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难题

2021-01-18 11:01 作者:-老鬼_  | 我要投稿

我七岁学拳,四十之前,未见过高山。到第一次碰到,发现原来最难越过的是生活。——《一代宗师》

 

初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总觉得这段台词夸张了些,也许是时代不同造成的。

 

怎么可能有人四十岁之前都没遇到过高山,甚至四十岁之后才发现生活是最高的山。

 

这种情况到现在应该是不存在了,同样的是生活依旧是最高的山,但无人能等到四十岁后才明白这个道理了。

 

对于生活,我发现大多数人都喜欢用“熬”这个字:等熬过这几天、几个月、几年,就好了。

 

他们通常用的是时间单位,我认为该这么用:等熬过这件事、那件事、许多件事,就好了。

 

实际上正是无数件繁琐的事才构成了生活,与时间并无关系。况且时间这个概念,只对于人类而言才存在。

 

我家附近有人养着几只鸡,在我上小学的时候,不必买闹钟,只要时间一到它们就会打鸣将我叫醒。现在那些鸡不知更新换代了几次,我相信它们的使命感还在,鸡依旧会打鸣,只不过有时是在晚上十点,有时候会在半夜两点。

 

灯火通明的城市使它们分不清白天与夜晚,同时也说明它们并没有时间观念,只知道瞧见了亮光便扯着嗓子吼起来。

 

可见时间与生活并没有太大的联系,所以关于很多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我是不赞同的,对我而言,更应珍惜的是眼前人、眼前事。

 

我相信将时间这个概念从人们的大脑里剔除以后,很多事情就不用再去熬了,生活也不再是一座高山,它会转变为一条顺其自然的道路。

 

不过这条路也不知道好坏就是了,人类也可能从此走上24小时不休息的不归路,或许童工又会出现,你会做什么事,大概率取决于你遇到的是什么人。

 

在一个好的结局里,你终于不用熬过这些事了,所有的事情都井井有条的出现、发展、解决,只有一个问题: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呢?

 

在一个坏的结局里,“熬”这个字消失了,因为你没得选,残酷的领导者将你洗脑成一台机器,正因没得选,所以所有的烦恼都消失了,只有一个问题:这台机器开始学会问为什么。

 

这两个结局在人类的历史上都出现过,甚至共存过,遗憾的是经历了几千年,我们还没有探索出第三条路。

 

写到这里,我不禁开始质疑,生命给我们的最大难题真的是生活吗?

 

有人说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这种理所当然的废话在任何情况下说出来都会显得与当时的环境格格不入,除非沾上文艺。

 

生下来,活下去是必然的,一日三餐吃馒头也能活,为什么那么多人要追求美食呢?小房子也可以遮风避雨,为什么人们要追求大别墅呢?

 

一切都是欲望使然,有欲望是因为有选择了,有选择就必然有好坏,人们都想抢好的,根本没功夫想剩下的那个选项也未必算坏。

 

有句话说得好:赚少了等于亏了。这句话完美解释了生活为什么成为了高山,也完美解释了电影里的男主为什么四十岁之前才遇到高山,可能是因为他知足,又或是他已经没什么好追求的了。

 

当真正的困难来临的时候,人们的生存都成了难题的时候,无所求的人开始见到高山,不知足的人开始怀念从前。

 

所以生命给予我们的难题大概是他人的存在吧,事情出现了,你本可以不作为,但其他人做了,你也不得不跟着做。

 

说到底,是人在熬人。

 

老话说事在人为。人没了,事情自然也没了;事情没了,难题自然也没了。届时还谈什么生活的烦恼呢?

 

我玩过一款叫做《冰汽时代》的策略游戏。

 

在一个极度寒冷的世界里,我需要带领人们在残酷的生存条件下活下来。

 

游戏里可以看到人们的希望值与不满值,如果我做了迎合民意的事情希望值会增加,如果我做了违背民意的事情不满值则会增加。

 

一开始只需要把食物、供暖、住宿的问题解决好就可以了。但是随着人口增多,资源不够了,我还是保持人道的做法,不让人们加班,结果陆续出现了疾病、供暖不足、食物短缺的情况,所以导致不满值一路升高。

 

最后我被驱逐了,这是一周目。

 

第二周目我开始狠下心来,一开始就签署了加班法和童工法,可以看到人们的不满值在增加,可是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反而降了下来,因为我解决了他们的生存问题。

 

不过还是没能熬到最后,生存问题解决后人们就开始又了其他需求,这时我发现,无论是答应他们的需求还是置之不理,都会有一部分人不满。

 

所以请告诉我,我的哪个选择是正确的,哪个又是错误的。哪个问题不是难题呢。


难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