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基础差怎么办?—23级中国海洋大学MPAcc总排名二十九学长经验

一、个人简介
大家好,我是小亮学长,来自山东临沂,目前已被中国海洋大学拟录取,专业是会计专硕(CPA方向),初试253分排名第三十,总成绩排名第二十九。我的本科是个二本院校,逆袭上岸的风光背后经历了许多来自外界以及出身的挫折,对MPAcc的备考也有一定的理解和思考。我分享的内容主要包括初试和复试的备考建议以及一些关于考试其他方面的建议。备考建议里面我会从三个方面进行展开:粗略谈一下各个学科的特点以及近年考试的趋势;推荐一些我用过的比较好的教材及课程;分享我是如何学习该门学科的,以及针对该学科备考的一些小细节。
二、考情分析
Part1.学制学费
学制两年,第一年上课,第二年实习。学费2年共计6万元(不含书本费)。
Part2.为什么选择这个院校这个专业
对于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我有如下的一些理由:
一、未来就业前景好、宽、广,不管是实业界还是金融领域,会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的人都是各个企业争抢的人才,工资待遇也是具有绝对性优势的,将海量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是企业实现价值增值的不二法门。
二、本科也是财会类专业,对于该专业也有一定的喜好并且希望能够在研究生阶段,不论是对于学历还是对于知识面的深广度能有一个飞跃的提升。由于我本人就是山东人,对山东有一定的依恋,于是优先考虑了最符合条件的中国海洋大学。
三、该学校的历年分数线(本部)在240-245之间,在三亚校区成立的这几年由于生源流动使得分数线略有下降,所以也是把握住了机会,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做出了最终选择。
Part3.考核形式
MPAcc的总分=(初试成绩/3)×50%+复试成绩×50%,其中,初试总分300分,复试总分100分。
初试总分300分:管理类联考200分(数学75分+逻辑60分+写作75分)+英语二100分
线下复试总分100分: 思想政治理论成绩×5%+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成绩×10%+综合面试成绩(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微观经济学各占25%,也有可能提问审计)×85%
三、初试备考经验
《数学》
(一)学科特点及考情
管综的数学难度并不大,基本都是高中甚至初中的数学知识,但也出现过小学奥数题,总体来说是在基础上进行变形,所以要求考生把基础的知识点吃透,看清题目的本质。这几年的数学除了2022年出过一些偏题,基本没有太大的难度变化,整体难度中等。
(二)推荐资料
在用书方面,我买了幂学的数学分册、高分指南、顿悟精炼以及陈剑讲真题,几乎全程是跟着幂学以及朱曦老师的网课,我认为该机构的资料整体来说内容很全,能够概括大部分知识点,加上老师会在网课上进行知识点的拓展及补充二级公式,能快速解题。除此之外,我还推荐王杰通的题源教材,这本书的难度更大,有些部分需要用特殊公式进行解答,可以用来进行进阶提升,如果能把这本书上的题都吃透了,最起码能够保证在考场上遇到的题目不会觉得难。还有1600题,由于与题源教材有一定的重合度而且有一定的难度,时间足够且想提升可以做。
(三)备考经验
我数学的学习战线拉得比较长,大概从二月份开始了解并购买数学分册进行学习,但是经过前期几个月的学习,我感觉完全没必要学那么长的时间,相比于有目标性地学习,那几个月效率低而且没有方向。所以在这里我建议:
首先,如果自己有安排的话,可以不用开始得很早,或者说开始的早但不用把全部精力放在这上面,可以在每天的学习时间里把基础的知识点搞懂并写一些配套的练习即可,其他的时间可以看看专业课,为自己的复试减轻负担。
其次,正式刷题可以在暑期开始,刷题是躲不掉的,早晚要开始大量做题,我大部分的题都是在六月正式开始刷的,时间完全够用,其中高分指南刷了三遍(第一遍全做,第二遍只做了每章的四、五节习题,第三遍针对错题),题源教材刷了两遍(与前面一样,第一遍全做,第二遍只做错题),在刷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整理错题并且定期回顾(很重要,不要怕浪费时间!!!),错题最能反映你的学习情况,这是市面上的任何资料都代替不了的最有效的信息。
最后就是模考(这条对于整个管综通用),十月份就要每个星期或每两个星期抽时间进行模考练习,一方面是因为之前都是专项练习,不论是学习还是刷题都是单独做的,没有进行过正式考试那种三个小时写完所有题目的时间分配,另一方面是模拟考场的紧迫感,提前适应考试环境,临危不惧。当然大部分时间还是要用在刷题和复盘上,不能本末倒置。
