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一志愿上财落榜,调剂上岸中国传媒大学日语口译

2023-08-03 09:15 作者:瑞译学苑-MTI及CATTI日语  | 我要投稿

—— 蝉時雨

今天我骑车出门,走了一段后发现天空开始掉雨点。这时我已经来不及回家取雨衣了。后来我就觉得被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也懒得找地方避雨了,所幸雨水不大。

这件事让我产生了一个假想:比如我现在一个人在荒野,没有任何避雨的地方,也没有任何避雨的工具,突然下雨的话,我要怎么办?

其实淋着也没啥,只要雨水不是很离谱,淋着就淋着了,不会攸关性命。其实这“雨水”就类似我们生活当中的困难、挫折、麻烦。我们会想办法避开这些东西,但有的时候,真的躲不开了,你会发现,其实也没啥大不了。

蝉時雨(本文作者)一志愿复试被刷,一开始很难过,也很难熬,但后面就想通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考不上研就先工作。

当然,最后她还是成功调剂上岸了。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到最后,一方面,我们要清楚,生活中的很多困难、挫折、麻烦,其实就是一场“雨水”。

祝蝉時雨在读研时能顺顺利利的~

唯斯

一、个人情况

我本科为东北某211,绩点3.9/5.0,专业排名6/42,大二下学期考了N1,虽然一次就过了但是分不高(120+),后来由于疫情能力考不断被取消,所以也一直没有再考;大三通过专四,同样低分飘过,之后报了三笔,但是和期末考试时间刚好撞一起,于是没考;大四报名了专八,但是由于疫情也取消了,所以也没考。

总的来说我的日语水平一般,没有特别好,但也不算差。我大一大二日语基础没打好,平时也没有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在这里叮嘱想要将日语学好并打算继续深造的学弟学妹,一定要重视打好日语基础,不然之后无论是考研还是各类考试都会很吃力。

我的情况很特殊,简单来说就是6月的时候得知自己可以保研本校(学校的一个政策),和家人老师朋友多番商量之后决定放弃;9月正式保研名额(正常走外校保研)下来的时候,我又刚好差一名(可以说是非常抓马了)。

所以说我考研可以称得上是“背水一战”,自己也想过万一失败怎么办,但是我是那种不走回头路的人,既然坚定了自己内心想要的是什么,那就坚持走完这条路。

2.专业与院校选择

一开始想考研的时候,我曾经想过考学硕,因为听说学硕将来的选择多一点,比如可以选择继续读博之类的,反正自己当时也不太懂,就先试了试,后来发现学硕对我而言太难了,不仅要学语言学,有的学校还涉及古语法,我觉得我并不能保证自己可以掌握,所以就转向了专硕,因为我考研主要是想提升学历,所以专硕学硕对于我没有什么区别,而且专硕的专业课是翻译和百科写作,也是我觉得自己努努力可以提高的,所以最后定下来考专硕(后来在备考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了翻译这门学科的魅力,也坚定了想读MTI的想法)。

在院校选择上,因为我们系一直以来考研情况都不是很乐观,所以我也不敢把目标定的太高,只希望能去南方比较发达的城市+211院校就行了,再综合考虑报考人数、招生名额、题型之后,我选择了上海财经大学(事实证明上财这个目标也不低…)。由于学校课很多,再加上自己当时并没有放弃冲一冲保研名额,我院校定的很晚,6月下旬才敲定,我也是将近7月份才开始正式备考。

3.初试备考经验

7月份正式备考,整个暑假都没有回家,和同学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每天一睁眼除了吃饭就是学习,但是可能是缺少学习氛围,所以7月到8月底我一天的平均时长大概为7-8小时左右,效率高最高一天可以学9-10小时,不过比较少。9月开学后每天去图书馆,日均学习10小时+。

政治:69

这门课的相关市场已经非常成熟了,各位可以多多参考知乎、微博等各大平台的高分经验贴,我这里简单说一下自己的备考经验,供大家参考。

政治用书是肖老的精讲精练+1000题,搭配徐涛老师的强化课,一天学两小时左右,听完课就去做1000题,然后订正,巩固薄弱知识点,当时计划暑假过完第一遍政治,最后也如期完成。过完第一遍之后没有听其他的课,把精讲精练又重新过了一遍,然后刷了第二遍1000题。

