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际中文教师证书考试全套资料(复习手册+真题样题+题库)
第一部分 国际中文教师证书考试介绍
国际中文教师证书考试概况
国际中文教师证书考试范围与结构
国际中文教师证书考试(笔试)要求
国际中文教师证书考试(面试)要求
第二部分 国际中文教师证书考试复习备考能力要求
专题一 汉语教学基础
汉语教学基础知识是国际中文教学的根基和一名合格的汉语教师必备的基础知识。汉语教学基础包括四个部分:汉语交际能力、汉语语言学知识和语言分析能力、语言学习的基本原理、语言教学基本原则与方法。
一、具备汉语交际能力
1. 汉语交际能力
(1)定义
汉语交际能力是指运用现代汉语与人交流的能力,包括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语交际能力两个方面。
(2)内容
范开泰(1992)指出,汉语交际能力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
①汉语语言系统能力,即使用的汉语既要合汉语语法规范,又能为听话人所接受。
②汉语得体表达能力,即使用的汉语要得体,说话人要根据具体条件和语境选择最恰当的表达方式。
③汉语文化适应能力,即使用汉语进行交际时要适应中国人的社会文化心理习惯。
2.具备汉语交际能力的具体要求
(1)口语和书面语能力要求
①具有符合职业需要的汉语口语交际能力
a.定义
汉语口语交际能力是指运用汉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包括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两个方面。
b.汉语口语交际能力标准
第一,具备良好的听力理解能力
良好的听力理解能力要求教师能听懂不同场合下的正式或非正式的交谈或发言,能把握话题焦点,掌握谈话的基本情况,能及时有效地获取所需信息并抓住关键细节,正确领会说话人的目的和意图。
第二,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要求教师能在不同场合下就某个话题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并能得体、清晰、顺畅地描述或论证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表达应详略适中。
②具有符合职业需要的汉语书面语交际能力
a.定义
汉语书面语交际能力是指运用汉语书面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
b.汉语书面语交际能力标准
第一,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
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教师能读懂不同文体的现代汉语书面语言材料,并能较快地抓住文章中心思想和关键信息,能了解文本的结构类型和特点,能理解一部分文言文和古典诗词。
第二,具备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
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要求教师在较好地理解书面或口头材料的基础上,能根据要求就一些具体或抽象话题与他人进行书面交流,并且能够自主地发表个人意见与看法,语句通顺,语篇连贯,表达得体。
③汉语交际能力水平要能够满足工作的需要
a.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对母语为非汉语的教师来说,汉语交际能力的获得与提升贯穿于职前教育阶段和教学过程的始终。
b.由于教学对象不同,不要求所有汉语教师都有非常高的汉语能力,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都需要在工作中正确输入,不断提高自己的汉语能力,以灵活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
(2)提高自身汉语水平的意识和能力要求
①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a.对母语为汉语的教师而言,要克服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负迁移,努力提高自己的普通话交际能力。
b.对母语为非汉语的教师而言,要树立较高的语言标准,不仅要确保自己的语言水平能满足汉语教学的需要,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汉语水平。
c.教师必须在汉语知识储备和应用能力方面保持较高的广度、深度、精确度、时效性。在汉语知识储备方面,一名国际中文教师不能仅凭借自身语感纠正学习者的错误,要运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知识解释学习者出现错误的原因并予以纠正;在汉语实际运用方面,教师不能被自身语言背景或习惯限制,经常使用诸如“吃中饭(吃午饭)”“昨年(方言,即去年)”“跟老师写起来”等不符合普通话标准的表达方式,要及时纠正并克服自身语言不标准的表达方式。
②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身汉语水平
a.通过阅读汉语书刊、观看影视作品、参加专业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汉语能力。
b.坚持并善于使用各种语料库和工具书,主动阅读专业书籍、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注意吸收汉语本体和汉语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加深对汉语语言特点和规律的认识。
c.勤于思考和钻研,课后应及时查阅相关资料解决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因自身汉语水平不足而无法解决的问题。
二、具备基本的汉语语言学知识和语言分析能力
1. 汉语语言学知识
(1)汉语语言学知识的内容
汉语语言学知识包括普通语言学理论和汉语基础知识两个重要方面。
①普通语言学理论
普通语言学理论揭示了语言现象的一般规律,使教师能够深入理解语言的本质和特点,指导教师更好地从事语言教学。如语言的类型、语言和文字的关系等等。
