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注销后,能否追征税款和罚款
大家好,我是小米。今天聊一聊公司注销后,能否追征税款和罚款。
公司注销后税务机关是否可以追缴欠缴的税款和罚款由于现有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的规定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所以咱们就从相关法律条款和司法判例来分别分析一下。

一、企业注销的相关规定
企业注销时需要完成工商手续和税务手续。工商手续注销需要税务机关出具的税务注销证明,税务注销证明是公司注销的必要文件之一。
1、《企业所得税法》第六十条规定:企业注销或者解散的,应当在注销或者解散前三十日内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缴纳应缴纳税款并报送财产清户报告。
2、《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纳税人注销税务登记时,应当向税务机关提交经办单位注销登记的证明材料,并办理纳税人营业执照等相关证明文件的注销手续。
综上所述,在中国,企业注销必须办理税务注销手续,在注销过程中,企业需要向税务机关提交注销证明材料,并办理纳税人营业执照等相关证明文件的注销手续。企业应当及时履行纳税义务,完成税务注销手续,才能顺利完成注销。

二、相关政策
对于注销企业的税款和罚款追缴,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该法规定:“纳税人、缴费人将应纳税款、应缴费用拖欠不缴纳,税务机关应当要求其限期缴纳,并可以根据其拒不缴纳和拖欠期间的情况,处以罚款、滞纳金。纳税人、缴费人未按要求限期缴纳,税务机关可以对其采取强制措施。前款规定的强制措施,包括冻结存款、征收财产、依法办理拍卖、变卖财产、追缴拖欠的税款、罚款、滞纳金等。”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企业所得税应在申报期内缴纳。如果企业未及时申报或者未按照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务机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予以罚款;对逾期缴纳的,按照规定征收滞纳金。
以上两个法规的规定表明,在中国,企业在注销前,必须先清偿其应缴纳的税款和罚款。如果企业注销后仍存在未清偿的税款和罚款,则税务机关可以追缴。

三、判例分析
1.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案
该案中,一家企业在注销前未缴纳增值税和印花税后,通过注销企业的方式逃避了纳税的责任。税务部门收集到相关证据后将此案告上法庭,并最终获得了胜诉。判决结果为:对被告企业追缴其逃税所得并加处逃税罚款;对其法定代表人加处逃税罚款。
该判决结果表明:企业在注销前应当清偿其未缴纳的税款和罚款。如果企业逃避纳税责任,税务部门可以采取追缴罚款及追缴逃税所得等措施。
2.广东省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案
该案中,一家公司在注销前未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注销后借用其他公司的账号继续开设新公司进行经营。税务部门通过调查取证,发现公司未缴纳的税款和罚款后,依法向该公司发出了《税收征收通知书》要求其缴纳税款并缴纳迟缴罚款,但该公司仍有拒缴情形。税务部门之后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法院判决该公司应支付欠缴税款和违法罚款。
该判决结果表明:税务部门可以采取法律手段追缴企业未缴纳的税款和罚款。在此案中,该公司未能及时缴纳税款和罚款,导致税务部门采取了诉讼的措施追缴欠缴税款和违法罚款。
三、总结
对于注销企业后未缴纳的税款和罚款,税务机关有权利进行追缴。企业在注销前必须清偿所有的税款和罚款。如果企业未能及时缴纳税款和罚款,税务机关可以采用强制手段要求企业缴纳或向法院提起诉讼。在判例中,有些企业因为逃避纳税责任,而被法院判决追缴欠缴的税款和罚款。
相关的法规和判例表明:在经营中,企业应当遵守税收法规,满足纳税的义务,及时缴纳税款和罚款。如果发现企业未缴纳税款和罚款,税务部门可以采取法律手段追缴企业未缴纳的税款和罚款。企业务必要认真履行税收义务,避免出现因欠缴税款和罚款而导致企业被追缴并获得负面影响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