后期用的是腿姐技巧班+背诵手册,开始巩固选择题知识点,然后背哲学原理。肖四肖八出来之后开始做选择题,我建议一定要把背诵手册的选择题基础部分背过一遍再来做题。除了肖四肖八,还做了腿四和徐六,还用了记乎app来刷其他押题卷,关注了各大考研政治老师的公众号。

个人感觉肖老的题还是更难,腿四和徐六基本选择均分40+。选择题都过完之后开始背问答题,我只背了肖四和肖八,考完之后没有对选择题,但是问答题我觉得基本上都是背过的。

今年政治选择题比较难,不算光靠刷题就能拿高分的,重要的还是基础知识,所以我建议在政治这一门上,不要太过于依赖12月出的各种押题卷,一定要打好教材相关知识点的基础。

在这里强推一下徐涛老师,强化班真的讲得超级细,我记得今年有道单选题是关于生产价格的,当时马上就想起来徐涛老师上课讲过。

翻译硕士日语87

上财基日题整体难度适中,题型基本和N1一样,单词语法选择中会出现很多N1、专八原题,所以一定要重视。阅读也不难,考了两篇小说,比较特殊的是阅读除了选择还有主观题,不过也考的比较简单。

主要用书:N1、N2红宝书、专四专八N1历年真题、专八语法书、专八综合辅导与强化训练、日语综合教程7、8、小学惯用语500句、各类日语考研公众号等等。这门主要是单词+语法+阅读+作文。

单词用的是N1、N2红宝书,一天一单元,我的方法比较笨,就是第一遍在A4纸上写下所有的单词,第二遍看日语回忆中文和常用搭配,不会的标记,以便下次复习,计划20天内过完一遍N1,然后就是不断重复,我记得N1红宝书我至少过了6遍还是7遍,过完日语过中文,总之就是要不断重复,之后又迅速过了一遍N2红宝书把自己不熟悉的词专门挑出来重点记忆。

后期还用了沪江开心词场app。我是感觉单词记熟了之后才去刷的专四专八N1单词部分真题,然后每天都反复看。语法部分主要用的是专八的那本语法书,讲得很详细,还有练习,再搭配N1、专四专八的语法题,也是反复做,我记得当时做了得有三四遍以上,一定要确保每个语法都搞懂,包括相似语法的辨析。

后期也是反复复习这一部分的错题,反复看真题。阅读前期主攻专四和专八,一般是一天做一年的真题,因为专四和专八的阅读很难(对我个人而言),所以我做了三遍,直至搞清楚每个选项才算完全掌握。后期9-11月阅读主要是做N1真题,做完专四专八的阅读后感觉N1的阅读就像看大白话一样,主要是保持手感和阅读思维。

我记得大二备考N1时我阅读平均会错10个(那时候真的很菜),备考考研的时候已经能控制在1-2个以内或者全对了,最多不超过4个,进步很明显。然后因为上财的阅读还要考主观题,所以我又用日语翻译教程7、8册后面每一单元的阅读题练了一下主观题回答。作文主要找各大院校真题,微信上搜一下就有,还附有范文。

一星期一篇,写完之后和我室友相互批改,这样可以相互学习,我觉得很有用,大家在备考的时候也可以找一个作文搭子。后来我室友保研了,所以我又在瑞译的群里重新找了一个作文搭子,作文从7月到12月,每周一篇雷打不动。

因为上财还要考应用文,但是分值不是很大(10分,600字),所以我前期一直把重心放在大作文上。应用文是背了几篇范文和一些敬语表达,然后背了一些常用应用文格式,比如书信、邮件之类的,考场上够用了,注意不要出现语法错误。

日语翻译基础129

上财翻译题型很固定,没有热词翻译,就是两篇日译中两篇中译日,今年考得比较简单,除了最后一篇中译日考察文学翻译略难。其实我的这个分和一起进复试的人比算是比较低了,大部分人都是130-140。

翻译是我的薄弱项,但是它分值很高,所以一开始就下了苦功夫。主要用到的资料:二笔三笔教材、翻译必携实践篇、人民网日语版、人民中国、天声人语、政府工作报告中日对译、瑞译考研冲刺班。

