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采访文字版-爱德华-诺顿黄秋生做客新浪揭神秘《面纱》

2023-04-02 00:58 作者:amour骛  | 我要投稿

2006年12月21日17:25 新浪娱乐

 新浪娱乐讯 中美合拍的爱情贺岁大片《面纱》(blog)确定于12月22日在中国和北美同步超前点映。12月21日(周四)下午16时,影片两大主演——美国好莱坞巨星爱德华·诺顿和中国香港影帝黄秋生做客新浪聊天,联手为您揭开神秘的“面纱”。以下为聊天实录:

  精彩语录:

  爱德华·诺顿:

  当你有力量去宽恕别人的时候,就能使你升华,把你这个性格和你的人际关系都得到升华。

  对我来说,我最喜欢的电影可能是那些我觉得能够更激发出能量的这些电影。

  有些时候你会听说一些人突然一夜成名了,确实有这样的故事,但是一般的情况来讲演员都是一步一步积累的,慢慢成名的,在他们出名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的奋斗史人们并不是很了解,要非常有恒心才能够真正的出名,我觉得勤奋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我个人方面我觉得我还是挺幸运的,因为我演了一部很好的电影,然后就改变了我的命运,当然不能说完全靠幸运,所以我觉得有点像中国的阴阳,是一种平衡。

  黄秋生:

  我觉得成功的话不单是两个元素,需要很多很多其它的因素在里面。当然什么因素都需要,都是必要的。对我来讲,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努力。

  我总是觉得演员有的时候对自己要求很高、非常狠,才可以把一个角色演得好。

  对于我来讲卖票的就是商业电影,我从来没有看过一部电影是纯艺术电影,我不觉得电影可以完全是艺术的,我不认同。

  机遇就等于你冲浪,你没有这个技巧的话那个浪来了就把你打死了,不会把你冲到最顶峰的,一定会把你打死。你拍一个大片,你没有这个能力,等于全世界看到你演得很烂。

  第一,我觉得电影是卖现实生活中一些没有的东西。第二,我觉得时间只可能帮助婚姻,不可以帮助爱情。

    爱德华·诺顿喜欢《面纱》角色 宽恕能使人升华

  主持人:好,欢迎大家来到新浪嘉宾聊天室,今天做客新浪的是爱德华·诺顿和黄秋生先生。除了通过电脑参与,大家还可以通过手机访问新浪网,在移动中关注聊天全程。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sina.cn。

  我们知道《面纱》这个好莱坞的重头戏将在12月29日在全球在中美同步上映,我们特别有幸请到了爱德华·诺顿和黄秋生先生,尤其是黄秋生先生专程从香港来,爱德华·诺顿先生在美国做了一个月很忙的宣传,也在百忙当中抽出时间来到中国做宣传。我们首先对他们的来到表示热烈的欢迎。

  第一个问题,想问一下爱德华·诺顿。爱德华·诺顿先生演的都是老谋深算和给大家惊险的角色,但在这部电影里他演的是一个浪漫的男主角,为什么他要选择沃特·费恩这个角色在这个《面纱》里扮演?

  爱德华·诺顿:因为这和以前的有一些不一样,而且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角色,非常复杂的感情纠葛,而且是谈论一对夫妻之间非常亲密的关系,我觉得这是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和另外一位演员进行合作。

  主持人:选择沃特·费恩,是因为你是这个片子的制片人,还是因为你特地给自己设计了这样一个角色?

  爱德华·诺顿:电影中他把这个角色给改掉了,因为在书中这个角色很鲜明,这个角色不是我自己创造的,只是我碰到的时候觉得很有意思。

  主持人:导演约翰·卡兰以前也是非常善于导演人和人之间关系的电影,爱德华·诺顿先生也是非常善于演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我昨天看这部电影了,我觉得好像在电影里沃特·费恩并不像他的妻子那么的突出,性格那么明显。你是怎么考虑的?

  爱德华·诺顿:我觉得这个故事的本质是因为他们性格是很不同的,我觉得在过去的开始我是沃特他比较压抑,但是我觉得对他比较有兴趣的地方是在于在故事里有更多的层次,但是中文可以说他们两个就像阴和阳的关系一样。

  主持人:电影当中您是怎么处理,当然因为您的妻子有一个外遇,您是怎么处理这报仇和爱这种关系的?在《面纱》里面?