②汉语基础知识
汉语基础知识使我们对汉语语言体系的认识更系统、深刻,为教师具体地解释语言现象、讲解教学内容提供依据。如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等。
(2)掌握汉语语言学知识的途径
①掌握普通语言学理论
a.普通语言学
第一,定义
普通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第二,研究对象
人类的语言。
第三,基本任务
普通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包括语言的性质、作用、结构,语言的发展变化。
第四,作用
普通语言学理论揭示了语言的共性和一般规律,使得与语言有关的理性知识得以传播和发展,从而提高语言学习和运用的水平,并且影响教师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的理念。
b.国际中文教师需了解的普通语言学理论主要内容
第一,了解不同语言学派对语言的本质和特点的不同认识。例如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语言是约定俗成的等。而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脑心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因遗传而生来具有的信息表达、接收系统。
第二,了解语言学其他分支学科(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语用学、语义学、方言学等)的前沿理论。
②掌握汉语基础知识
汉语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教师必须有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才能指明学生的错误,找到问题的根源,并用相关的语言规则予以纠正。国际中文教师应具备的汉语基础知识主要有:
a.掌握现代汉语的概况
教师应当对现代汉语有总体的认识,例如汉语属于汉藏语系、现代汉语的定义、现代汉语的七大方言区等;要了解汉语的性质和特点,例如汉语缺少形态变化、以语序和虚词为主要的语法手段、注重意合,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等。
b.掌握现代汉语知识
第一,语音方面
了解汉语音节拼合规则,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了解语音的性质;了解音节、音素、音位的相关知识;了解重要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了解语调、语流音变;掌握汉语拼音方案涉及的国际音标等。
第二,词汇方面
了解语素、词、短语的概念和辨析方法;了解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构成方式及分类;了解词的分类及内部结构、词的类聚等。
第三,语义方面
了解词义、句义、语义成分、语义指向等。
第四,语法方面
了解语法意义和语法手段、词类和功能、短语的结构类型、句法成分;了解句型、句式、句类等。
第五,汉字方面
了解汉字的性质、特点;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熟悉常见的汉字形体;了解汉字的结构、汉字造字法等。
第六,修辞方面
了解修辞的含义及意义;了解常用的修辞格;了解现代汉语的语体及其分类;了解词语的锤炼及节律的调整。
c.掌握古代汉语知识
第一,了解部分古代汉语常用词的意义。
第二,了解古代汉语常识,如古今异义、词义的演变方式、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汉语常用句式、古汉语常用工具书、古代的文体。
第三,能够熟读并理解、掌握有代表性的文选和诗词。
【例1.1】 下面画线字读音正确的是( )。
A.安步当车(dāng)
B.气冲斗牛(dòu)
C.亦庄亦谐(jié)
D.老牛舐犊(shì)
【答案】查看答案
【解析】A项,“当”字的正确读音为dàng。B项,“斗”字的正确读音为dǒu。C项,“谐”字的正确读音为xié。
【例1.2】 下列选项中注音有误的是( )。
A.黯淡(àndàn)
B.俨然(yānrán)
C.袅娜(niǎonuó)
D.憧憬(chōngjǐng)
【答案】B
【解析】“俨然”的正确读音为“yǎnrán”。
【例1.3】
①南京有六百多万人口,面积是六千五百九十七平方公里。南京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很有名的城市。这儿不但有山有水,风景很美,②而且名胜古迹非常多,比如中山陵、夫子庙什么的,每年都有很多人来参观旅游。南京跟很多大城市一样,一边发展经济,一边保护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③如果你问我最喜欢南京的什么,我会回答你:南京的树。南京很多路的旁边都有又高又大的树,到了夏天,南京就变成了一座绿色的城市。走在这些树下,④你会觉得很凉快。现在,⑤这些树已经成了南京的城市“名片”。
(1)句①中使用了数词和量词使说明更加具体,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十”是系数词,也是位数词
B.“公里”“座”都属于度量词
C.量词的语法特点是不单独使用
D.位数词有时可以单用表示数目
【答案】B
【解析】度量词是表示度量衡单位的量词,主要有长度、体积、重量、时间等,“座”属于个体量词,不属于度量词。
(2)下面与句②中“名胜古迹”结构方式相同的成语是( )。
A.镜花水月
B.异想天开
C.近水楼台
D.守株待兔
【答案】A
【解析】“名胜古迹”首先为联合短语,其次“名胜”和“古迹”是偏正结构。A项,“镜花水月”为联合短语,“镜花”和“水月”是偏正结构。B项,“异想天开”是述宾短语。C项,“近水楼台”是偏正短语。D项,“守株待兔”是联合短语,但“守株”和“待兔”为述宾结构。
(3)从句式的角度看,句③属于( )。
A.存现句
B.兼语句
C.连动句
D.双宾句
【答案】B
【解析】在句③中,“我”既是“问”的宾语,又是“喜欢”的主语,该句属于兼语句。
(4)和“觉得”中的“得”读音一样的是( )。
A.办得到
B.得到
C.得劲
D.得注意