《逻辑》
(一)学科特点及考情
很多同学对于逻辑的认识可能只停留在“因为,所以”类似的小学语文的逻辑用语,刚开始学的时候可能会云里雾里,被逻辑里面的箭头方向搞的晕头转向,这是完全正常的。逻辑的内容不多,甚至可以说很少,但是重在理解,如何充分理解题目的本质才是学习逻辑的正确思路,并且学好逻辑也对后面的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从近几年的逻辑题目可以看出,形式逻辑和论证逻辑的占比在逐渐变小,而综合推理的题目越来越多了,并且在我考试的这年,逻辑全栽在了综合推理题,这需要引起大家充分的重视。
(二)推荐资料
资料方面可以根据不同板块针对性地选择老师,对于逻辑方面我走的弯路是最多的,可以说能叫得上名的机构或者老师的课我全都听了一遍,但事实证明完全没必要。这里着重推荐一些反响不错的老师。形式逻辑部分,可以选择老吕的一天搞定形式逻辑,通俗易懂适合入门,其实正如老师讲的,形式逻辑就那么点内容。论证逻辑可以听李焕老师的课,b站上有李焕72技的免费的全套网课,讲课风格幽默,做题技巧也很有帮助。综合推理推荐孙江媛老师,我在后期做过几次她编的模考题,能够感觉到孙老师对于这一板块的理解之深。后期的强化我推荐王诚老师,听他的课总有一种“全属性提升”的感觉,可以快速做题。
(三)备考经验
对于逻辑的备考,正如我前面说的,没有找对方向会走很多弯路,这一方面一定要多思考。
首先,逻辑学习的战线更不需要拉长,六七月份开始完全来得及,因为开始的太早也不能多学到什么,性价比很低。并且它也不需要像数学那样刷大量的题,逻辑部分重在理解,理解题目的题型,理解出题老师的意图,做题时一定不要“我认为”,这是一个很严重的误区,站在出题老师的思路上思考才是做题的关键。
其次,每个版块都有专门的做题方法,需要自己总结,比如形式逻辑可以根据箭头的首尾来确定答案,论证逻辑需要找到关键词和关键句,综合推理可以通过画图来辅助做题。这都是能帮助提升做题速度及正确率的方法。重点强调一下综合推理,做题时不要眼高手低,再简单的题也要从头到位推出选项才算结束。
最后,逻辑的题目不用做太多市面上的模拟题,一方面是参差不齐,难度不一,容易挫伤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提升;另一方面是其出题思路和专门的出题老师有出入,做多了容易影响题感。还是要以真题为主,好好研究,吃透真题,摸清思路。
《写作》
(一)学科特点及考情
写作分两个部分,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论证有效性分析的难度不大,学好逻辑后能够快速找出逻辑谬误,进行反驳,一般情况是给出一篇文章,需要找出四个左右的谬误点进行攻击,字数要求也少,所以还算简单。论说文就难一些了,尤其对于我这种写作白痴来说更是要命,一方面需要对于给定的题目进行理解分析,另一方面写作要有逻辑性,这需要重点训练。
(二)推荐资料
用书方面,我认为小作文部分每个老师讲得应该差不多,大家按喜好来选择所跟的老师就行,现在比较推荐的有张乃心老师和王诚老师;大作文部分,我也是跟的这两个老师,先听张乃心的课打基础,然后听王诚的课进行提升,王诚老师的思想很有高度,虽然有一些难上手,但是真正学会他的写作思路之后,写作就如探囊取物一般简单。
(三)备考经验
写作可以在暑假结束后再开始准备,来得及,但是在这之前要多看书,多读读评论性文章,比如工-棕-昊红辣椒评论,里面就有很多优秀的评论文章,平时可以用来锻炼思维。正式学习时重在动手写,前面推荐的课程再好,如果不练的话都白费。可以找几个小伙伴或者是研友,写完后互相批改,从不同角度找到自己的问题,也能在这过程中学到别人的分析思路。关于互相批改,前期可以先在电脑上码字,因为这个时候对于如何写文章不太了解,内容肯定漏洞百出,电子版更方便修改,之后就要手写,要知道自己对于时间的把控能力,毕竟55分钟写完两篇作文的任务量并不小。
《英语》
(一)学科特点及考情
我个人认为英语二的难度比较适中,整体处在六级难度附近,但着重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即使之前英语底子差的同学,经过好好努力,在考试时也可以拿高分。有不少同学四级都没过,但英语二能考七八十。对于英语二的备考,重中之重就是单词,得单词者得天下,单词是我最早开始准备战线最长的一项,22年过完年后就开始背单词,一直到进考场收手机前还在背,这是一项需要不断重复的任务,并且性价比高。
(二)备考经验
完型填空:这部分我主要跟的是易熙人老师,人称“菩萨面孔蛇蝎心肠”,讲课很有逻辑,重在把词与词之间建立联系,并对于选项单词进行扩充。这部分可以在做完后体会出题老师挖空的逻辑,找出一些题感。但是这部分的分值较小,难度略高,性价比低,建议不要花过多精力。
