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促进农业品牌发展
怎样促进农业品牌发展
农业品牌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时期,对中国特色农业品牌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建立现代农产品品牌发展机制,大力发展名优品牌。
2018年6月26日,在山东省潍坊市举办的2019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上,一组组数字体现了山东寿光蔬菜品牌的实力:“寿光”蔬菜品牌价值达875亿元。在本届展会上,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300余家企业参展,其中不乏来自意大利、美国、英国、法国、韩国等国的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知名农产品龙头企业。
在质量上下功夫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是农业品牌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不高,市场竞争激烈,“有品牌无质量”“有品牌无信誉”等现象时有发生。必须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制定和推广一批与农业标准化相适应的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让农业生产标准化、规范化。要加强农产品认证、登记等管理工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引导企业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在特色上做文章
在我国,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了不同的特色产品和特色文化。这为中国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提供了天然基础。中国特色农业品牌建设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自身的特色,推动区域形象、企业形象等要素的整合提升,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形成规模效应。要建立农业品牌动态管理机制,加大对农业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示范带动等措施,促进特色优势产品规模生产和标准化生产,扶持发展一批规模化、基地化、专业化生产经营主体,建设一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和鲜明品质特征的农产品品牌。
在宣传上下功夫
“酒香也怕巷子深”,对于农业品牌也是如此。当前,农业品牌的宣传,需要注重培育新型的营销模式。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要创新农业品牌宣传方式,采取多样化的宣传手段和传播载体,切实提高产品知名度,提高农产品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在人才上找突破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农业品牌人才队伍结构,为推动现代农业品牌建设提供人才保障。要加强对农村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科学发展农业品牌的能力;要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以及农民经纪人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政府职能上下功夫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和较强的竞争力,对品牌的保护是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
一方面,应通过法律手段建立品牌管理与保护机制。要完善农产品品牌发展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农业品牌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加快品牌管理立法进程,确保农业品牌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加强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强化对品牌发展的指导、支持和服务;强化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为品牌建设创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搭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面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