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技术交流:抓举中杠铃的速度和加速度是什么样的?关于膝上至发力点带铃压节奏

提铃过膝至发力结束,这个过程中杠铃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变化,你了解么?杠铃的加速度是如何变化的你了解么?下文作一下简单的阐述。
懒人的训练 观 @showtime911 在知乎与杨淙淙 讨论有感 中的讨论
参考视频:

showtime911_举重:关于发力阶段的问题我是这样看的,在接近发力点发力之前,就已经进入发力阶段,发力阶段分为加速过程和发力点发力过程,加速过程也很短,发力点发力过程也很短。在进入发力范围以后到发力点之前先是给杠铃加速,在发力点接触时节奏合拍,进而在发力点发力是完成全力的蹬展。所以训练上要先固定发力点,也就是教练给你摆的姿势。全力蹬展是在发力点这没问题,但一定要注意从提铃过膝到发力范围之前这段要压节奏,加速早就会导致发力早,带太快不行带太慢也不行。可能我的分析方法比较复杂,难理解吧,这个我也得再琢磨琢磨。
懒人的训练也不用特意压节奏,你后蹲站起来你能快到哪去,肯定越快站直了速度越快,发力点之前加速太晚了也太慢了,提铃就该速度越来越快
PS:事实上,提铃加速度不是越来越快的。后面图文说明
showtime911_举重回复 @懒人的训练 :不是绝对速度变化的问题,而是节奏的问题。杠铃的速度肯定是越来越快,但加速度这么时候给,这个我觉得还是要压节奏的,尤其是刚过膝到大腿中段的阶段,重量大了非常容易因为压力大而下意识的加快节奏,我找吴景彪的视频给你参考参考吧。
懒人的训练回复 @showtime911_举重 :前提都是杠铃重量坠在腰上对吧,脱离这个前提那没法谈了,如果重量坠在腰上,你想不压节奏都不行,提铃至膝跟后蹲站起来得粘着点位置差不多,这位置用强调压节奏吗?不用吧,太复杂了,自然站起来,然后发力,就注意腰前脚掌就可以了
showtime911_举重回复 @懒人的训练 :这个真的看情况,如果说抓个百八十公斤,自然就容易压住。硬拉150,抓个70-80公斤的,有点重量重量又不太大的时候非常容易失去节奏,所以强调要有发力意识节奏变化意识。关于粘滞点的问题,我跟你看法相反,因为粘滞点感觉压力倍增,人非常容易下意识的快速通过它,越这样越容易打乱节奏,失去节奏。
懒人的训练真正需要压的是提铃至膝这段,也就是重心不能偏后脚跟,屁股不能跑空车,重量坠在腰上这段,后面膝上不应该特意压了我觉得,位置摆对了压它干嘛本来挺自然的非要人为的降低速度
showtime911_举重回复 @懒人的训练 :不是降低速度,是压节奏。过膝了也要压节奏,并且发力时要有节奏变化,从过膝到发力这个过程不是一个平滑的加速过程。
懒人的训练回复 @showtime911_举重 :为什么?
showtime911_举重回复 @懒人的训练 :可以看看吴景彪视频里关于节奏和发力意识的讲解,引膝那个词儿我们可以忽略,就说膝上到发力点前这段,膝下面要压节奏,膝上边这段也是要压节奏的,随着杠铃提高过膝以后人的拉力是越来越大的,这个时候不压就会越来越快。李发斌的宽拉其实是带着发力动作和节奏的,膝上到大腿中部节奏基本上跟提铃至膝是相同的慢节奏,基本上就是到了大腿中上部才突然发力,由慢转快,这个节奏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压节奏不是说降低速度,你可以理解为降低加速度,过膝到发力前这段接近匀速运动,速度不是一直的加快,而是到了发力点突然加速。这个节奏出来了,你发力的感觉会完全不一样,越举越轻。而且基本上只要发力前这个节奏控制好了,发力会非常轻松。
懒人的训练这跟我说的不矛盾吧,客观因素制约你节奏就是压着的,李发滨也是过膝之后越来越快啊,不是他想不想而是那重量在哪呢,你自然而然的节奏它自己就出来了,跟我说的发力位置一样啊,宽硬拉这么重做出发力动作只有哪个位置才能做出来,你何苦主观想着节奏压慢一些呢,注意力在腰上在脚上就行了,
多想这么多,你也快不起来啊重量压着你呢
showtime911_举重回复 @懒人的训练 :你在说的是这动作我会做。我在说的是不会做动作的人膝上到发力这段、提铃速度过快的人要注意压节奏别太快,而发力加速的节奏是对不会发力,尤其是做传统硬拉比较多在锁定阶段减速的人,要加速要有节奏变化由压转入狠快的节奏。还是回到我描述的初衷,人如果天生就会宽拉会发力技术那就不用讲细节了。而这个压节奏也不是我主观想象出来的,而是实际情况。我看看拿数据来给你看看吧。这不是我个人臆想出来的,在技术研究方面,这是个结论。
以上为讨论内容。
以下为本文补充内容,回复里没法用图,所以单开个文章来具体阐述。
关于过膝以后,杠铃的速度变化以及加速度变化的举重技术文献,我印象里起码是7-8年前看过的。到我现在把它归纳一下,结合吴景彪的关于发力节奏变化的教学视频发出来。这中间经过了很漫长的时间,所以我并不希望或者要求读者一下子就能理解和接受,那太对不起我了。但至少了解一下这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没准三五年后你也像我一样忽然一下就理解了呢?
所以,结合吴景彪的教学视频一起看吧。如果说腰上吊着100公斤自然就知道怎么发力什么节奏了,这个我是不赞同的,还是应该从轻重量就注意节奏和速度,比如吴景彪的动作示范,现在健身健美健力这么火,拉100还不是轻松愉快么?所以不可能刚抓个40就然后用拉100去找发力节奏。那样是找不到的,或者等到抓100就自然明白了?那样不好吧。
提铃过膝以后,膝上至发力点这段要有节奏变化,要压住节奏。
关于不知道压节奏是什么,当然不知道啊,这相当于是个专有技术名词。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要有节奏,年轻队员尤其注意要压住速度,不要太快。这差不多就是原文对压节奏的定义,纯靠记忆,可能有出入。
所以,完全没听过的话,正常,不理解也正常,要具体看对它的定义。我自己也觉得需要琢磨琢磨,现场喊”唉唉唉唉嗨!“的节奏,或者告诉他压住、速度慢点儿,就可以了。要掰开了揉碎了去说这个压节奏是什么,那没办法只能用实际观测数据去解释和说明了。至于说结论怎么样,我觉得没必要去下结论。不论你是否理解,我觉得脑子有个过膝以后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的概念就可以了。也许毫无用处,那以后就忘掉;也许闲暇时分,在馆子里耍一耍,万一要是有收获呢,没坏处。举重教学理论里还有非常重要一条就是因材施教,所以基层教练可能不需要给年轻的小队员去讲这些理论,喊节奏就够了。
还是首先强调一下我的初衷,这是给不会举重刚开始学举重的爱好者的技术指导建议和应该注意到的问题。大家都是有文化的人,咱来点数据看看,没准更好理解呢。尤其是对有一定健身健力经验,不会技术动作的人来说。就算你现在传统硬拉力量拉拉到200,一个漂亮的下蹲抓也不是能抓就抓得了的。举个例子,你能硬拉100+,但是抓50,从提铃开始就非常容易回到传统硬拉的节奏,一个是过膝以后过快,一个是在发力阶段变成了硬拉的减速锁定。前边太快,后边太慢,后边一快起来一狠起来搞不好还艹杠铃(艹杠铃的问题请参考我另外一篇文章,有详细解说)。所以才要在教学中强调过膝时,即”膝上至发力点“要慢,到达发力点发力时要快。先慢,后快,体现出节奏的变化。