阅读:是英语二中最重要的部分,做阅读前我先跟了田静老师的每日长难句,通过练习分解长难句能够解决阅读中大部分的难点。后来跟的是唐迟老师的阅读的逻辑,他主要对段落进行分析,通读文章后从本质上做题。在练习阅读时一定要吃透往年真题,不需要刷模拟题,时间充足的话可以多刷,我刷了三遍,把文章里的每一个单词、每一个长难句都弄明白,并且找出题目与题干的关系,捋清做题逻辑。
翻译:这部分我没有听老师的课,主要是通过做历年真题来找做题感觉,英语二的翻译比较简单,关键单词一定要认识,再进行结合翻译,对于不认识的单词或语句一定要结合上下文蒙猜,主要是得保证自己写出来的中文能读得通顺。
作文:小作文主要是写信,有感谢信、道歉信、邀请信等,还有一些比如通知,纪要之类的声明类文章。大作文主要是图表,比如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两种作文我跟的都是石雷鹏老师的网课以及买的王江涛老师的作文书,一定要背好每一种写信格式或者图表的描述方式,但不要完全机械式地背诵书上的模板,在例文中把觉得写得好的句子摘抄下来,通过自己的词汇储备量进行替换,形成专属于自己的模板,这样在考场上更容易回想起来。
总结:英语二的备考主要是从做真题开始,我是从九月份开始做真题,略有些晚,建议在暑假开始准备,最起码要练练长难句,对阅读有很大帮助。和管综一样,英语在后期也要进行模考,掐时间做题,合理分配时间也是考试的关键点,比如前面的完形填空,如果时间紧张就要战略性放弃,优先写容易得分的作文,这才是能够达到效益最大化的有效方法。
四、复试备考经验
复试部分我全程是跟着MPAcc上岸君版的《中国海洋大学会计专硕复试一本通》(陶-堡-垫“会计硕士那些事”有售)来学的。我强烈推荐买书或者报班,作为本科是财会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复试本该具有一定的优势,奈何中国海洋大学的复试科目全是我挂过科的,可以说我比跨考生的学习能力还差,由于四本书的复习范围太大了,很难找到考试的重点,所以我只针对一本通的内容进行学习,下面我主要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学习的。
《复试-专业课》
由于前几年都是线上面试,今年疫情结束,本来笔试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奈何海大的复试细则为以线下面试的方式考核各科内容的内容,换言之,取消笔试。今年的操作无疑对于前两个月一直准备会计分录和财管计算题的我是当头一棒,这里可以当做一句牢骚,同时说明一下学校会有考前变更考试形式的例子,不要轻敌,所以在备考期间还是要注重笔试的练习。我是一月十号左右开始准备复试的,中间经历了春节以及一些朋友聚会,一月的效率整体不高。接下来大题说一下各科的备考流程及心得。
中级财务会计:这门学科可以说是会计专硕的必考学科了,整体难度不大,相当于学校期末考试的难度,但我是连基础会计都学不明白的小白,在备考初期很是艰难,对于各种新名词、新分录乃至一些计算应交税费这些简单的内容都学的特别慢。备考期间,我一边对照学校官网推荐的教材,一遍看着一本通的总结以及后面的计算题进行“揣测”,在学习过程中总结,过程无比崩溃,但事实证明只要下功夫,还是可以学得懂的。这部分可以重点学习计划成本法计算存货成本、固定资产折旧方式、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相关内容。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对我来说更是一座大山,尤其是里面各种对于指标分析的公式,上下联系性很强,一道题需要多个公式进行结合计算。可能由于我的数学在初试中练出了一些基础,再开始学这门学科时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这也证明了我前面说的,可以在学习数学的时候看看专业课,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财管可以重点学习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债券和股票的估价、资本成本等。把公式记熟不论对于计算题还是简答题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管理会计:对于这一门学科我还是比较陌生的(当然前两门也好不到哪去),有许多记忆点,但相比于财管来说公式少很多而且也容易理解,并且其中有一些内容与财管重合,学起来相对容易一些,重点需要掌握本量利分析、作业成本法、责任中心等。一本通上整理的知识点完全够用,重在课后巩固。
