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音乐欣赏修炼 | 舒曼:他的音符,只为她流淌

2023-03-17 21:51 作者:古典乐有意思  | 我要投稿




罗伯特·舒曼是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典型代表人物,他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是受到家庭和时代的影响而形成,这个时代流行的唯心主义哲学、浪漫主义文学以及浪漫主义音乐塑造了浪漫主义音乐家舒曼。舒曼是属于十九世纪的,也是属于后世的。


01.

人物简介

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年6月8日-1856年7月29日)

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是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代表人物之一。舒曼生性热情、感情丰沛,富有民主主义思想。夫人克拉拉是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勃拉姆斯曾受其提携。

舒曼和克拉拉的爱情故事~



1856年的7月27日,克拉拉造访了位于恩德尼希的精神病院,在那里,她见到了已被隔离快两年的挚爱:“他认得出我,并且对我微笑,用虛弱的手臂搂住我的脖子,并轻声地叫着我的名字。”这是他们最后一次的见面,两天后,舒曼病逝,享年四十六岁。


02.

人物生平

1810年舒曼出生在德国萨克森的小镇茨维考,他的父亲开着一家书店兼营出版,具有极深的文学素养,对舒曼后来的文学造诣,影响至钜。童年的舒曼最大兴趣是文学而不是音乐,并且热衷于写作小说和散文。


偶尔也从事一些音乐活动,12岁的时候舒曼组织了一个小型的管弦乐队。之后出于对文学的热情,又组织了一个文学社,并开始写作关于艺术和诗歌的论文。

青年时期的舒曼被青春期的苦恼折磨着,他的父亲积极的引导他向音乐方面发展,然而舒曼的母亲希望儿子能学习法律,以便将来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


1828年舒曼中学毕业,这时他的父亲也去世了,他如母亲的愿望,去了莱比锡学习法律,第二年又到海德堡继续学习。


1830年舒曼在海德堡附近的法兰克福听了一场帕格尼尼的演奏会,从此立志要成为一名钢琴家。


这一年圣诞节舒曼回到莱比锡全心投入成为钢琴家的练习中,这时他已经20岁了。因为起步晚,舒曼强迫自己高强度长时间的练习,据说他还发明了一种机械来锻炼手指的肌肉。


这种错误的练习法使他右手的无名指完全麻痹,成为音乐家的唯一希望只有往作曲家的道路上走了。然而舒曼并没有放弃钢琴,钢琴的创作始终是其作品中重要的一部分。


1833年,他23岁时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杰作,同一主题和12个变奏的《交响练习曲》,之后是1834年至1835年间创作的《狂欢节》,是一部由21个乐章组成的钢琴杰作,也是舒曼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1834年舒曼创办了《新音乐杂志》,并用弗罗列斯坦和尤斯比乌斯作为自己的笔名,经由此两人不同且性质互补的观点,体现了舒曼本人的思辨统一。


1836年,舒曼26岁时,仍然没有停止学习钢琴,这时在维克教授处学习的舒曼结识了教授的女儿克拉拉,但彼此的爱慕遭到维克教授一家人的反对。


经过他不懈努力,1840年终于在莱比锡郊区的小镇舍讷费尔德(Schönefeld)与克拉拉结婚。两人育有八名子女,但多数夭折。


1843年在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1844年赴德累斯顿任合唱团领队。1850年舒曼搬到杜塞尔多夫,担任乐队指挥。


1854年曾一度投莱茵河自杀,幸被船夫救起。之后他被送入波恩一家精神病院,期间克拉拉一直照顾他。1856年舒曼因晚期梅毒感染死于波恩。舒曼和克拉拉的墓地均在波恩。




克拉拉·舒曼

克拉拉·约瑟芬·舒曼

原姓维克,德国钢琴家、作曲家及钢琴教师。丈夫是著名的作曲家罗伯特·舒曼,二人都是浪漫主义时期重要的音乐家。


她长达61年演奏生涯扩大自身的影响,也推动钢琴音乐会上的曲目从个人的炫技转变成严肃作品。其主要作品有一部钢琴协奏曲(作品7)以及部分钢琴独奏曲、室内乐作品、合唱曲、艺术歌曲。

克拉拉和舒曼

克拉拉在8岁时遇到比她年长九岁的舒曼后,由于彼此的爱慕,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份感情在克拉拉的父亲百般阻挠下,两人尝尽了相思之苦,终于在1840年有情人终成眷属。当时因为克拉拉经常外出演奏旅行,两人难得见面,于是借由书信往返以维系情谊。


《童年即景》是一部很私人化的作品,是舒曼写给他热恋中的情人克拉拉·维克的情书。


舒曼18岁从家乡茨维考到莱比锡大学法律系学习,同时,跟钢琴家弗里德利希·维克学钢琴,这时维克的女儿克拉拉只有9岁,父亲的精心培养下,钢琴已经弹得很出色。


两年以后,舒曼的母亲不再阻挠他学习音乐,舒曼全身心地投入音乐,他住到老师维克先生家里,专注于钢琴演奏。维克对这位入室弟子视为己出,舒曼与克拉拉也结成兄妹般的友谊。