暑假的时候是一天一篇日译中,一篇中译日,一天三小时。日译中主要练的是天声人语和翻译必携。对我而言天声人语难度其实还是比较高的,而且它酷爱省略主语,不过优点是贴近日本社会,阅读原文还能锻炼日语思维。中译日练的是翻译必携,教材有参考译文。每天的流程就是练完两篇翻译之后对照参考译文修改,然后总结。

练翻译最重要的就是总结,我一般会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译文整体完成度、流畅度,有没有语法错误。

2、与参考译文不一致的地方,是错译还是只是表达方式不同,如果是错译,原因是什么,是单词不理解还是句子结构不清楚;如果是表达不同,学习译文的表达,注意自己的译文是不是有过于冗长或者语病之类的问题。

3、积累词汇、表达、固定搭配。我在iPad上专门建了一个笔记本用来积累,每天都积累,后期复习的时候会很方便。后期会搭配瑞译冲刺班的强化笔记,把自己不会的表达标注出来,每天滚动复习。

关于查不查字典:我个人是会查的,因为刚开始翻译的时候真的很吃力,查字典也是在斟酌用哪个单词会更加贴合原文的一个过程,这个思考的过程其实也是有帮助的。暑期就是自己埋头苦练,当时比较莽,没报班,9月的时候后知后觉感觉还是报一个班比较好,在多家对比之后选择了瑞译,主要是瑞译的师资很雄厚,而且可以点评翻译作业,那么这样就能得到反馈,我觉得这一点是比较重要的。

因此后期的翻译主要跟的就是瑞译考研冲刺班,真的学到了很多,老师声音也很好听!后悔没早点跟。在这里建议下定决心考MTI的同学可以早点跟瑞译的课,会少走一些弯路。瑞译的翻译材料都是最新的,而且贴合热点,还有宝藏强化笔记,干货超级多。

关于热词,虽然上财不考,但我还是记了,瑞译的公益群会发总结资料,非常全。主要是觉得文章翻译和作文里面也可能会用到,总之多记单词和表达没有坏处。后期练翻译能不查字典就不查字典了,然后掐表计时,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一篇控制在45分钟以内。这样练下来之后可以感觉到翻译的速度越来越快。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动手用纸和笔写!因为考试就是用笔翻译,必须要习惯这种方式。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114

上财今年题型:选择、判断、论述、应用文(新闻稿)、大作文,没有名词解释。这一科真的是复习得最心累的一科。我建议各位考研的同学先摸清楚院校喜欢往哪个方向出题,然后主攻这一个方向。

我看之前的经验帖有说上财喜欢考中国传统文化、文艺复兴、西方文化、丝绸之路、佛教相关(具体可以自己去搜搜看),所以主攻这几个方向。

主要用到的资料:黄皮书、刘军平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教材、李国正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教材、各类翻硕考研公众号、最后的礼物、翻硕蜜题APP。黄皮书手册最后被翻成了这样:

还用到了翻硕蜜题这个app,主要用来刷选择题,后期所有高校的选择题真题我都刷完了。但是就我个人观感,上财百科出题方向很不稳定,知识点和题型多变。今年选择题和判断题时政考得比较多,论述题我记得有:比较一二次鸦片战争的异同、港珠澳大桥的意义、什么是量化宽松、美洲农作物传播及其影响。考得很杂,大部分都是我靠高中的文科积累现场编的。应用文考的新闻稿(也是联系时政热点新闻),大作文是介绍一个中外知名企业并说说它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

个人主观感受:上财百科今年偏爱时政热点。大作文这一部分我练得比较早,9月中旬开始,一周一篇,题目自己找(我是从纸条app上找的),之后瑞译冲刺班每周也会发布作文,我就跟着瑞译练,一开始主要用电脑写,后期用手写了几篇,主要是为了找到手感,练了大概1.6w字。应用文在网上搜了一些模板范文,没事的时候就看,然后主要跟着瑞译考研冲刺班每周写一篇,基本上所有类型的都会练到,范文要好好看,尤其是格式。

