家的伎俩在于让无产阶级尝到甜头然后制造阶级内部矛盾,无论是游戏还是影视作品,都逃不开资本的运作,不能因为一点的甜头就开始帮作者说话,不能因为一点的妥协就满足现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资产阶级是终将被淘汰的,永远要认清自己的未知,不要轻易与资本家站在同一阵线痛击友军,毛主席说过:“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我们要时刻准备与某些纸老虎作斗争,谨防敌人的糖衣炮弹,不给资本家的牟利行为做任何开脱,永远以作品的质量为重。





个人观点:为何“天降”能被接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