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狙击手——F-15上面的瞄准镜

F-15上面没有IRST,在早期,飞行员为了目视识别空中目标,就在HUD旁边绑了一个瞄准镜用于远距离对狙,比如下图,夏威夷国民警卫队的F-15 可以说广为流传了

其实还不止这张,本人从网上找到了几张高清图,发上来供大家欣赏欣赏



可见绑瞄准镜这个做法普遍存在与美国空军,国民警卫队的F-15中
2015年,F-15C引入AAQ-33狙击手吊舱,该项目被称为被动攻击传感器系统(Passive Attack Sensor System PASS)。实际上,F-15的雷达虽然具备非合作目标识别(NCTR)功能,但有时候,最有效的侦察手段却往往还是人类的眼球,尤其是对于大量装备F-15的国民警卫队来说(国民警卫队有第104.125.142.144.159.173六个联队装备F-15)更是如此,他们需要承担本土防空任务,识别的目标千奇百怪,从小小的民用塞斯纳到大型喷气机。而机身上的AAQ-33狙击手吊舱在新时代取到了瞄准镜,承担起了空中监视与识别的任务,并且狙击手吊舱不但具备强大的清晰度可以用于目视识别,并且还可以与机上雷达配合使用或者在不开雷达的情况下锁定空中目标,相当于一个猴版IRST,当然IRST的红外线波长更长,可以探测更远更多的空中目标,这是狙击手无法比拟的。
首先装备狙击手吊舱的是佛罗里达州国民警卫队第125战斗机联队,随后开始向其他的联队推广,美国空军还给F-15加装了大型多功能座舱显示器Passive Attack Display PAD,用于显示狙击手吊舱拍摄到的图像(在此之前,F-15的飞行员只能通过平板来显示吊舱图像),发动机工作情况,RWR信息等。该显示器分辨率为1024x768,尺寸为9x11寸,有多种显示布局(如下图)




接下来是一些使用狙击手吊舱的图:








2020年7月8日,第85测试中队的F-15C首次使用军团吊舱(Legion Pod)发射了一枚AIM-9X(见上几图),有趣的是,军团吊舱使用的IRST21,其实是F-14D上面的AAS-42的改进型,也许熊猫也不会想到,自己躯体上的部件有一天移植给了一生的死敌。军团吊舱最早在16年开始被F-15C携带飞行,并提供给F-15/16使用,而飞行数十年之久的F-15家族也终于获得了正儿八经的IRST,弥补了与同时代对手——俄国苏27在硬件上的差距,从最早的步枪狙击瞄准镜,到AAQ-33狙击手吊舱,再到军团吊舱,这架美利坚之鹰在空中目标识别上的发展历程也是其自身不断改进的一个缩影。

不过在我看来,与其使用昂贵的军团吊舱,狙击手吊舱,倒不如使用下面的产品
Vortex Razor HD Gen II 1-6x24
1-6率,可变倍,坚固耐用,几千美元一个,6倍可以用于远程空战,1倍可以用于空中格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