  爱德华·诺顿:这也是这个电影的问题所在,我觉得这个电影的一部分就是宽恕是很困难的,但是当你有力量去宽恕别人的时候就能使你升华,把你这个性格和你的人际关系都得到升华,所以我觉得这种争斗来宽恕别人、来放弃报复,这就是我喜欢这个故事的原因之一。

    诺顿十分欣赏中国演员 要给黄秋生当助理

  主持人:为什么选择在中国发生霍乱这么一个背景讲这么一个非常感人的爱情故事呢?

  爱德华·诺顿:因为在小说上的,我们并没有发明它,本来就是原著其中的一部分。

  主持人:我不认为我以前的电影也看过,但是没有认为您和很多亚洲的影人或者是演员尤其是中国的演员合作过,请您讲一讲您与黄秋生先生合作的印象?

  爱德华·诺顿:我见到他还有好多电影,我们合作很愉快,我跟他合作感到非常不错,我在这个发布会上就说到当时对他很欣赏,对夏雨(blog)和他都能够用两种语言工作对他们来说很困难,我对他们很欣赏,和他合作是一种荣幸,我们合作的时候有很多乐趣,我们当时想给中国人的角色更能表现中国人的视角,比如中国人当时是如何看待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我们谈过很多,在当时拍摄的时候我们也在片中同时加入了一些元素。同时黄秋生也知道很多好饭馆,我可以当一个很好的助理了。

  主持人:片场在哪儿?

  黄秋生:在黄窑。

  主持人:你对那边很了解?

  黄秋生:我的助理很会找吃的。

    黄秋生称诺顿是一个非常狠的演员

  主持人:您怎么看待您和爱德华·诺顿先生的合作,您和他是第一次合作?

  黄秋生:首先我看过他演的戏,他是一个很好的演员,我很兴奋有机会可以和他合作。演戏的时候我非常好奇他们是怎样去演一个角色、去准备,他们的那个状态是什么样。在幻想里面,他们的环境跟我们香港的环境肯定是很不同的,我们的时间是很短的,他们有很多的时间去准备,他们怎么样训练,我是很好奇的。

  到了现场就看到他准备的状态,他演戏时候的技巧,我学了很多,他是一个非常集中的,用我的话讲,他是一个非常狠的演员。我总是觉得演员有的时候对自己要求很高、非常狠,才可以把一个角色演得好。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两场戏

  主持人:其实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场戏,一场是爱德华·诺顿先生讲“中国应该由中国人来管理,不应该是英国人”。秋生说“我是作为生物学家来的,我不是要打你们的,没有带来”。再就是你们俩见军阀,那个也很有意思,您能不能讲一讲这两场戏你们的处理有没有更多的发挥?

  黄秋生:我非常喜欢营火那场戏,因为第一那个技巧对我来说是最困难的,因为对白很多。每一次都是从头到尾一个镜头拍。中间导演改了剧本,改完爱德华·诺顿又改,改完又改回来,又不知道什么原因又改了(笑),那天晚上已经很晚了,你根本想不到一个千年古镇,已经两点钟了,还有狗吠的声音,还有卡拉OK的声音,还有小孩子玩,像一个城市一样。我看到爱德华·诺顿的脸很黑。

  爱德华·诺顿:那天晚上觉得很难想象,在夜晚每三分钟的时候,因为黄秋生很长一段时间的讲话,然后他在中间就发出了那样的声音,所以那场戏还是很难拍的。

  黄秋生:可是那场戏我非常喜欢。

    诺顿对中国很感兴趣 认为香港电影节奏快

  主持人:我觉得还是很有意思的。

  我们可以这样说吗?《面纱》只是诺顿先生和我们中国电影工作者的一个合作的开始?还是说这只是一个偶然的这么一次机会而已,是一个偶然现象还是一个新的开始?

  爱德华·诺顿:我没有在找关于中国的戏,只不过我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觉得非常感人,而且是写中国的,我就觉得特别好,因为我本身对中国很感兴趣,我也喜欢到中国来,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是并不是刻意追求的。我没有准备好,但是我不是很确定以后是不是还会再来中国工作,不过如果能够再到中国工作我会非常高兴的,而且我也很喜欢香港味道的东西,节奏很快。

  主持人:对于中国的观众来讲,诺顿先生可能不是一个比如说独立的、很地下的或者是很艺术型的一种电影人,他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商业化的,尤其是在好莱坞这样一个大环境当中,而且有的时候好莱坞电影可以变得定位非常片面。您怎么看待好莱坞的电影,虽然有些人很憎恨好莱坞电影,但是为什么好莱坞电影在当今这么样的占有主导地位?

