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简史-欧阳修】古代学神,唐宋八大家四个是他学生!

欧阳修是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在史学方面曾经主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祖籍江西庐陵,谥号文忠。苏轼评价“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zhi四声),记事似司马迁,论赋似李白”
公元1007年欧阳修出生于绵州,年幼丧父,其母画荻教子。两次落榜。 后来在汉阳知军胥偃的帮助下连中三元到了殿试,未成状元。进士及第后被派到西京洛阳充任留守推官。
当时文坛流行的是华丽工整的骈文,欧阳修等人觉得过于卑靡拘谨提倡复兴先秦两汉质朴自由的散文,发起古文运动(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黄庭坚陈师道张耒秦观等)
1034年欧阳修被召回京城,担任馆阁校勘参与编修《崇文总目》。1036年欧阳修和范仲淹携手呼吁改革,宰相吕夷简的一党把他们送出京城。欧阳修为回击“朋党”一说法,写出《朋党论》,皇帝召回京城。
庆历三年,推行庆历新政 后失败。守旧派在《望江南·江南柳》中“挑刺”,欧阳修被贬,后作《醉翁亭记》
1049年欧阳修回京,提任为翰林学士。1070年欧阳修来到了菜州(不是贬),写下了《六一居士传》,表达了不再留恋功名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