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品有时不能被皮肤吸收,佰花方产品真的假的?
平时使用护肤品,你能吸收多少呢?为什么同样的护肤品,有些人用一效果好,而有些人用了则效果不佳?是产品的问题,还是人品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大家经常碰到的问题。
皮肤,是如何吸收护肤品的?
我们都知道,哪怕是选择医美,强制性的进行注射,皮肤也无法百分百的有效吸收有效成份,那么,吸收率又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
皮肤是怎么吸收的?
这里我们就需要先复习一下肌肤的结构了:

角质层是我们皮肤的皮肤屏障,用于抵抗外界的各种污染和伤害,大部分的护肤成分都作用在角质层,极少数可以进入到基底层甚至真皮层。
我们的角质层是一种“砖墙”结构,角质层细胞就是“砖头”,细胞间质则是“水泥”。护肤品的吸收就需要穿透这堵墙。越往深处走,就越难以进入,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成分往往在角质层就止步了。

皮肤吸收能力的分布?
角质层吸收占皮肤吸收的90%,主要吸收脂溶性物质
毛囊皮脂腺,汗管占皮肤吸收的10%,主要吸收水溶性。
不同部分的皮肤,吸收营养成份的效率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
眼睑>鼻翼两侧>上额下颌>两颊
护肤品吸收三问!
肤感好等于吸收快?NO!
肤感常常被导购们当做吸收快的证明,当你在手背使用发现,质地轻薄,一抹划水不油腻,干得快,你看,这不就吸收了嘛!大错特错!干了其实说明很大程度上是蒸发了,含有酒精的护肤品干得更快,可并不能说明被皮肤吸收了。肤感好固然重要,但不要与吸收快弄混哦~

抹得越多吸收越多?NO!
皮肤不是无底洞,细胞的吸收能力有限,不是抹得越多,吸收得越多。护肤品抹得过多反而容易造成搓泥,闷痘。

能吸收才是好产品?NO!
不是所有的成分都需要进入到皮肤底下才会产生作用,例如防晒成分,只需作为表层的保护膜来吸收和阻挡紫外线的伤害,又如某些保湿成分,是在皮肤表面形成屏障阻止水分逃离。它们都无需作用到皮下细胞。

如何促进皮肤吸收?
OK,重点来啦,既然知道了这么多关于“吸收”的学问,那么到底怎么做,才能帮助皮肤最大化地吸收护肤品呢?
补水
细胞含水量高时,功效成分更容易渗透角质层,所以洁面后建议先使用爽肤水,湿润皮肤再开始后续的护肤。千万不要洁面后自然等脸干,这样皮肤表面水分蒸发的同时也带走了皮肤本身的水分,不利于之后护肤成分的吸收。

合适的配方浓度
不同功效成分的最佳吸收浓度不一样,总的来说,浓度越高,渗透性越好。但同时要兼顾到刺激性,在尽可能不刺激皮肤的情况下,给到最高浓度,是最好的。
比如A醇产品浓度在0.5%就已经是比较高了,常见的甚至更低,少有添加到1%的产品,所以也不是浓度高就一定好,像视黄醇、果酸等成分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好是建立耐受之后缓慢加量。

手动辅助
最简单的就是通过按摩促进吸收。皮肤是一层半透膜,通过给它施加一定的渗透压,表皮的功效成分能够更好地进入底层。另外,按摩也能促使一部分分子进入毛囊,而毛囊是直达真皮层的,相当于走了捷径哦!
其次是利用面膜纸,化妆棉等等,给皮肤打造一个隔离环境,将皮肤隔离起来,有利于细胞的水合,同时温度升高,加快了分子的运动,渗透加速,许多美容仪也是类似的原理。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