【答案】A
【解析】“觉得”的“得”读de。A项,“办得到”的“得”读de。B项,“得到”的“得”读dé。C项,“得劲”中的“得”读dé。D项,“得注意”中的“得”读“děi”。因此,答案选A。
(5)句⑤具体使用了哪种修辞格?( )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D.比拟
【答案】B
【解析】句⑤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树”比为“名片”,句中未出现“像、似”等比喻词,直接用是连接本体和喻体,属于暗喻。
语言分析能力
(1)定义
语言分析能力是指人们对语言结构(语音、语义、语法结构等)进行分析、研究的能力。
(2)掌握语言分析能力的途径
①语音方面
a.音素分析
第一,良好的音素描写能力
能从发音特点的各个角度对普通话的10个元音音素和22个辅音音素进行描写。例如u[u]是舌面后、高、圆唇元音,g[k]是舌面后、不送气、清、塞辅音。
第二,良好的听音辨音能力
能够听辨别相近的音,并能在教学中区分因相似而使学生易混的音。例如汉语拼音中,u和ü的区别只在于舌位的前后不同;声母n和1分属于鼻音和边音,n和1都是舌尖抵住上齿龈发音的,但发鼻音n时,气流振动声带后从鼻孔通过;发边音1时,气流从舌头两边通过。
b.声韵调分析
了解汉语中语素与汉字既有一对一,又有一对多的关系;了解调号的标记方法;能够分析汉语音节的结构。例如:我wǒ,声母为零,韵母为uo,声调为上声(第三声)。
c.语流切分和变调分析
第一,能在谈话的过程中对话语进行有意义的切分,确保理解正确。
第二,了解汉语语音中的变调规律,如a的音变、轻声音节、“-”“不”的变调、儿化音等。
②词汇方面
a.词义分析
第一,义项分析
能够分析多义词的义项;能够区分多义词和同音词;了解词的转义产生的方式。
第二,义素分析
掌握义素分析的基本步骤,并能够运用义素分析来凸显词义之间的联系和异同。
第三,近义词辨析
掌握辨析近义词的方法,可以从理性意义(范围大小、程度轻重、语义侧重、具体与抽象)和附加意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搭配差异)、结构形式等多个方面对近义词进行辨析。
b.结构分析
第一,能分析词的内部结构。例如:“车辆”是补充型合成词,词根“车”表示事物,词根“辆”表示事物的单位;“彷徨”是一个叠韵联绵词,是一个语素。
第二,能分析和区别音节、语素、词、短语。汉语中,一般一个语素对应一个音节(多音节语素和儿化音例外)。区分语素和词用替换法,区分词和短语用插入法。
【例1.4】
请选出下列每组词汇所对应的词汇学术语类型,在A~F中进行选择,其中有一个多余选项。
1.伶俐 参差 淋漓 惆怅
2.猩猩 娓娓 潺潺 隆隆
3.爸爸 妈妈 姐姐 宝宝
4.壁画 广场 微笑 雪白
5.出席 管家 司令 合法
A.述宾式复合词
B.叠音词
C.偏正式复合词
D.重叠词
E.双声词
F.主谓式复合词
1【答案】E
【解析】“伶俐”“参差”“淋漓”“惆怅”四个词语为双声词,分别拥有共同的声母“1”“c”“1“ch”。
2【答案】B
【解析】“猩猩”“娓娓”“潺潺”“隆隆”四个词为叠音词,由不成语素的音节重叠构成,每个字不能分开单独使用。
3【答案】D
【解析】“爸爸”“妈妈”“姐姐”“宝宝”四个词为重叠词,由相同的词根语素重叠构成,每个字可以单独使用。
4【答案】C
【解析】“壁画”“广场”“微笑”“雪白”四个词为偏正式复合词,由两个词根结合而成,且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
5【答案】A
【解析】“出席”“管家”“司令”“合法”四个词为述宾式复合词,由两个词根结合而成,且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
③语法方面
a.语法意义分析
语法意义是指由语法形式表示的反映词语的组合方式、组合功能、表述功能等的高度抽象的意义。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是反映组合方式的,名词、动词等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陈述、疑问等是反映词语的表述功能的。
b.语法结构分析
主谓、动宾、联合、偏正、补充五种基本语法结构关系构成了现代汉语词、短语、句子的基本结构原则。要能够分析出具体词或短语的结构类型,能够用层次分析法和成分分析法分析句子结构。
c.词类和句法成分分析
能够分析具体词的词类及功能(即词能够充当何种句法成分,如何使用)。
d.句型、句式、句类分析
能够分析具体句子的句型(主谓句、非主谓句等);了解常用句式及其特点(如“被”字句);能够分析具体句子的句类(如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等)及其在表达上的特点。
④语义方面
a.语义成分分析
能够分析句子的语义成分和语义结构。例如“走出教室”的语义结构是“动作+补语+宾语”,“出”是动词“走”的补语。
b.语义特征分析
能够分析具体词的语义特征。例如“桌子、椅子、板凳”这组词组成了一个类属义场,带有[+家具]的语义特征。
c.语义指向分析
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的某一成分在语义上和其他成分(一个或几个)相匹配的可能性。要能够分析具体成分在句子中的语义指向,并能用语义指向分析法来分化歧义。例如“他在火车上写字”,“在火车上”既可以指向“他”,也可以指向“字”,还可以同时指向“他”和“字”。
⑤汉字方面
a.构造和结构分析
能够分析常见字的造字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能指出部首和结构模式。
b.笔画笔顺分析
了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派生笔画,能够正确分析出汉字的笔顺和笔画构成。例如“力”的笔顺为:□丿。
专题二 汉语教学方法
专题三 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
专题四 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专题五 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篇幅有限,请百度「曹小值题库网」获取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