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鸟“钻进”竹管,小溪“流进”剧场!在这里穿越自然秘境,感受浓浓端午氛围
“妈妈,竹管里是不是住着一只小鸟?”
“咦,这里是有一条小河吗?我明明水流声,怎么没看到呢?”
树叶沙沙,小溪淙淙,小鸟喳喳……端午小长假里,一场特别的大自然音乐会搬进了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一楼的小剧场里。

外观和声音都像水滴一般的水滴琴,双手一转就能听到海浪声的海浪鼓,还有能发出轰鸣声的雷筒……这些神奇的乐器轻而易举地抓住了小朋友的耳朵与眼睛。
在自然音乐人吴平坚的音乐“魔法”之下,孩子们仿佛穿越到了自然秘境,时而漫步山间田野,听呦呦鹿鸣,虫鸣鸟啼;时而驰骋辽阔草原,看蓝天白云,骏马奔腾。
踏出一楼的小剧场,整个上海儿童艺术剧场洋溢着浓浓的端午氛围。

体验传统民俗游戏、制作手工香囊、观赏精彩演出……今年端午小长假,恰好偶遇“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里精心准备了11场演出和5场艺术教育活动,陪伴大小朋友们体验端午传统,邂逅多彩文化内容。
不同旋律汇集“端午之声”
端午节作为传统节日,投射了古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3次做客剧场的吴平坚就是一位自然音乐人,多年来坚持记录自然的声音并添加至创作中,这次他通过水滴琴、海浪鼓、口弦琴等多种少见乐器,把演奏空间变换为“山间田野”,让观众感受自然声音的静谧与诗意。

废弃的煤气罐、腌菜的瓶子、看似简单的弹簧片,在吴平坚的一双巧手之下变作奇妙的乐器,“我手里的这把水滴琴,是有一次下雨点,我看着屋檐下的雨滴冒出的灵感,制作出这一把水滴形状的乐器”,吴平坚为小朋友一把把解释着这些“形状怪异”的乐器。

与此同时,他还邀请女子十二乐坊创始成员之一的孙源,在演出中加入民族乐器的演绎,为观众带来不同体验。
端午节与龙崇拜有着密切关系,《想和你一起阿卡贝拉!》演出就以一曲《龙的传人》开场,多首经典歌曲的全新演绎,让大观众们重温了一遍青春时代。没有乐器纯靠人声,阿卡贝拉这种无伴奏合唱表演方式也令现场的小观众感到新奇不已。

大鲸鱼交响乐团筹备了《“大师之夜”音乐会》,为观众献上多首贝多芬和莫扎特的曲目。此次音乐会还特意添加了独唱环节,爱尔兰民谣《夏日里的最后一朵玫瑰》让观众听得如痴如醉。

找粽叶制香囊,民俗知多少?
演出之外,剧场还为小观众们准备了多种形式的艺术教育活动,借此让小朋友对端午和传统文化有更具象的认识。
喜爱音乐的观众可以加入大鲸鱼教室,一起来唱一首端午歌,在游戏中和家人更加亲密;
对动植物感兴趣的小朋友则跟随“大鲸鱼户外小分队”前往黄浦江边,找一找粽叶的身影;
剧场的户外广场上还有一场围绕“端午”展开的大鲸鱼集市,文创手工、生活产品、艺术产品琳琅满目;

喜欢戏曲的“小戏迷”可以走进上海京剧传习馆,在专业老师的介绍下了解京剧服饰的色彩与特点以及装有京剧服饰的衣箱的秘密,在沉浸式体验中来一场和国粹的亲密接触。

正逢端午,小朋友身上佩戴一个香囊不仅可以驱除毒虫,还可以起到点缀作用。
“大鲸鱼剧场”还为孩子们设计了一款可爱易制作的小香囊,爱动手的小朋友可以亲手制作一个佩戴起来。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剧场希望通过多元演出和艺术教育活动为少年儿童呈现一场文化大餐,让他们触摸不同文化,在艺术的熏陶中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未来,剧场还将推出的“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