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快人心,俄罗斯对日本水产品进行限制,日方出的报告他们也不信
日本福岛核电站第二次排放核污水入海之后,俄罗斯“动手”了,俄罗斯动植物检验检疫局称,自10月16日起加入中国对日本的水产品供应进行限制性措施的行列。这意味着,日本水产出口又多了一个国家限制,如果其他国家也加入的话,那么日方将不得不重新思考决策。

2023年8月24日,日本正式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第一批次的核污染水至9月11日排完,共计7788吨核污染水排入大海。第二轮排放从10月5日,目前还在持续排污,不过排放当天就遭遇了恶劣的暴风雨天气。
日本为了取得俄方的信任,日本根据俄罗斯动植物检验检疫局9月底提出的要求,在10月15日向俄方提供了有关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的更多数据。第二天,俄方公布了上述决定。
这令日本表示遗憾。俄动植物检验检疫局表示,限制措施会一直持续,直至日方提供详尽信息以确认水产品安全且符合欧亚经济联盟要求,以及供俄动植物检验检疫局专家进行分析。

其实,9月底,中俄检验检疫专家都曾经在常设的联合工作会议,一起研讨了如何测定日本出口水产品辐射水平的方法,以及确定福岛一号核电站反应堆中核燃料碎片冷却后在水中形成放射性物质的测定方法。
研讨结束之后,俄方要求日方在10月16日前提交相关资料,并要求附上日方用于出口的水产品放射性研究方法详细信息。现在日方提交了相关资料,显然不符合俄方的限定标准。
另一方面,在日本供应受限的情况下,中国将有兴趣获得其他货源,比如来自俄方在极地海域的海产品。去年,俄罗斯是中国第二大水产品进口国,仅次于厄瓜多尔,主要是冷冻的鱼类。日本则主要供应给中方新鲜和加工后的贝类,是中方的第一大水产品进口国,去年额度达到了5.92亿美元。

俄方专家认为,随着福岛核污水排海事件的发展,该地区越来越多感兴趣的国家可能希望采取限制性措施。
除此之外,消费者的恐慌也会自觉食用日本的水产品。即便日方如何宣传“处理水”,民众们也会这样想:很小的风险也是风险。

基于以上原因,所有国家,尤其是亚太地区国家,最终为了保护消费者,都会对日本的水产品进行限制。
目前,日方紧急呼吁俄方取消限制,称俄方的决定“令人遗憾”、“没有科学依据”,以及“与国际上放宽或取消”的措施背道而驰。

与此同时,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组开始在福岛核电站旁采集水样,专家组成员来自加拿大、中国和韩国,采样工作将持续至10月23日。专家们将采集水样、土壤、鱼类,分析氚和钴60的含量,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与去年的数据对比。
值得说明的是中国专家参与采样,并不意味着代表中方立场,而是其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工作的一部分。中方明确日本排放核污水缺少正当性和透明度。

中方多次采取不同方式谴责日本转嫁核污染风险的危险行为。中方认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采样和实验活动还属于机构与日方的双边活动,不是一个各个利益方参与、长期有效的国际监测机制,不具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