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冉闵大帝,汉家英魂振兴中华?历史发明家请适可而止

2020-11-28 13:15 作者:左皮极右是网左  | 我要投稿

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诞生了各种各样的历史发明家,其中不乏知名大v。他们对于发明历史真的是不遗余力,有给秦桧翻案的,有给常凯申鸣不平的,更有甚者颠倒黑白是非抹黑英烈的。

今天我们要介绍这个人物叫做冉闵,被一些自媒体称之为“汉家英魂冉闵振兴中华一个几乎挽救汉族灭种的绝世英雄”。网络上更是有一篇名为《杀胡令》的文章流传甚广。

来源见水印


一,杀胡令是否存在

杀胡令确实存在,但是,具体内容早已遗失。网络上流传的那个“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杀我百姓,夺我祖庙,今特此讨伐。犯我大汉子民者死,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汉家基业,天下汉人皆有义务屠戮胡狗。冉闵不才,受命于天,特以此昭告天下。”这短短的一段话,真的硬伤太多了,首先就是”大汉子民“这四个字在当时很搞笑,因为当时正统汉人王朝是晋朝,自称大汉很不符合逻辑。其次,当时的“胡”这个字本身就是蔑称,结果画蛇添足制造搞出来一个“胡狗”,真的太口语化,太现代化了,在古代文言文中,压根就不会有这种称呼,比如岳飞的满江红中对胡人的蔑称就是胡虏。最后,也是最根本的硬伤就是,网络上流传的这个版本没有任何史书依据,找不到其真正的出处,基本可以断定为后人杜撰。

真实的杀胡令内容或许已经不可考证,那么历史上的杀胡令起到了什么作用吗?答案是除了滥杀无辜,对于整个魏晋南北朝没有起到任何积极作用。杀胡令在执行的过程中,滥杀无辜,屠戮无辜百姓,其中不乏大量的汉人。《晋书》记载,“于时高鼻多须至有滥死者半”,《资治通鉴》记载,“或高鼻多须滥死者半”,这两部史书的作者一个房玄龄,一个司马光,这两位都是汉人王朝中官至宰相的大人物。

实际上,汉人在十六国中的地位并没有网络上杜撰的那么低,比如,冉闵之前的前秦,前秦皇帝苻坚最得力的能臣就是王猛。王猛官至宰相,是苻坚一统北方最重要的能臣。而冉闵之后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也涌现出了汉人名臣崔浩。


二,杀胡令不过是争权夺位的工具

冉闵在反叛后赵政权之前,本名为石闵,其父石瞻是后赵皇帝石虎的养子,石闵石瞻父子二人在后赵屡立战功,单单领兵进攻汉人正统王朝东晋的战争在史书上的记载就有十余次。其父石瞻更是为后赵战死沙场。比如:

(325年)夏四月,后赵将石瞻攻晋兖州刺史檀斌于邹山,杀之。(《资治通鉴 卷第九十三》)。

(339年)九月,石闵败晋兵于沔阴,杀将军蔡怀(《资治通鉴 卷第九十六》,《晋书载记第六》)。

石闵在后赵屡立战功,深得后赵皇帝石虎信任。石虎死后,石虎之子石遵为了得到皇位拉拢石闵,对其许下,登基后立石闵为太子的诺言,后来石遵反悔,这才导致了石闵后来的叛乱。所以杀胡令的出现根本原因就是为了笼络人心,排除异己,在实施不到半年,就被废除。而后,冉闵建立的冉魏政权,不仅没有恢复汉制,而且为了安抚胡人,封了自己的儿子为大单于。署其子太原王(冉)胤为大单于、骠骑大将军,以降胡一千配之为麾下(《资治通鉴 卷九十八》)。说好的杀胡令呢?自己带头不遵守不说,还为了自己政权的巩固,给自己儿子封大单于的头衔。如果仅仅如此也罢了,冉魏政权的光禄大夫韦謏进言,“胡、羯皆我之仇敌,今来归附,苟存性命耳;万一为变,悔之何及。请诛屏降胡,去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结果,”闵方欲抚纳群胡,大怒,诛及其子伯阳“。这就是某些人嘴里的汉家英魂,盖世英雄?


三,编造历史谣言用心险恶

冉闵自古就有历史定论,基本定位就是乱世枭雄,是一个毫无争议的人物,更不是能扛起“民族英雄”,“振兴中华“等称号的人物。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可圈可点的人物很多,比如闻鸡起舞的祖狄和刘琨,挽狂澜于既倒的谢玄,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等等,那么为何这些大V和自媒体却对冉闵情有独钟呢?

首先,冉闵的名气比之前面那些人相比,名气小很多,更容易发挥(乱编),毕竟十六国历史在中国的历史教材中篇幅很少。其次,冉闵的杀胡令更容易煽动起人们的民族情绪,能够带来更多的流量。

然而如果仅仅是为了获取流量,这种历史谣言还没有那么的恶意,但是这种谣言往往夹带私货,经常诋毁历史教材。比如,先颠倒是非把冉闵塑造成民族英雄,然后进一步诋毁历史教材不收录冉闵的英雄事迹,进而质疑我国教育体制和民族政策。这种套路,屡见不鲜,有句话说的好,欲想灭其国,必先亡其史。这些发明历史的大V和自媒体,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他们的这种行为都严重的误导了众多的网民,潜移默化的向人们输出了错误的历史观。所以,对待历史,我们应以历史史实为根据,对于那些惊世骇俗的言论和观点要保持警惕之心。



冉闵大帝,汉家英魂振兴中华?历史发明家请适可而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