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学习不给劲的时候,可以看一下下面的信:
大家好:
我是谢可可,网名:教你学好英语的可可喵。我写这封信是想回忆一些小故事,和大家分享我自己学英语的全过程。
两个月高考英语从114-138分
一、完形的满分
当英语分数到了110分左右的时候,大家几乎都会卡在阅读和完形,比如完型总是错5-8个这种事情上。我也不例外。我完形的提高要感谢我的同桌L同学。她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女孩,属于下课翻墙出去打魔兽争霸以及去小书店借武侠小说,上课边看小说边照镜子弄头发还被校长在教室后门的小窗口看到。。。我感谢她每天给我pk完形。高考之前每天都有试卷或者参考书上的完形阅读要做,我们两每天比赛看谁错得少。我后来高考完形满分还要感谢我的英语老师陈老师。
可能很多同学都有体会:英语老师上课完形有时候就自圆其说过去了,有时候让同学讲一下,讲出来的效果就有点像文章翻译了一遍,但是自己怎么错的还是搞不清楚。陈老师的课堂特色是,他那节课就算没有讲语法题,也一定会把完形填空给讲清楚。这对于同学们来说,我想是巨大的福利,而我就是受益者之一。我本来就和同桌在比赛(她第一个高考英语128分,而我是可怜的69分。),我输了自然会有纠结为什么错,陈老师上课分析了,我就会很大收获,以及下课之后就会更认真地写完形题,争取下次考试能干过同桌。
关于完形我还想插播我2009年带的复读班的故事。那一年我教了2个复读班80人,B层。B层的意思就是英语班平均分60左右,全班最高分90。也就是说,全班最高分也不过是高考英语刚及格。班平均分60分就意味着20个完形填空大部分的同学是对在5个之内的,但是我用一个月的时间让他们错在了5个之内。我能做到,就是受到了陈老师的启发。因为我自己是差生过来的,我知道60分是什么感觉,我也知道完形最多对5个什么感觉?感觉就是,简单点说,就是自己完全没有动脑子。
那如何可以动脑子尼?第一周5节英语课,45分钟一节,我就讲了一篇完形填空,2008年北京高考完形。我讲这么慢是为了:第一,降低学生对完形的恐惧感。去问10个学生高考英语哪个题型最难,10个学生9个会跟你说完形填空。几乎谁都对完形高分没有信心。是,完形满分不容易,但是不代表说你要错成那个鬼样子呀?错误率低得离谱的时候,往往不是自己语言水平差的问题,而是恐惧和茫然让人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变成了一个“脑子木掉的呆子”,这个时候不需要解题技巧,也不需要鸡汤鼓励,而需要的是有一个人有足够的耐心慢慢去拆解完形,让大家不断体验到“从完形都不想看,到跟着老师,就可以慢慢知道什么意思,好像也不是那么难”。
当大家都开始“不害怕”的时候,也就慢慢可以启动自己脑子思考了。第二,就是带着大家每天做完形讲完形,就像当年陈老师对我们一样。只不过我自己在第二周的时候是一篇完形需要用2节课。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一篇完形要讲那么久?其实是这样的,完形每年考核的知识点是固定的,孩子们成绩不好,是因为在高一和高二学习基础知识点的时候没有认真学习,导致到高三总复习,完形填空就有很多盲区,老师帮助孩子们放下心理防线之后就要认真给孩子们补基础知识点。补完这些基础知识,20个完形也就最多错8个了。所以基本上可以2周多一点的时间,20个完形从最多对5个到对8-12个,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7个完形提高可以对应英语成绩的10.5分提升哦,只有2周时间。听起来是不是很刺激??unbelievable的感觉?
怎么说尼?2007年我在北京新东方工作的时候,当时的汤姆森教育集团,现在叫“圣智学习集团”(各位在人教版教材的封面上可以看到这家公司的名字,我国中小学人教版英语都是圣智集团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出的),在中国推广书籍,听说北京新东方中学部(现在叫“优能“)开设了阅读的素质课程,想找合适的教材。从他们出版的角度,肯定是希望能签下这个大单子的,于是很客气的请我们几个老师去他们公司总部选书。我们在圣智总部长长长长(真的非常长的)书架上找寻了一上午之后,我一位同事说,”抱歉,这没有我们要的书。你们的阅读书籍,很多单词对于我们中国孩子来说都超纲了,他们不认识太多会失去阅读的愉悦感。”接待我们的中国区总经理问我们“什么叫超纲?”我们解释说中国的考试是有大纲的,考核的单词来自于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上文说了,人教的书籍就是人家圣智出的,所以他们很清楚教学大纲什么词,但没有考纲单词。总经理问我们要考纲单词,他说“我可以让美国作者,根据你们的考纲新写一套书籍出来不就完了吗?”