  爱德华·诺顿:我觉得很难给所有电影说这就是好莱坞电影,其实在美国说我们会说这是好莱坞的电影,我大概在纽约拍过六到七部电影,去年拍过三部独立制作的影片,有一些好莱坞的影片,譬如说《美国X档案》,这是一部好莱坞的影片,还有《搏击俱乐部》,但是我觉得这些并不可以说是行业片。

    黄秋生称买票的就是商业电影 纯艺术电影不存在

  主持人:黄先生,香港的电影可能更倾向于快餐式电影比较多,您怎么看待主流电影和艺术电影的区别和市场效应呢?

  黄秋生:对于我来讲卖票的就是商业电影,我从来没有看过一部电影是纯艺术电影,我不觉得电影可以完全是艺术的,我不认同。我觉得你拍出来卖票的那就是商业电影。还有一个,你说快餐式的香港电影,我觉得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诺顿认为北京和纽约很相像 在云南曾被影迷认出

  主持人:北京就像是亚洲版的纽约,诺顿先生也说过纽约的特点就是你可以走在大街上没有别人可以认出来,而且你说你最害怕的就是你成名之后不能再搭乘纽约的地铁,你还在搭乘纽约的地铁吗?

  爱德华·诺顿:我还是坐地铁的,人们会认出你来,不过纽约人们不会那么当回事,不会觉得大惊小怪的。北京非常有活力,使我觉得跟纽约很像,非常年轻,而且非常有艺术气息,会有不同的想法冒出来,所以觉得这个城市很有活力,我非常喜欢北京,一般人们都会说喜欢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所以我就不说了。但是你到底喜不喜欢,我没有做比较。

  主持人:你在北京街头的时候,有没有人来说诺顿先生你给我签个名,有没有人打搅你?

  爱德华·诺顿:好象不太有,我没有怎么碰到过,有一次我在云南的一个小镇上,是香格里拉,在市场上有一个年轻人说,你是演《搏击俱乐部》的吧?我觉得很难得在那种情况碰到这种事情。

  主持人:对中国观众来说,《搏击俱乐部》可能是您在中国打响的一个很重要的电影。

  爱德华·诺顿:确实在中国好象是很流行的。

    黄秋生:在香港根本没人理我

  主持人:黄先生怎么认为呢?北京和香港两个城市的比较,您走在北京的街上肯定有很多人认出您来。

  黄秋生:北京人比较热情。

  主持人:有您的粉丝在街上找您签名吗?在街上追着您跑?

  黄秋生:都很有礼貌。

  主持人:比香港有礼貌(笑)?

  黄秋生:也不是这样讲,香港根本没有人理我。

  主持人:真的吗?(笑)

  黄秋生:我在香港很自由。

  主持人:我不相信,真的在香港没有人理你(笑)?

  黄秋生:真的。

  爱德华·诺顿:可能因为那是你家乡吧,你是香港人,所以人们见到你就不是那么的热情。在纽约也是,人们看到我的话就是“你好!”打个招呼就算了,但是如果不是在家乡的话可能受到的待遇会不一样,他们见到你会更加激动一些。

  主持人:在餐厅里也没有人打扰您,也没有人签名,走在街上怎么样?

  爱德华·诺顿:在纽约吗?没有。

  爱德华·诺顿喜欢能激发出能量的电影 认为《面纱》会受欢迎

  主持人:诺顿先生说过,他所做的电影不是给每一个人看的,他希望做的电影是给他自己制作,而且希望他的朋友和了解他这种感觉的人来欣赏这部电影。在您所演过的角色当中,哪个您是最满意的?是不是那两个奥斯卡的提名?

  爱德华·诺顿不是的,我觉得你要这样说的话可能不是特别对,我记得我说过如果你拍一部好电影的话是不太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的,我觉得对我来说那些好的电影、我特别喜欢的电影是属于比较特别的一类的,而且那些电影经常会让某一些人不喜欢,不过这都是自然的。我觉得肯定有一些电影会某一些人喜欢,另一些人就不喜欢,要说大片的话有的人可能就不喜欢,如果你要是说你是用的什么主流的电影或者是这种低质量但是大片的话,如果它们比较差的话,可能是某一类型的影片,想满足某一类的人群,但是我们大多数人记住的电影都是满足某一类人群的。对我来说我最喜欢的电影可能是那些我觉得能够更激发出能量这些电影,我觉得像我这种年纪的人能够理解,所以就是这种感觉。

  主持人:您还没讲哪个您自己塑造的角色是您最满意的?

