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干货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体育经济与产业611考研经验贴
Hello!学弟学妹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明学长今天来给大家分享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体育经济与产业)24考研备考经验帖干货!
学姐/学长基本信息:
小明学长-专业方向:体育经济与产业初试:390+
学校概况
(一)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1953年,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是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具有光荣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办学基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隶属国家体育总局。学校位于海淀区信息路,占地面积7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共拥有室内外训练场馆近100个。
(二)学校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是我国体育院校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现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等41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学科布局涉及教育学、法学、经济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学校体育学一级学科及所辖全部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拥有1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1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和1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建设学科;体育学科整体水平在前3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榜首,在第4轮全国学科评估中位列“A+”档次。学校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体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临床医学、公共管理、新闻学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设有体育、新闻与传播、国际中文教育、工商管理、电子信息、应用心理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全国首个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专业概况
(一)专业基本情况

(一)学院介绍(体育商学院)

(一)61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初试参考教材(23年招生简章没有给出官方的参考教材,以下参考教材以往年招生简章+23年初试真题为依据)
1.《体育概论》(2013 版,体育概论编写组,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体育管理学》(高雪峰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体育管理学》(张瑞林主编,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学习方式:全日制
(三)学制: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
(四)学费: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0.8万元/生/学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0.8万元/生/学年。
(五)奖助:为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激励在校研究生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学校构建了完善的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奖助覆盖面广、资助力度大。
专业课不存在压分。
但北京地区的公共课存在一定的压分现象,即政治和英语的平均分数会低于其他地区
专业报录比
北京体育大学2023年体育人文社会学考研共有68人进入复试,52人录取,录取比为76%,该数为进入复试和最终录取的考生之间的比值,即进入复试后,仍然会有接近三成的考生面临淘汰,今年全国报考北体人文考生的具体人数大概在1000+左右,参考往年的数值来看:
2021年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报考人数约为680人,106人进入复试,79人录取,报录比为8.6:1
2022年的报录比也在10:1左右
考试科目和试卷结构
01代码、名称
61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科目一: 体育概论
科目二: 体育管理学
02专业课试卷结构
专业课考试共有三种题型:简答题、论述题、综合应用题。
其中简答题一题20分,共六题,论述题一题20分,共四题,综合应用题一题30分,共两题,合计300分,平均每门150分。
03真题

04复试概括
一、复试方式:线上or线下复试,其中近几年(20-23年)均为线上网络复试
二、复试内容:
以面试为主,采用综合性、开放性的能力型试题,结合考生大学学习成绩单、毕业论文、科研成果、运动成绩、获奖经历等书面材料,在对考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考查基础上,突出对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外语水平等方面进行深度考查,客观评价、择优选拔。部分术科专业(运动专项)可根据考生现场展示、视频短片或书面材料进行专业技能考核。
马克思主义学院具体负责设置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题目,各学院各专业复试小组中将配备专人进行思政考核。复试小组应集体研究、设置题目、形成题库,需保证复试考生一人一题、随机抽选。试题中需包含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外语水平等相关考核内容。具体内容由各复试小组在保证公平性、科学性基础上,依据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复试考核内容分值如下表所示:

(1)线上远程(腾讯会议)方式进行考核,具体方案如下:考生在规定考试时间内,进入候考视频会议室(简称“候考室”),等候随机顺序抽签。候考室秘书通过随机抽签系统,通过屏幕分享功能向考生展示随机抽选结果,并通知相应考生进入考试视频会议室(简称“考试室”)。前一位考生进入考试室后开始抽选下一位考生,并告知考生待命。考生进入考试室后,由考试室秘书进行人脸识别和人证识别,资格审核通过后考试方可开始。考生进行抽题,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作答。作答结束后,专家在评分表上进行打分。考试室秘书需对视频会议内容进行录音录屏。如因考生网络原因断开连接,则考生自动排到复试小组最后一位,且题目将进行重新随机抽选,待本小组复试结束后再次按照正常程序重新复试。如再次断开,则视为放弃考试,不予录取。
(2)采用线下方式进行考核,具体方案如下:考生在规定考试时间内,进入候考区域等候随机顺序抽签。候考秘书通过随机抽签系统向考生展示随机抽选结果,并通知相应考生进入考试区域。前一位考生进入考试室后开始抽选下一位考生,并告知考生待命。考生进入考试区域后,由考试秘书进行人脸识别和人证识别,资格审核通过后考试方可开始。考生进行随机抽题,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作答。作答结束后,专家在评分表上进行打分。复试小组需对考试全程进行录音录像。具体细节以各学院复试细则为准。如因考生个人原因未在规定时间内参加考试,则视为放弃考试,不予录取。