他们除了在钢琴上四手联弹,还做音乐游戏,一起读书、郊游,舒曼给她讲离奇的故事。舒曼每写出新钢琴小品,就由克拉拉试奏。


随着年龄的增长,克拉拉与舒曼之间的友谊变成了爱情,这时的克拉拉16岁。


维克先生知道他们的关系后大怒,禁止女儿与舒曼有同学之外的任何感情,他要女儿成就为一位伟大的钢琴家。


舒曼此时已弄伤手指,他开始走上创作道路,而作曲家当时是个很没有保障的职业。父亲带着女儿离开莱比锡,不准他们会面、通信,甚至不准克拉拉弹舒曼写的曲子。


有一次克拉拉在德累斯顿演出,舒曼偷偷跑去与她见了一面,维克知道后警告他们,要是再敢见面,就要用手枪干掉舒曼。


这件事在当时的音乐界几乎成了一桩丑闻,在经历过启蒙运动的欧洲,粗暴干涉年轻人的爱情会被认为是极不道德。


维克带克拉拉到巴黎演出时,肖邦对此事表示了不满,维克的好友李斯特竟宣布与之绝交进行抗议,在莱比锡的门德尔松也向舒曼表示同情。


1835年,克拉拉在门德尔松和萧邦面前弹奏舒曼的曲子,1836年,她在德累斯顿攻读音乐理论和声乐。

1837年到1838年,舒曼到维也纳居住了一段时间,他想在这座音乐名城感受一下维也纳乐派的文化氛围。


但是在贝多芬、舒伯特去世之后,维也纳的音乐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经典音乐传统遭到冷落,舒曼在维也纳出版《新音乐杂志》的申请没有获准。


这时舒曼很久没有克拉拉的音讯了,克拉拉的情况他一无所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克拉拉在演奏会上演奏了他的作品,这无异于发出一个信号,克拉拉还在等着他。


希望重新燃起,回忆起与克拉拉生活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舒曼便写下了几十首钢琴小品,这些小品像一幅音乐素描,记录着舒曼最初与克拉拉相识时的生活片段,那里克拉拉还是只有9岁的小女孩。


根据舒曼自己的说明,他当时共写了30首小品,从中挑选13首,每首都加上标题,合成一集,取名《童年即景》


浏览一下套曲里13首小曲的标题,就知道音乐是描写儿童生活的,如《木马骑士》、《惊吓》、《捉迷藏》、《奇怪的传说》,等等,这些都是普通儿童生活场景。


但是,舒曼在描绘这些情景时,是有很具体的生活事件为根据的,作曲家不说,外人是无论如何无法猜测的,只有舒曼和克拉拉两人在弹起这些小品时才会在妙趣横生之处彼此送上会心的一笑。


所以前面提到,这是一部私人化作品,舒曼把它寄给远方的克拉拉,提醒她不要把爱人遗忘。


《童年即景》的13首短曲从各个侧面描写儿童生活,有的是游戏场景,有的只描写一个神态,有的描写孩子的心理活动,合起来便构成了一个生动的儿童世界。


生动的形象是整部套曲的主要特点,例如第9首《木马骑士》,用切分音和低音节拍模仿小孩子摇木马的“格登登”的节奏,既形象又生动,栩栩如生地勾勒出孩子骑在木马上前后摇摆的动态。


全部作品里流行最广的当然要属《梦幻曲》,这首曲子常拿出来单独演奏,并改编成各种乐器的独奏与合奏,它的旋律非常简单,便于记忆,乐曲起伏回转,富于浪漫的幻想,有一种朦胧美妙的憧憬蕴含其中。


1838年,热恋中的舒曼写信告诉克拉拉:“记得有一回你对我说:‘有时在你面前我真像个孩子。’无论是不是这句话的影响,总之,我突然有了灵感,即席写了13首有趣的小品。”在其中,就有《梦幻曲》。


在《梦幻曲》中,可以够明显觉察到诗歌般层层递进但又有些微妙变化的律动感。那些轻盈融情的歌,是每个聆听此曲的人心中的旋律。它叙述着人们儿时的美丽的梦,也抒发着理想世界的温暖、深远与甜蜜。


一支简短的旋律包容了人们对生活、对爱情、对幻想的追求与希冀,也表达人们对已逝去或将来到的美好的梦幻的热望与挚爱。


这支旋律可以响在孩子的摇篮边,也可以在庄严的凯旋行列中奏响,它所具有的高度的概括力和无限宽广的适应性,显示出这个梦幻主题是永恒的,也是不朽的,细腻的音乐表情,丰富的和声语言,引人入胜的表现力,使这首短诗充满了诗情画意,令人百听不厌。


克拉拉在21岁嫁给30岁的舒曼,婚后生活虽然充实却很辛苦。她在16年之间生了8个孩子,还要照顾患病丈夫,再加上经济困难,1844年不得不再重新开始在俄国圣彼得堡巡回演奏以维持家计。


这时舒曼因为精神衰弱问题而无法继续工作,于是他们全家迁至莱茵河畔的杜塞尔多夫。


不久,20岁的勃拉姆斯登门求教,三人深厚的友谊从此扎根。舒曼曾称赞布拉姆斯为“贝多芬再世”。


后来勃拉姆斯也不负舒曼的期望成为浪漫乐派的巨星。勃拉姆斯一直到克拉拉去世前,一有新作完成,就会先请克拉拉批评指教。



03.

总结

肖邦“钢琴诗人”的称号几乎家喻户晓,却鲜有人知道舒曼更被称为“音乐诗人”。舒曼的诗总是那么安静、内敛,简约而充满了诗意。


所以,当聆听舒曼的声乐曲的时候,绝不只是一个人的歌唱,而是代表着两个灵魂的人声和钢琴在互相交融、对话、共鸣——若加上聆听者,那便是三个人的交融、对话、共鸣。


听着听着,便觉得自己就是那音符,自己就是舒曼、就是克拉拉,自己就是一位诗人,自己就是一首诗。


以上便是对“音乐诗人”舒曼和克拉拉舒曼的故事介绍,希望对热爱音乐的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音乐的疑惑

请在下方留言区留言

下一篇将为你答疑解惑!


音乐欣赏修炼 | 舒曼:他的音符,只为她流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