  爱德华·诺顿:实在是挑不出来,通常我喜欢刚拍好的那个,所以现在我喜欢沃特。

  主持人:《面纱》(blog)您觉得它是一个受众面会是比较广的还是比较窄的,您怎么认为《面纱》的受众面?

  爱德华·诺顿:我觉得可能会受到欢迎的,我觉得大家都很喜欢这些爱情电影嘛,如果你是看一些《走出非洲》、《英国病人》,这些影片不是经常有的,但是如果出现这种好的电影的话,人们都非常喜欢。我觉得因为在中国电影中有很多的爱情成分,比如你看这种老的中国电影,比如《霸王别姬》,在很多中国故事中都是有很大的爱情成份的。

    诺顿喜欢吴宇森的电影 认为中国剧组非常职业化

  主持人:诺顿先生这次在《面纱》里是和夏雨(blog),还有黄秋生一起演对手戏,给我们讲一讲您对中国电影的看法?

  爱德华·诺顿:就像我刚才所说的,我对黄秋生和夏雨用两种语言表演感到非常的欣赏,而且当时挺好玩的,我很喜欢和那些不同背景的人、不同文化、国家的人共同合作是很有意思的,而且和这些人合作的时候看到大家之间的不同点,比如刚才黄秋生也说到美国这边时间比较长、在香港比较短,但是某些方面其实就意识到大家都是一样的,各国的演员其实都是一样的,有很多的共同点,我很喜欢这一点,其实也不是特别能说清楚,如果能人产生联系的话是不错的,尤其他跟你同行的话。我喜欢中国电影,在我看来我们这种年代的美国人经常把香港电影和中国大陆的电影分开,但是我长大的时候看到很多的香港电影我非常喜欢吴宇森的电影,很看到很多香港的电影和来自台湾的电影,而且最近看到王家卫的电影、李安的电影还有其他的人,还有中国大陆的这一代人陈凯歌、张艺谋。我读大学的时候那些电影当地是很有人气的,比如《霸王别姬》、《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等等等,这些都是经典的。对我们美国人来说这些很有异国情调,但是拍的非常好,所以中国的电影传统是非常好的,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因为你能感觉到在有一些国家,我也去过一些国家,当你拍电影的时候你可以看到本地的这些剧组并不是很有经验,但是你在中国如果拍电影这些中国的剧组非常非常职业化。所以在中国拍电影的传统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很有经验。

    从黄秋生的面部表情能看到很多城府

  主持人:您为什么选黄秋生先生来演于团长这个角色?

  爱德华·诺顿:是约翰·卡兰和黄秋生的谈话中提到的,当时于上校这个角色我觉得他有意思的方面在于在电影刚开始的很长时间内,在两个角色之间他们并不了解对方,而且你会觉得这个上校并不说话,当这个导演对我来说想找某一个演员能够从面部表情就看到有很多城府,最后再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什么时候和导演说的我也想不起来了,是在香港,那个角色必须有很强的权威性。

  主持人:这个电影准备多长时间了?在《面纱》这部电影的前期准备了多长时间?选角色、定外景,是不是在国内准备了很长时间?

  黄秋生:导演约翰·卡兰应该准备了很长时间,两边合作拍戏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如果没有意志力很强的导演,我觉得这个戏是拍不了的。

    黄秋生称中国人拍电影是打游击 突然想起烤鸭

  主持人:黄先生,您是怎么看待和美国影人一起工作我不知道您和欧洲的电影人和亚洲的电影人,当然和香港电影人合作过很多次,怎么看待和美国人合作?

  黄秋生:他们有一个非常好的团队,可是你要看这个团队是放在什么地方。比如你放在黄窑比较远的地方,不是放在大城市,困难就特别多。他们有时拍电影是打一个正规战,很多人力、物力,中国人拍电影是打游击战(笑)。所以,我看起来他们非常困难。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的机会。

  主持人:在亚洲,尤其是在中国,如果您的外形长得如果很帅,可能更容易迈进电影行业这个门。黄秋生先生,您认为您是英俊小生型的还是两者兼具?(笑)

  黄秋生:你这样讲我突然想起烤鸭,烤鸭卖得非常好(笑)。

  主持人:您怎么看待您从影的成功经验?您是觉得我的外形、我的演技都是超人一等,怎么进入这个演艺圈?

