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虚无缥缈?不可捉摸?今天带你将“缘”具象化

2023-07-08 01:33 作者:yuChcc_DeepWish  | 我要投稿

      

       缘?或许你在标题看到“缘”个字,心里不免会生出一丝奇异的感觉,毕竟“缘”在生活中给人的印象是神秘的,是玄妙的,是虚无缥缈的,是不可捉摸的,但是我们却又不可否认,有些时候我们也会选择去相信“缘”。或许你会觉得这可能就是世界冥冥中的使然,毕竟“缘”这个概念很神秘很宽泛,到底是什么在牵引我们相信“缘”?真的是老生常谈的那个“冥冥中”吗?又或换句话说,“缘”到底是什么?或许你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所以今天,我们来将“缘”具象化,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旅程。


#

Vol.1/  

“缘”是什么?



      在深度探究“缘”之前,我们势必要先弄清“缘”这个概念。官方释义中,缘指人与人之间无形的联结,一种必然存在的相遇机会和可能。这个定义有些长,我们来慢慢看。


“人与人之间”:官方释义表明缘的存在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所以缘指的应当是人际交往、人际关系中的一种元素,无法脱离人而成立。

“相遇”:从这个词我们不难发现,缘的实质在于相遇。换言之,缘的概念看重的是是否相遇,定义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相遇是前提。

“机会和可能”:缘只是沟通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的桥梁,是使两段截然不同的人生有交点的事物,但缘不是人际交往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也就是缘使人相遇相识,但不能使人相知。

“必然存在”:缘真的必然存在吗?我们此处先留一个悬念,下文会详谈。


      或许分析完官方的释义后,你心中的疑惑还未消除,到底什么是缘?它有哪些特质?DW在几天前的征集中看到了很多大家的看法,在这里可以总结为三个高频词句,而这三个句子,就是缘的三个特质。


“缘是世界所给予的礼物”缘的存在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

其实如果要对“缘”这个词追根溯源,我们会发现“缘”的概念起源于宗教。所以在宗教学中普遍认可缘的“神创论”,同时在宗教学中,缘也被认为是一种文化,一种天生天养的文化。所以虽然说缘这个概念由人类提出,但放眼世界,缘是客观存在的,它可以是一种虚无的事物,也可以是人的感受,我们无法决定这种事物或感受的存在。就好似,我们的世界里有什么样的缘,我们这一生的路上有什么样的缘,这些都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而把这一切当作是世界所给予的礼物,是最好的解释。


“缘神出鬼没,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走”缘到来的随机性。

心理学认为缘分属于人类感受的范畴,缘分源于“需要”。所以我们来回想一下生活中我们对缘的需要,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当你很想“缘”降临的时候,它未必会降临,而当你快要放弃的时候,或许缘又会出现。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缘的出现具有很强的随机性。联系到生活当中,很多时候我们所讲的“命运弄人”,便是建立在这种随机性之上,不可控导致了随机。


“缘似是偶然,实是必然”缘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在哲学的世界里,从唯物主义来看,哲学强调“世界是一个整体”,世界既是一个整体,那么世界也是有限的,在有限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必然。联系缘来谈,这个世界装着什么样的缘,我们身边又有怎么样的缘,在这个有限的世界里,便是必然的。从唯心主义来看,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在这个有限的世界里,会遇到什么缘,又会抓住什么样的缘,确实关联着我们的内心的,心真正向往什么,我们就会遇到怎么样的缘。随心所向去遇到“缘”,便是必然中的偶然。


#

Vol.2/  

为什么我们会感知到缘?