虽然后来这个合作没有谈下来,但这个合作忽然点醒我了。“根据单词写文章,那是不是可以根据考点出考题文章?!”于是我找到了历年真题的完形填空,一口气做了30篇,把所有的重复考点画出来了,震惊地发现:那么多相同考点!研究真题真是解开高考秘籍的钥匙啊~所以各位《高中英语全知道》的使用者,当你们在这本书对应视频中听到可可说哪些单词是完形会看,怎么考的时候,就不要觉得意外了。这并不是什么玄学,如果你自己也像我一样拿出真题,以完形填空为例,你都不用做题,就看20个选项给出的80个单词,不用看到第五套试题,你就会发现有重复考的单词出现了。
说回刚才我用2周的时间帮同学们正确率过半,接着2周我做什么了呢?我会让学生们每天必须做一篇完形填空,第二天上课我会讲完错题分析,以及给大家我觉得重要的、将来可能会考的相关知识点。这个过程是类似于我当年高考前和同桌pk。我也鼓励同学之间pk,所以经常会有错2个的有哪些?错3个的有哪些?让很多同学感受到老师很value这个正确率,且每天都有新题,今天错3个没关系,没准明天就错2个了,不用泄气。今天错2个,也不能骄傲,没准明天错4个。这种习惯了pk的状态,就会让大家彻底摆脱对完形的恐惧了。
后来我在新东方竞聘集团培训师的时候,我选的面试主题是完形填空。有人认为我完形讲得好是因为在哈佛,我们教授带我们看格式塔心理学的paper。完形cloze这个题型的来源是William Taylor想要给孩子做阅读分级测试。也就是孩子们读完一本书之后,老师怎么知道他读懂多少尼?就把书籍内容简单写成一段段文字,关键词挖空,孩子要能填对,那基本上书就看懂了。这样测试的效果在English as first language 的国家测试成功之后,就应用到了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大家觉得我对诸如此类的完形脉络演变很清楚,所以可以很清楚讲好完形。
但是,坦率地说,我觉得我能教孩子们完形填空提高,是因为我自己当年很菜,我知道20个空之对2个是什么感觉?我可以理解为啥学生们脑补了?在哪开始脑补的?所以我很感谢当年自己把完形练出来了。你看,今天我不但可以跟你们说完形怎么学可以提高,还可以给你们励志一把,那么菜也可以成功,你没啥做不到的。
阅读的满分
我复读时期的另一个同桌,前一个高考英语也是128,不过他从来不背单词,就是从高一开始,没有5篇阅读理解,半小时写完。他的单词都是阅读文章中记住的。我最开始的时候还好奇过“他到底买了多少参考书,每天5篇阅读理解从高一做到高四?”事实证明,我国高中教辅事业的发达,这个量级是可以保证的。后来在我和同桌L比赛完形的时候,我也开始每天做5个阅读。(多解释一下,我在10月份的时候就没有再专门做过语法题了,原始农语法的时间就用来完形阅读,所以总量上来说,我英语学习的时间反而减少, 每天最多1小时,会者不难,做题加搞懂的速度是很快的。)
我抱着“搞垮造纸厂”的决心在9月抄了一个月的单词,我词汇量本来就上来了,也就意味着其实我高考阅读除了和同桌一起每天写5篇搞懂之外,也没怎么额外再刻意练习,就糊里糊涂的满分了。如今有些同学也跟我反应说自己阅读速度慢的问题,我能回忆起来当年的经验值就是:我当时的单词是背完了高中教材、考纲和大学英语四级,我前面的兄弟在备考托福,所以我也偶尔看下他的托福单词。今天的我知道:词汇量越大,字母敏感度越高,阅读速度就越快,类似于你小学三年级看故事会的速度肯定没初三快。在我阅读满分的时候,基本可以5分钟左右做完一篇文章全对。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挑战一下这个速度。我后面带的学生最快的是13分钟做完5篇阅读全对,不过她是背完了大学英语六级的词汇。
写作的满分
我写作满分是很让我当时值得骄傲的事情,也是很多年之后让我觉得很丢人的事情。这封信里我还是说说骄傲的部分吧。
我一开始复读的时候写作很菜。高三一年没学习,好多词一时半会都想不起来写了,还有一些基础语法错误,就会不自觉的地犯错,但是第一个月我一天都恨不得5、6个小时在英语了,所以没时间再处理写作。我是在114分之后,发现我每天英语学习做阅读完形其实用不了一个小时,所以想着能不能提高一下写作?但是怎么提高呢?