  黄秋生:我曾经有一次看过MARY的访问,问她怎么当好一个明星、偶像,她说你首先做好一个演员,有那个特质的话就自然会变成一个明星、偶像,首先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

    诺顿认为努力和机遇一样重要 黄秋生认为努力最重要

  主持人:还有一个你们两个人的问题,希望你们两个人都给诚恳的回答。在你们成功的过程当中,您觉得努力的工作和机遇这两个因素,哪个因素可能占的比例更大?

  爱德华·诺顿:我觉得差不多,都很重要。有些时候你会听说一些人突然一夜成名了,确实有这样的故事,但是一般的情况来讲演员都是一步一步积累的,慢慢成名的,在他们出名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的奋斗史人们并不是很了解,要非常有恒心才能够真正的出名,我觉得勤奋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我个人方面我觉得我还是挺幸运的,因为我演了一部很好的电影,然后就改变了我的命运,当然不能说完全靠幸运,所以我觉得有点像中国的阴阳,是一种平衡。

  黄秋生:我觉得成功的话不单是两个元素,需要很多很多其它的因素在里面。当然什么因素都需要,都是必要的。对我来讲,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努力。

  主持人:努力。那么机遇和幸运呢?

  黄秋生:我经常回答这个问题,机遇就等于你冲浪,你没有这个技巧的话那个浪来了就把你打死了,不会把你冲到最顶峰的,一定会把你打死。你拍一个大片,你没有这个能力,等于全世界看到你演得很烂。

    奥斯卡奖不在掌握中 黄秋生不愿人提金像影帝

  主持人:这部电影《面纱》已经获得金球奖的最佳原声音乐的提名,你们二位对它进军奥斯卡奖有没有什么希望?

  爱德华·诺顿:这些都不是我们掌握之中的事情,有时候想起来有点奇怪,比如说某部电影突然就获奖了,每年至少都有一两部我最喜欢的电影没有获奖,所以这么多年来都是这样的,我年轻的时候觉得获奖是很大的一件事情,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觉得就不是那么重要的一件事。

  主持人:黄先生对于这部电影的获奖有没有抱很高的期望?因为音乐很好听,尤其是结尾法文的歌曲我们都很感动,原声音乐获得提名真是名至所归。其它方面有没有获奖的希望?

  黄秋生:当然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笑)……

  主持人:这部电影在中国也有很多比较好的奖,在香港就有金像奖,好像黄先生也得过金像奖。

  黄秋生:别提了。

  (主持人笑)

    国际化制作班底沟通最重要

  主持人:《面纱》这部电影实际上是集合了很多优秀的人才,比如摄影、导演、音乐,整个演员也是一个很好的班底,能不能讲一讲这样一个精诚的合作,而且又不在美国,在外国的片场,有没有值得你们告诉大家的经验?

  爱德华·诺顿:关于影片的经验是吗?

  主持人:是。

  爱德华·诺顿:有些时候觉得很有意思,因为我们在广西工作,我们有北京的剧组成员、香港的成员,但是我们人在广西说的是方言,导演是说英语的,首先要把它转化为普通话,然后把它要转换成粤语,还要转换为广西当地的方言,所以特别有喜剧效果。我记得有一天我们在河边,导演想让筏子同时前进,但是有很多人现场,而且大家说的是不同的语言,当时有一个叫张迪利的女士,她是非常好的助理导演,因为有很多种语言,她拿着话筒对着河上的人讲话,突然觉得很混乱,于是就对着导演在那里大叫,所以她一边对着河上叫,一边对着导演在那里喊。

  主持人:需要很多耐心,需要很多协调来拍。

  爱德华·诺顿: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好好的沟通,而且要非常耐心。

    诺顿曾在云南呆过 感叹中国变化多

  主持人:这部电影在北京的宣传年是特地从美国抽时间过来的,黄先生也是特地从香港过来的,讲一讲这次在北京宣传的感受。

  爱德华·诺顿:我父亲在中国曾经工作过六年,他当时在昆明,所以我五六岁的时候在云南呆过。中国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因为中国非常有活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然变化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总的来说非常令人激动。坦率地说,中国的有些东西让我会想起美国,因为中国很大,有各种不同的人,风景、地貌也都不一样,在美国也很难有一概而论的说法,在中国不能用什么定义一下,因为中国是一个复杂的国家,而且中国现在非常富有。

  主持人:您觉得这次的宣传和以前在美国的片子有没有什么不同?

