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包劝学,未为不可

2021-08-18 19:03 作者:霜霂薪苇  | 我要投稿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焦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红包劝学,未为不可

近日,“红包老师”迅速走红。本其源,溯其流,是其防学生逃课所创的“红包”奇招。其以红包的方式,“招徕”学生,惹人注目。粗看之,不觉莞尔;细思之,则不禁为焦老师的所作衷心点赞。


诚然,假红包以吸引学生,其行为颇令人无奈,但其一颗为学子负责的殷切之心、其突破故旧教育方式的开拓思维,何尝不让人肃然起敬、凛然称赞。虽道有不足,法未尽善,但其心,其行足以为万千教育者之楷模。大哉!焦老师!


首先,焦老师一颗殷切的负责心令人动容。魏征云,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而一群负责任的教师,不正是教育大计踽踽前行道路上下默默举伞的守护人,焦老师此举不正是为茁壮成长的木苗筑土培基。当逃课成为许多高校老师头疼的问题时,焦老师没有选择“视而不见”,而是另出奇招,主动关心学生的上课情况。尤为可敬者,其非但要求上课出勤率,而且还鼓励上课认真听讲。当别人只苛责于红包金钱吸引时,未必只顾一隅而失全面;实则奖励的红包价值无多,实则红包不外乎一种手段,更为动容者,乃是红包背后的殷殷责任之心。有此深厚而渴切的目光,稚木之成长,其可待乎?


其次,焦老师不因循守旧,敢于改革教育方式,更是让人击节称赞。教育之道,岂唯一途;孔丘三千桃李,成七十二贤才,岂唯固守旧道所致。教育之前进,正在于无数举薪者不断开拓,方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沃野平原。设想一下,倘若焦老师采用往旧的惩罚强压手段,学习的结局可想而知。学生虽今日慑于压力勉强上课,其心理可能早已萌发出厌学的情绪。假以时日,无人约束,学生何以自律。如此,何妨以一种学生较为接受的“红包”方式加以引导。教育之法,不在乎“围追堵截”,而在乎引导。焦老师不正是做出了很好的典范作用?


反观社会,学校在处理逃课事件时,与学生产生种种“摩擦”。呜呼!学校者,育人教人之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何以在逃课事件上,因循惩罚旧法以致心神俱疲。教人传道,陷入怪圈耶。那么,何妨像焦老师转弯改道,寻求教育新法。如此,不也合乎教人传道之旨义?


故而,在当今教育新环境下,我愿为焦老师点赞。春蚕吐丝,至死方休;蜡炬成灰,无怨无悔。在教育的明天,愿多些如斯尽责的引路人,愿多些如斯春风化雨敢于开拓的举薪者。薪不尽,火相传!


兴许写于2018年,又或者2019年。无从记起。

红包劝学,未为不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