图一:抓举中杠铃的垂直速度
图一是杠铃在抓举中垂直方向的速度,提铃至膝时杠铃加速,过膝后至发力点期间,加速度下降,杠铃速度接近允许。杠铃至发力点时加速发力,杠铃加速度大幅度提升,杠铃速度达到最大。

图二:抓举中杠铃垂直方向加速度变化图
提铃至膝阶段加速度稳步提升,膝上至发力点期间,加速度下降。我所谓的“压节奏”就是指这里。接下来,进入发力阶段加速度大幅度提升,杠铃加速。
结合上述实际数据,以及在初级教学中总结的经验。关于膝上至发力期间即引膝阶段压节奏、加速度下降、匀速上升的中文的科研文献也是有的,我研读过,所以才提出该观点,并不是我拍脑袋想出来的。原文的结论就是提醒教练,要注意青少年队员在提铃过膝以及进入发力阶段要有节奏变化,特别提醒要避免过膝后提铃过快。我之所以提它出来也是因为很多业余爱好者都存在这个问题。原文等我找到了再说吧。这是基层教练要给小队员的指导建议和方法。
所以我并不认为这是什么精尖高深的技巧。总结起来很简单,发力前要压住节奏。但解释起来除了吴景彪的对节奏变化的总结,就只能拿数据了。
教学中是讲发力点的,而实际上发力阶段也是一个过程,并不完全是凝结在一个点上的。即加速阶段和发力点发力阶段。如果重量小,你完全可以憋到髋接触了在加速发力,而实际上尤其是重量较高时从引膝到位以后就开始加速了。这个也是懒人的训练在原文中吕小军分解图与我对发力阶段理解不同的地方。只考虑发力点发力的话,随着重量提高,节奏会越来越黏,爆发力和节奏变化会体现不出来。这会直接影响腿力发挥。
但,无论是否认同和接受引膝这个动作,过膝以后的加速是有变化的、速度是平稳的,尤其是初始阶段,主要是平稳的带到大腿中上部,然后才开始加速,并不是从过膝就开始加速。