 爱德华·诺顿比较相象,这次宣传和其他的宣传没有什么不一样,我也参加了今年上海的电影节,我觉得很熟悉了,大家对电影非常感兴趣,而且有一些很好的评论、报道,我非常喜欢这样的宣传,因为在中国拍了这样一部电影,如果能够在中国和北美同步上映的话,这是非常激动人心的一件事。

  主持人:黄先生在北京宣传您的这部电影,和以前像《无间道》这样电影的宣传有没有什么不一样?和美国的这些同事们在一起工作?

  黄秋生专业,专业。

    诺顿自称和沃茨对戏像跳舞 自己相当于“金刚”

  主持人:现在看一看网友有什么问题。

  网友:我是爱德华·诺顿的忠实影迷,欣赏过爱德华·诺顿演艺生涯中几部最棒的电影,欢迎来到中国。女主演娜奥米·沃茨是我比较喜欢的女演员,在《面纱》(blog)中你们的合作怎么样?您对女主演娜奥米·沃茨的评价怎么样?

  爱德华·诺顿:她是非常好的女演员,她是这一代演员里最好的女演员之一,和她合作很不错,当时我们两个对戏就像跳舞一样,非常放松,非常合作,而且长得也漂亮。

  主持人:她在中国的影迷当中可能最打响的电影是《金刚》,这部角色对她的要求可能和《金刚》是完全不一样的。

  爱德华·诺顿:这个电影里我就是相当于“金刚”。

  网友:她在这个电影里和《金刚》里有什么不一样?

  爱德华·诺顿:我觉得她和大猩猩演可能更容易一些。

  网友:黄秋生先生,最近看你的片子,感觉你比以前瘦了,是不是在追求减肥?

  黄秋生:对。

    诺顿和黄秋生合作愉快 喜欢一起喝啤酒

  主持人:诺顿先生您好,《面纱》是一部故事背景发生在中国的电影,我的问题是,您觉得电影中呈现的中国文化和您在中国拍片时自己感受的中国文化有那些相同或者是不同的地方?

  爱德华·诺顿:肯定有一些不同的,因为它是20世纪20年代的事情,肯定是很不同的,当时的政治环境也不同,当时国家动荡,当时帝国主义入侵中国,那种情况现在来说中国政府并不会受外国所控制,对中国来说也是好事。我觉得当时的时代对我来说很有兴趣,因为当时的时代能够看到中国人对当时很自豪的,比如说孙中山,当时中国人重新来夺回自己国家的权利,中国的民族主义,中国历史上这个时刻能看到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现在也是,而且现在的中国人还是很尊重孙中山的,像美国人尊重华盛顿一样,这是他们第一次站起来说“这个国家是属于我们人民的”。

  主持人:黄先生没有在中国文化方面给诺顿先生一些中肯的建议?比如这件事我们不能这样做,应该那样做,在中国的文化里是不能这样的,有没有给出一些建议?

  黄秋生:好像没有。

  主持人:你充分信任爱德华·诺顿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黄秋生:有也不会在这里讲(笑)。

  爱德华·诺顿:我仍然想知道每个小村子漂亮的女生们在哪里(笑),很多好饭馆在哪里,民俗方面的,他并不是特别喜欢民俗艺术。

  主持人:你们有没有一些分歧?

  爱德华·诺顿:我是这样理解,你却那样理解,没有这么长,我们相处很愉快的。

  主持人:没有冲突吗、摩擦?有一种文化的冲突有时是会发生的。

  爱德华·诺顿:我们当时拍的很不错,这些拍摄的场景也合作的很愉快,我觉得每个国家的演员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想早早的收工,然后赶紧去吃饭,喝杯啤酒,我们俩在这方面挺像的。

    诺顿认为吕燕能当一个好的喜剧演员

  主持人:吕燕(blog)是来自内地的超级名模,诺顿先生你对吕燕的演戏、表演是怎样看待?

  爱德华·诺顿:我觉得那个演员挺不错的,虽然戏份挺少的,但是演的还不错,她这个人挺风趣的,能当一个好的喜剧演员,挺有意思的,还交流了好多好玩的游戏。

  主持人:什么游戏?