我座位前面的男孩,也是我非常感谢的一个同学,他那个时候要考托福去美国上大学,家里觉得他得有一个学习环境,不能在家每天睡懒觉,所以就送我们复读学校来了,我和他之前都是省级重点校的,在一个县城的复读学校里面,我们这些城里孩子就不自觉走到一块玩了。他可能是被我那种早自习背语法的精神感动了,偶尔会给我看一下作文:像他这样要出国读书的孩子吧,阅读能全对但是是跟你说不清楚原因的,都是凭语感。所以我就只能靠他的语感来读读我的写作通不通?
没改几篇之后他实在受不了了,错误实在太多了。我当时25分的写作也就只能拿个10分。今天我知道10分的写作意味着:内容要点不全,展开不够充分,大的语法错误(主谓一致、时态、名词单复数、句子中多谓语或没有谓语)频繁出现,词汇单一等等。但是那个时候我不懂呀,我就觉得我写得不好,他也觉得我实在太烂了。就跟我说“要不你背背《新概念英语》吧。我考托福在北京新东方培训的时候,老师们说背《新概念》有用。”
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你分数到120了,写作扣15分,还不知道如何突破,是不是无论谁给你什么建议,你都会去尝试?更何况这哥们还主动送了我一本《新概念二册》,于是我的早自习就变成了背新概念文章。教室里再次响起我清脆的、不标准的英文,前面兄弟实在听不下去的时候,还帮我纠下音。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很有意思的是:他不仅仅会帮我纠音,还会要求我每天默写,默写完了他会帮我批改。批改这个细节很重要,因为我当时已经英语分数120了,而我的物理化学还没有提起来,如果让我自己默写自己批改,可能我心里会有100个声音对自己说“今天算了,还是去写物理题吧。”但他每天晚上吃饭之前都会收我的默写检查,所以我就不得不默写,而为了保证默写不丢人,我早自习就需要很认真地去背。
第二个月结束的时候,期中考试我的英语已经到了128,但是我还没有开始真的训练写作,而是背了快一个月的新概念做词汇、短语的积累。再次我要强调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无脑背课文并不能帮你提高写作。背课文对写作有帮助需要建立在2个基础之上:1. 需要背超过30篇的课文;2. 要对课文中的词汇、短语进行收集,运用出去。这样对写作才有帮助。
除了坐在我前面的兄弟,我还得再次感谢我的英语老师陈老师。陈老师是一个非常骄傲的人,他的女儿和我一届高考,英语146分,上的是北京大学,他自己也是常年带最好的学生。他是我们复读学校高薪聘请过来的老师,我们是他教的“差生”,而我是差生中的差生,而且是差生中脸皮最厚的差生。在我背新概念之前,我仗着自己一个月英语翻身45分,居然敢下课去找陈老师改作文。我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可能陈老师觉得我是个姑娘,不敢嘲讽得太狠,或者是我太后知后觉没察觉出他的“嫌弃”。
反正尼,就是在我开始背新概念之后,我每天都会写一篇作文,每周会去找陈老师改2次作文,一次改3-4篇。改得陈老师极为痛苦,因为基本上可以占据他一下午的所有下课时间。我这个小孩吧,还比较没眼力劲,不但占据了陈老师所有的下午下课休息时间,每次他起身打水都呆呆站在那看着,有时候嘴里还会追问一句“老师,您看还有错吗?”现在想来,可能陈老师已经在内心吐槽我无数次了。。。。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一个学生被老师一下午所有课都拖堂到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是不是也想骂死老师??
所以我现在总跟孩子们说,你们多写作文吧,反正恶心的不是你们自己是老师,就是记得老师帮你改完之后你好好谢谢人家。说回来,在陈老师的每周2次大批改,以及批改完自己我自我总结,以及我不断地把新概念背过的好的词组,比如:in spite of this这种运用到我的文章中之后,终于终于终于,在第三个月月考我138的时候,写作超过20分了。
所以也就是说,我从写作10分到20+的过程其实是:1. 每天背新概念,让我有词汇和短语的输入;2. 每天写作文;3. 找老师改我写的每一篇作文。4. 把老师的修改记录都非常好的去总结、记忆。这四步用了近50天的时间,大家可以粗略认为,当你真的沉下心去写50篇文章以及修改好的时候,你写作不可能差。那做这个事情我花了多少时间呢?最开始我背一篇文章需要一整个早自习,后来最多10分钟可以背完。一开始我写一篇文章需要挤牙膏一样半小时以上,后来写文章最多15分钟完卷。
第三个月之后,我没有每天再写作文,那个时候我语数外三门已经超过400分了(比我高考总分还高),所以我需要把更多时间给物理、化学和生物。但是我还是会保持一周写2、3篇给陈老师看,也会分一半的早自习继续背《新概念》。只不过《新概念二册》在40课之后越来越难,所以我在背的时候会跟着录音先读,边跟读边背,当然这样的好处就是听力分数可以保住。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寒假前的期末考试。这个期末后我的英语作文每出一篇,就是全年级范文,直至后面的稳定23分以上,偶尔满分25。
在我复读学校的最后一次英语课,陈老师表扬了我,他说“你们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谢可可,她是我这么多年教书以来,唯一一个学生每次下课来找我改作文的。。。”我前面的兄弟听到这句话悄悄回头冲我贼笑,“陈老师居然会表扬人,你可以呀。”听到这句话,我心里美美的,这是对我个人努力的肯定,同时也让我意识到:原来,好老师不是喜欢好学生,而是喜欢学习态度好的学生。这个认知对我后来的教学也影响非常大,我从来不会嫌弃任何一个成绩不好的孩子,因为我知道只要他们真的愿意努力,就一定可以像我当年那样成长。我也会和善对待每一个想真的学好的孩子--无论他基础有多差,就像当年陈老师对我的帮助一样。
最后絮叨一个事情:不要低估自己的潜能!