备考经验分享
01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
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方向隶属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商学院,体育商学院致力于培养道德品质优秀、知识积淀深厚、业务能力突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应用型体育产业人才。众多高端的体育实习平台和稀缺的体育资源,是我选择这个专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02初试备考经验
在专业课方面,北体人文看似只有体育管理学和体育基本概论两本专业书,但其实专业课学习绝非简单的死记硬背,我个人认为,想专业课拿高分,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精读课本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体育管理学和体育基本概论这两本书考前我大概翻了有十遍左右吧,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感悟,甚至在考前一个月,在精读那些最基础的知识点时不仅会帮助我更进一步深化对两本专业书的理解,同时也会帮我延伸出一些新的答题思路和答题角度。
2.反复背诵课本
从暑假开始,我便逐渐地开始专业课本的背诵。刚开始,即使是背诵最简单的得分点(即每个知识点的小标题)也比较困难,所以刚开始背诵课本的进度特别慢,依稀记得直到9月中旬我才完成体育基本概论和体育管理学的第一轮背诵。
从9月开始,我开始坚持使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法,对专业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车轮战。后来,我对自身背诵课本的方法进行了调整,即每天把背诵重点放在遗忘点、难点上,这样一来,临近考前两本书都背了有5遍左右。
总而言之,针对专业课背诵,我想提两点我的个人建议:首先,采分点需牢记,采分点下的内容合理即可,死记硬背只会徒增压力;另外,不要刻意追求背诵遍数,要掌握好自己的节奏。
3.下笔实战
在专业课背诵过一轮以后,就可以开始下笔默写了。刚开始可以默写简单的知识点,等书本上的知识点掌握牢固以后,可以尝试一下历年真题或模拟预测卷。掐表、合书,能写多少写多少,能写出啥就是啥,你在答题时绞尽脑汁的答题思路将会在初试考场上破釜沉舟之时灵光一现。
以上三点大概是备考北体人文考生的常规做法,下面我想大概描述一下我的个人备考经验,因为我坚信多一份付出多一份收获。
4.整理并反复阅读论文、时政热点
毫不夸张地说,这一部分和课本上的知识同样重要。要知道2022届北体人文初试专业课当中,12道题中有一半以上都是纯书本外知识,那么如何答好这一部分题呢?我的建议是用已知答未知。两本专业书上的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当年重要论文、热点制作成思维导图,并反复地阅读(反复很重要),才能逐渐将其吸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这里我推荐两个手机软件app,一个是幕布,另一个是扫描王。当时我可以说用的是最笨的方法,但最笨的方法也是带给我最大收获的的方法。每次学习到重要的论文、时政热点和知识点时,我首先会一张张地截图,通过扫描王将文字扫描出来粘贴到幕布上面,再经过排版、加粗标记、修改错字之后,形成思维导图。
对于这些知识点,无需背诵,但切记一定要反复的阅读+思考,一些当年的热频考点,例如十四五规划中的冰雪运动、乡村振兴板块等,我基本上每天都要过一遍,以至于不用背诵,那些知识点其实已经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里面了。
5.思考不同的答题角度
从北体人文历年真题的考试命题角度来看,一是出题很难说有一定的规律或者说很难说哪些时政是必考的,二是试卷上可能会出现你从来没有见过的知识点,这时平时对于答题角度的思考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可以说有的时候晚上寝室熄灯了,躺在床上的时候我还会在脑子里回想某道题还可以怎样作答。