懒人的训练的疑问之一:发力到底是在图四还是在图五。

关于发力点和发力阶段的分歧问题,我大概也能够明白。懒人的训练的教练在教学中是教的发力点抓举,即杠铃架在发力点上直接蹬展发力。刚开始这么学这么教是没有问题的。但随着重量增加,把膝上至发力点这整个阶段理解成加速的话就不太好办了。尤其重量超过体重以后,这个长距离的加速会越来越无力。我觉得如果要进一步加深技术理解的话,应该讲清楚,否则以后就是坑。比如吴景彪在教学中只笼统的讲发力意识,和提铃要有节奏变化,点到了,但没展开。我认为这个在教学中是必须要明确的,我可以不展开,但必须点出来。这对日后学习和提高是有帮助的。教学也是个渐进的过程。基于吴景彪这种相对粗略的框架,我才有在此基础上把具体的节奏变是变在哪里,压节奏是压在哪里具体讲出来的想法。
这点从我自己的训练经验、从已有的举重教学文献,以及我为数不多的实际教学经验中得到了验证。你跟他讲加速不要急,带到大腿中上部再开始加速,他非常容易理解,用他自己的话说:奥。。。跟拳击打刺拳一样。掰不过来也好办,做垫铃抓,把杠铃垫到大腿中部,不给你肉肉的提铃加速的空间,直接来个短平快!贼有效。
以前我也反复讲到过,整个的发力阶段是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加速阶段,大腿上三分之一至发力点;第二:发力点发力阶段。如果把膝上至发力点整个大腿的长度都理解为加速阶段,就可能会导致加速距离过长,也就是失去节奏。如果说有的人天生就会做会自然而然的调整节奏,那当然非常好,但据我的观察,并不是这样的,大多数初学者都存在膝上至发力点阶段加速距离过长,没有节奏变化,导致发力非常黏,非常肉,有劲儿使不出来,憋的慌。
关于发力点抓举,其实可以做做实验,你直接把杠铃架在发力点上用图五的姿势直接蹬展抓举;第二,把杠铃略微下沉3-5公分,从大腿中上部加速至发力点完成抓举;第三:杠铃下沉至膝上,由膝上开始加速做抓举;第四,膝上提铃慢慢带到大腿根附近,如第二把一样,在靠近发力点时再加速。它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只要节奏控制好,根本不需要那么长的加速距离。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垫铃腿上翻可以超过下蹲式提铃,有一小段的加速空间就足够了,拉那么长的加速距离没必要,而大重量完全做发力点翻抓是做不到的。
短距离加速,这本身就符合举重的短快的基本技术原则。所以我认为,刚开始笼统的把膝上到发力点整个理解成加速过程的话,不利于今后技术改进和成绩提高。还需要在这个加速过程中去找节奏,那直接把膝上至发力点的各个阶段的任务明确不好么?
不理解这点,是无法想象杠铃在过膝以后是加速度下降、接近匀速运动至大腿上部的。
当然,不理解也没关系。可以按照现行技术和理解去完善自己的技术动作,就跟很多国外选手并不强调引膝,但一样有优秀的运动员和了不起的成绩。
没办法。奥运冠军人类极限这种就不提了,在抓100-120,翻120-140这区间,我接触到的很多人做腿上可以超下蹲式。所以可以感受一下,翻抓减10公斤的重量,杠位于腿中部附近高度做垫铃翻抓,刚开始做垫铃翻抓,缩短了加速距离你可能会不习惯、会害怕,不过一旦做成了,你会感慨自己的爆发力竟然这么大,吓一跳之后摆一副难以置信脸我看看?
【关于发力节奏变化/杠铃速度和加速度】我相信大部分专业教练是知道杠铃过膝后到发力阶段之前这段区间的加速度是下降的和杠铃速度接近匀速运动这个点。以上在很多技术文献以及基层教练教学指导中都提到过。但不确定究竟有多少运动员是理解这个问题的。我个人不是很赞成笼统的把膝上到发力点都理解为加速阶段的,速成班的话大概无所谓吧。这个不是投票啊,教学也好技术也好不是各有风格各有特点么,我并不是强制人接受我的观点,只是告诉人我观点的理由和根据,这不是我拍脑到想出来的生涩的概念。
2020/07/20 作者:showtime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