我对这一个科目的建议是:如果目标院校题型固定就按照它的出题方向备考,如果不固定,平常能积累多少就积累多少吧,包括瑞译冲刺班每周会发的自测,里面也会总结词条。

对于名词解释,我建议不要死记硬背,可以理解性记忆,然后背一些套话和模板,能用自己的话比较书面地复述出来就OK了,死记硬背很痛苦,还忘得快,而且还不一定考得到。还有一点,其实各科的知识都是互通的,比如你今天翻译了一篇文章,百科也可能考到与这篇文章相关的知识点,所以平时要注意各科之间的联通,自己也要注意积累和总结。

4.复试经验

上财复试无自我介绍,也不允许透露个人信息,进去就抽题,然后作答,老师会根据你的表现提问,然后就是自由问答,整个过程可以说是十分公平了。今年是上财日语笔译第一年线下复试,但是很遗憾,我复试表现得很不好。

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后来我自己复盘,总结出一条:一定要自信,要让老师看到你的精神面貌。复试报了瑞译的视译听译训练营。我初试完比较摆,查完成绩才开始紧张起来,建议大家复试还是尽早准备吧,复试真的很重要,不要轻视。除了报班还自己准备了1.6w字的日语自由问答,每天都反复背,然后和瑞友组队互相练习自由问答。

瑞译的视译听译课可以上麦,大家一定要多多上麦练习,然后一定要听唯斯老师的话,找小伙伴组队练习视译或者听译,不要像我一样摆烂!然后大概2月下旬到3月中旬瑞译还会开复试班,有很多套餐可以选择,模拟复试现场面试回答,非常优惠,效果颇佳,在这里推荐一下。社恐人10元就能旁听各路大神模拟面试,还有唯斯老师免费为老学员提供的D套餐,在这里真诚地向唯斯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复试完我心态就很崩,之后查成绩果然被刷了,在宿舍哭了一场,然后开始准备调剂。调剂时间很紧张,但还是找了群里的瑞友一起练习视译,除了每天的上麦练习,自己早中晚都会用各种可以找到的材料进行视译练习,比如NHK新闻、人民网日本版中日对译、三口教材等等。每次都会听自己的录音,一次一次纠正自己有问题的地方。调剂很煎熬,每晚都在失眠,但后来我心态也变好了,期间还面试了一家公司,想着读不了研就去工作,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一共填了三个志愿,三个都收到了复试通知。当时很犹豫要不要填中传,因为听说中传要求比较严格,但最后我实在也没有想去的学校了,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填了中传,没想到中传是第一个给我发复试通知的,也是最早复试的。可能是因为中传复试是线上,再加上我那个时候已经看开了,心态比较好,所以复试发挥得还不错。

中传考了听译,虽然感觉自己翻得很不咋地,但毕竟之前就一直在练听译,自己的练习经验也发挥了用处。整个复试过程都很轻松,老师问了我很多问题,我也能比较流畅地回答下来,中传的老师特别和蔼,我复试完感觉一身轻。第二天下午又马不停蹄地面了另一个学校,刚面试完就发现中传给我发了录取通知,当时整个人高兴得差点飞起来。

5.写在最后

接受待录取的那个下午,我把上岸的好消息告诉了家人和朋友,然后自己去食堂吃了一份饺子。那份饺子我吃了半个小时,吃得很开心。出来的时候校园傍晚的阳光照在我脸上,我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的2022到此终于可以画上句号。回首自己的考研历程,真不是一句辛苦可以概括的,但是现在想来,居然也觉得没什么。

可能这就是苏子所言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吧。我记得我考完研当天26号就发烧了,一个人在火车上发着烧回的家。我相信还有很多23考研的同学也和我一样经历了很不容易的一年,但是我很庆幸自己没有一刻想过放弃,一直坚持到了最后,我希望正在看这篇经验贴准备考研的你,也要认识到考研是一个人的战场,孤独和痛苦是常态,但是请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努力一定会有结果。

最后,感谢家人和朋友一路的支持,感谢我爸我妈从来没给过我压力,一直鼓励我,感谢我的老姐,调剂一路陪伴我支持我,感谢我的室友,听我倾诉负能量,给我答疑解惑,给我拿快递带饭……当然,还要感谢瑞译的所有老师和同学!

END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一志愿上财落榜,调剂上岸中国传媒大学日语口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