微观经济学:其实很少学校的会计专硕会考这门学科,海大选择了这门说明有一定的重视程度,所以备考的时候也要重视一下。这门可能是我唯一有过本科记忆的学科,所以学的时候略轻松,经济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图,通过曲线来展示各种市场关系变化,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要记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更要自己动手画图,多练画图帮助自己找出市场运行规律,画熟练后再尝试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说的出来就能写的出来。
审计:这一门课我是战略性地放弃了,因为毕竟两个多月学完并熟练掌握四本书的专业知识确实到我的极限了,而且并不是都会考,有个别考生会被抽到审计题目,所以我在最后一个星期临时突击了一下,背了最基础的一些名词解释,结果还是运气不好被抽到了不会的题目,只能通过自己背的内容尽可能地解释。所以我不太能提供实质性帮助,只能说有时间的话多理解多背背。
综上,我在三月前一直在做题,一点背诵计划都没有(这点不要学,平时就要背!),所以只用了大约二十天左右的时间背书,每天背到崩溃,一个山东大汉也会哭的稀里哗啦。但是临考前三天,我也能把问题答出个一二三点,事实证明,任何情况下逼自己一把都能出奇效。
海大专业课的历年笔试题并不难,基本上认真学了都能做出个大概。今年的面试题就我个人而言,略偏,都是些没听过的问题,理解上也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敲重点!一定要面不改色,一本正经地回答,用你进考场时的知识储备,尽可能地去理解并解释(这里不是让瞎扯啊),答题绝对比换题分高。
《复试-英语、政治面试》
英语:主要是在中文自我介绍后用英语提问一两个日常问题,在这个部分老师主要考察你的语音语调以及你能否听懂老师的提问并流畅回答。一定要在考试前多准备老师可能会问你的问题,准备得越全面越好,当然也免不了会有没遇到的,这时切记在与老师交流时要表现得自信一点,哪怕答错了也要接着说,千万不能冷场。我在英语回答时还出了糗,当时老师问“what do you want to do in the future?”,我听得懂但是想问一下老师关于未来的时间范围,脑袋一空白脱口而出“what is future?”所有老师都笑了,好在回答还算满意。学长的培训课程里也包括了英语的模拟面试,并且会提供有针对性的修改建议,能有效地帮助大家提分。
政治:这个也是被我战略放弃的一块,考前突击背背时政,由于正好赶上二十大以及两会,所以专门背了这两块。我觉得政治不是需要花时间专门学习的,毕竟复试的时间有限,专业课才是大头。
《复试-综合面试》
对于综合面试,我遇到的题目是听都听不懂的,这一块并不能有什么建议。不过从往年的真题来看,综合素质考试主要是看你对于一些话题或者热点的个人看法,能够答得言之有理,体现个人的思考过程即可。如果报了学长的培训课程的话,在综合面试之前学长会统一进行模拟培训,不用过于担心,此部分也拉不开特别大的分差。
五、其他建议
【关于初试】
建议大家无论通过何种方式备考,都一定要给自己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比如六月、七月要完成哪些任务,或者今天把什么内容学扎实。也要注重劳逸结合,如果一直保持高强度的学习状态会导致后期的效率低下,可以一个星期给自己放一天到两天的假,放假时就放空自己,不去想学习的事情,休息好之后再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关于复试】
再说一下海大的复试流程,进门一系列礼貌招呼后坐下,进行中文自我介绍,然后老师就会依次提问英语、政治、综合以及四道专业问题,回答完最后一题则宣布面试结束,整个流程下来毫不拖泥带水,老师们并不会追问,这点对于社恐来说可谓一大福利。所以只需要放平心态,从容对待。另外,我强烈建议有条件的同学购买一本通,并且自身学习能力欠缺的同学可以选择报学长的网课班。一本通对于知识点的整理和总结可以说是最精简且全面的了,对于应试拿分是最高效的。复试的备考时间比较短,对于会计专硕这个专业,海大的总成绩排名几乎是由复试决定的,所以复试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一定要认真对待。
六、结语
会计专硕并不是看上去的那么简单,它背后的艰难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深刻体会。无论是初试还是复试,对今后的个人发展都有不可或缺的帮助,在初试中我们提升了逻辑思维的能力,对于事物能有客观的看法与个人理解;而在复试中则会体现专业素养与分析能力。把握考研途中的每一段经历都将能够塑造出未来更加完美的自己。脚踏实地,刻苦奋斗,你我皆是研究生!
你需要的
是一个在读、啥都知道的
学长、学姐
助你一臂之力
上岸
上岸
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