(注:弄清缘是什么之后,按照正常的思路,我们现在来讨论“为什么”。或许大家会有疑惑,为什么我们讨论的不是“为什么会有‘缘’”而是“为什么我们会感知到缘”呢?其实很简单。“缘”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概念,而如果我们站在世界的角度去寻找“缘”的根源,是没有结果的。)


自我暗示


      在“缘”的认知中,自我暗示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原因。为什么?其实很简单。试想一下在一个没有“缘”这个概念的世界里,我们会如何评价一次莫名其妙的相遇?你会发现我们无法用简短的语句进行总结。可是对比我们现在的世界,有“缘”这个概念,那你会如何回答上面的问题,显而易见,“缘”会是最好的解释。而放在生活中,这其实就是我们认知“缘”的一种普遍方式,因为我们相信这个世界有“缘”,所以我们会给自己一个这样的心理暗示:一切无法用科学解释的相遇,都归结于缘分。


      当然,上面谈到的是事后的自我暗示,那事前是否也有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说我们正在经历分班,到了新的班级新的集体,而这时你在开学前看到花名册上有人让你很感兴趣,那你会如何解释自己的这种行为?脱口而出的便是“缘”。其实在这种相遇前的自我暗示中,也跟上文事后的自我暗示相似的,当我们发现相遇是我们所期待的并且又是随机产生的,我们也会常常将其归结为缘分。


社会取向


      其实本质上,从“社会取向”中缘的感知与“自我暗示”有一定相似之处。社会取向其实就是字面意思,即社会中普遍认可的价值取向。而在社会取向下,人们会如何做出选择?显然,人们会根据社会取向办事,会顺从社会取向。社会取向包含两个主要成分,即团体取向和他人取向。团体取向使人努力维护团体的团结与和谐,他人取向使人重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努力建立别人对自己的好印象。其实,归结到底,团体取向和他人取向都是为了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上文我们提到,人喜欢将身边的一些积极但又随机的人际关系归咎于缘分,所以说在我们用“缘”去解释社会互动和人际交往中的关系时,其实就是一种关系取向。


      可能看完上面一段晦涩的文字后,无法解答你内心的疑惑,所以我们通俗一点地来解释社会取向中缘的感知。比如说现在你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你们的友情很深厚(即是上文提及到的“和谐的人际关系”),而我现在问你,为什么你们之间会拥有友情?想必你也会回答,因为社会使你们相遇,而你们彼此又对彼此有好感,才产生了友情。那我们不妨再往深处想,为什么你们会对彼此有好感?联系上面我们所提及的社会取向,社会取向使我们尽力地去维护和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以归根到底,你们之间产生友情是因为社会使你们相遇,而社会又引导你们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关键词浮出水面——社会。而泛泛如社会这样的概念,其实就是环境的影响,而环境的影响,常常被我们归于缘。


#

Vol.3/  

我们如何才能抓住缘?



       缘很玄妙,很美好,既然如此,我们又要如何抓住缘呢?我的回答只有一句话:不尽信缘,才能抓住缘。如果我们百分之百相信所谓的“缘”,认为“无所谓,缘会出手”,那结果一定是我们不想看到的。我们总说,有缘未必有分,事实便是如此。我们只有不尽信缘,看到缘的时候及时去伸手,及时去奔跑追逐,才能看到我们内心真正向往的结果。








      以前很多人问我,这个世界真的存在“缘”这种东西吗?换作以前,我会搪塞。但是今天写完这篇文章,我可以很笃定地说,“缘”是一直存在的。人生在世,我们势必会遇见些什么,势必会错过些什么,也势必会和很多很多的人和事擦肩而过。但幸运的是,这个世界有缘。缘分会让我们在这条匆忙的人生路上偶尔能够驻足,去遇见一些美好的人和事。文章的开头我提出了“缘真的是‘冥冥中’吗?”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我想我也可以解答了。我们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我们想要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决定了我们会遇到什么样的人。或许靠着“冥冥中”,我们可以遇到各种各样的缘,但是跟从内心去追逐,才能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缘。其实讲了那么多,或许我们还是无法真真正正地将缘描述出来,但是我们至少知道,缘很美妙,很惊喜,祝愿大家下一次打开世界赠予我们的“缘分盲盒”时,能够另有一番收获吧。








文/谭浩程

编/谭浩程

虚无缥缈?不可捉摸?今天带你将“缘”具象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