在复读那年,我一模考得还不错,但是在一模之后的一次晚自习模考理科综合(我们那个时候物理化学和生物在一套试卷上),我砸了,只有160+。那天晚上晚自习结束,我没有等好好朋友一起去散步(平时我们下晚自习会一起去操场,边散步边抽背对方的语文文学常识),而是一个人独自去静静。
我安静地围着操作转圈,安静地走回宿舍,安静地洗涮上床睡觉,没有翻来覆去但是睡不着。大约到了凌晨2点的时候,我爬起来,4月的长沙晚上还是有点凉的,我披着防风衣,一个人走到阳台的末端,脱下我的外套,对着墙壁猛砸,一遍遍的砸,砸累了之后蹲在角落默默流泪,我并不是在流泪为什么考砸了,而是在无奈:我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题目一变难分数就这么难看了。我高中的时候是一个非常popular的人,我们学校很多跨年级的同学都和我关系好,我每天走到哪都有朋友打招呼,但是复读,我为了怕交朋友占用学习时间,8个月下来我全班同学有一半都不认识,和我玩的人加上我们宿舍的都不超过10个。我这样兢兢业业计算好我的时间,如此克制自己,然而分数还是这样难看。我甚至在无奈,我高三为什么要生病(我生病最严重的时候吃药比饭还多,有时候一天睡觉14-16小时),为什么我就不能克制自己不生病,不让自己从曾经那个年级第一掉下来?
在我默默流泪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叫我,我好朋友给我送吃的来了,是的,凌晨2点,她没有睡觉,刚挑灯复习完,btw,她的成绩一直稳定在年级前三,觉得我晚上没有去散步很奇怪,就想来看看我,顺便带来很多零食来慰问我。我想当时她是被我满脸的鼻涕眼泪给吓住了,只敢默默地递餐巾纸。她陪我在阳台吹风了很久,什么也没问,我们沉默了好久,然后我告诉她我考砸了,由于我过于冷静的口气,可能也吓到她了,以至于不知道怎么说安慰我的话。我不记得我们吹了多久的风,就记得后来她没有回宿舍,我们两就窝在我宿舍的单人床一起睡了一晚。
我真的不记得我们几点去睡觉了,可能3点,可能4点。但是我记得非常清楚,我6点醒来了,然后起床吃饭,然后去教室课桌找出来我所有的物理化学生物试卷,拿出一个新笔记本,把我所有的错题裁剪出来,一道一道地查问题,看自己什么知识不懂,就去查书问人,接下来的四天,我全自学状态,什么课都没有听,就是在自己找问题搞清楚,以及4天我加起来只睡十几个小时,不是我忍着,是我好像失去了睡眠的功能。我的脑子就是在不断地看错题、找问题、解决问题。这可能是我人生自制力的顶峰时期,我现在都记得,当时我为了让自己冷静、不受任何情绪干扰,每天只吃馒头、鸡蛋、白菜、饼干这些清淡的东西。我是湖南人,you know,但是我怕辣椒会刺激味蕾,带来情绪干扰。
四天之后,我把错题搞得差不多了,下一周的晚自习理综测试,300分我回到了280+。终于我可以安心睡觉了,睡得香香的。我需要强调一下,我跟大家分享这个故事,并不是鼓励你们玩命学习,而是我想说,我是一个曾经身体差到每天要睡14-16小时的人,但是当我真的想要改变的时候,我四天加起来也就睡了16小时这个样子。意味着什么?人的潜力是很大的,当你真的有决心要去改变自己,改变现状的时候,你就可以做到。
好了,我高中学习的故事就分享到这了。这封信也就要结束了。下一封信会写在《高中英语全知道》第二册的笔记本前面,我给大家分享我在大学阶段如何提高听力口语以及写作?如何为出国做准备?正好也可以解释一下后来我觉得高中写作满分很丢人。那就这样吧。祝大家学习愉快!有什么问题,可以添加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