举个例子,假如有一道题问我们怎样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答:供给与需求方面;政府、市场、体育协会、人才方面;体育产业内部不同产业分类方面;体育+方面;区域协同发展方面等等。
6.避坑点
考前专业课模拟,一定要用和初试试卷同样大小的纸张,因为有的考场是不给补充答题纸的!考前我每次模拟都是用的A3大小的纸,这让我每次模拟都在规定时间无法完成所有考题,于是我在初试考场上答题时就特紧张就害怕写不完,实际上考场上的答题纸是略小于A3纸的,而且只给了正反5张纸,平时我基本上会写正反9张A3纸,且我是在答完一半题才发现纸要不够用了,后面基本上每道题没给什么空隙才勉勉强强塞下所有字儿。
回想一下还是挺危险的,没地方写答案的话只能和监考老师大眼瞪小眼了。
03复试备考经验
面试
1.注意礼仪
2.体育概论和体育管理学两本书不要丢掉,复试前保持每天翻阅的习惯
3.时政热点至关重要,保持每天阅读热点文章、前沿论文的习惯
4.考研总分=初试65%+复试35%,初试占了将近七成,但每年都不乏复试逆袭的案例
04如何联系导师
可以与学长学姐沟通交流,了解各个老师的一些专业研究倾向,以便更好的选择与自己研究生规划相同的老师,老师的联系方式一般官网都有,如果不知道的话,可以来找我。
就业方向和前景
1、国家体育行政部门、各项赛事组织部门:如体育总局,地方体育总局,进入这些部门实习你需要有很好的机会,不论是学校还是导师的资源,如果喜欢体制内或者编制类的工作并且想要留下来,入党很重要。
2、体育咨询类公司:如体育行业比较有名的出国留学的公司,或者做营销咨询的公司。这种工作往往把体育作为媒介,开展相关的营销咨询、中介等业务。
3、中小学教师乃至高校教师:高水平运动员(一般都在体教运训)有机会进入高校担任教师或者读博后进高校。考取教师资格证后便可以进入中小学担任教师,但进入中小学难度较体育教学专业难度大一些。
4、健身俱乐部和体育培训类公司:除了教练岗位基本上都是从这种销售做起,需要自身考证然后上岗,一般身兼教练与销售,薪酬与业绩有关。此外,相关运营岗位也是体育人文社会学毕业生的对口岗位,该类型的岗位一般需要在社会历练几年,经验会更丰富,薪酬也会更高。我所了解的几位体育类培训公司的运营负责人,业务能力很强,工资也非常高。
5、武警公安等:同考公务员一样,较公务员来讲难度小一点。
6、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编制的话一般不限制专业的都可以报考,各省市体育局下设的事业单位也可以报考。
7、公务员(选调生):同事业单位编制一致,难度稍微大一点,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区别。以山东省为例,北体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应届毕业生可以参加其定向选调的招考。
8、高校辅导员(行政岗):一般来讲硕士即可,但是很多985、211高校也要求博士了,仅限中共党员可报考。
9、中/高职、中/大专体育老师:有不少岗位是要求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毕业才能报考的,可以留意下。
10、军队文职:可以留意下,有少数岗位也是要求体育人文社会专业毕业才能报考,博士毕业的话,免笔试。
11、体育类创业:建设体育强国需要各位助力!不论是培训类、策划类、咨询类、赛事服务类等都可以,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12、互联网公司:以北体相关专业的同学为例,若有心进入互联网公司从事运营等相关工作,实习经历是必须,整体来讲,机会还是比较大的。
13、升学:若能够攻读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并顺利毕业,则就业空间会更大。据了解,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进入高校机会多、体制内工作(如教育部相关单位)机会也多,大部分仅需面试考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