  爱德华·诺顿:不知道什么名字,划拳、酒令,五、十、十五等等(比划),我现在玩得很熟练了。

  主持人:你想不想回去以后教给别人?

  爱德华·诺顿:我已经教给别人了。

    诺顿喜欢的电影很多 黄秋生从演反派开始入行

  网友:诺顿先生,您最喜欢的电影是哪一部,在演艺生涯中谁给了您最大的帮助?

  爱德华·诺顿:人们经常问我是不是有比较喜欢的电影,但是我觉得我没有,我喜欢一大堆电影,理由都不同。但是很多人都提供给我支持,帮助过我,我大学的时候有个朋友是我公司的一个伙伴,他写了一个电影我执导了,它是我们公司来制作的《面纱》,我当时18岁就认识这个人了,如果这个人深交感觉是很不错的,你可以相信他们、信任他们、听取他们的意见。听起来像老套话了,但是我的经纪人是很不错的,非常非常聪明,品位也不错,帮我挑好的剧本等等,非常支持我。在某种程度上他当了伯乐,在美国是相当有名的,他叫艾尔比,他写过国际上很多最有名的剧本,他是最有名的编剧,我当时第一份工作的剧就是他写的,他非常支持我。

  主持人:黄先生,您是怎么开始您的电影生涯的?

  黄秋生:那个时候我在电视台演电视剧,做一个反派。那个时候香港很多黑社会的电影,需要很多这样的坏人(主持人笑),那个时候就开始。

  主持人:是从演坏人开始。

  黄秋生:加入了黑社会电影,是这样开始。

    诺顿下部影片讲述警察腐败 两年后再导新片

  主持人:下面就谈一谈你们二位未来的打算,先是诺顿先生讲一讲未来的打算。

  爱德华·诺顿:我今年在《面纱》之后又拍了一部电影,这是讲纽约警察的一个故事,讲的是关于警察部门的腐败问题。

  主持人:是您自己导演的吗?

  爱德华·诺顿:不是我导演的,我也不是制作人。

  主持人:我记得您自己导演过一部片子,你有没有计划再去导演浪漫主义色彩的电影?

  爱德华·诺顿:不一定是浪漫的,我想可能两年后会导演,应该是讲1950年代的事情,有点像侦探片。

  主持人:黄先生,您未来的计划是什么?给我们透露一点,你有没有新片先发布给我们?

  黄秋生:有计划,还没开机。

  主持人:是和内地的导演合作吗?

  黄秋生:是和香港的导演合作。

    黄秋生希望当地人不要再吃猫 诺顿一般吃素食

  主持人:在《面纱》的拍摄当中你们在广西还有云南是吗?片场主要是在广西,在那边接触了当地很多土著的文化和当地的一些风土人情,这些接触和经验对《面纱》的拍摄有没有帮助?

  黄秋生:差不多都在幻想,有一个事情要讲,请他们不要再吃猫了。

  (主持人笑)

  主持人:他们吃猫吗?你们有没有见过?

  爱德华·诺顿:确实是的,只有一家餐馆,他们有粉红色矮矮的椅子,就是那种比较矮的、粉红类的塑料椅子,餐馆就在街上,因为那个镇子比较小。

  主持人:是厨师推荐。

  爱德华·诺顿:每天会有厨师推荐的一些东西,就会有猫、狗这种东西,或者还有吃蛇的,甚至有人吃浣熊,所以我一般就吃豆腐和蔬菜。

  主持人:你是不是就变成素食主义者了?

  爱德华·诺顿:不过当时拍片的时候我确实是,那边有一种鸡翅挺好吃的,但是基本上就是喝喝啤酒、吃点豆腐。

  主持人:你中文怎么样了?

  爱德华·诺顿:现在中文说得不太好,应该说得更好,他的英文好象比我的中文好多了。

    回忆影片有趣花絮

  主持人:再帮我们讲一讲,我记得有我是一个三个人的场景有一个军阀坐在中间,左边是沃特·费恩,右边是于军官,在拍戏的时候怎么选择中间那个演员?就是那个很胖的,你记得那个演员的名字吗?

  爱德华·诺顿:约翰是在北京选的角色,都是他来挑的,那个人确实长的挺搞笑的。

  主持人:有没有一些即兴的发挥?

  爱德华·诺顿:那场戏确实很好玩,我们尝试做了一些改变,我个人也很喜欢那一幕,大多数的场景都是在这两个人之间,主要是讲的他们之间的不信任,在军营着火之后,我觉得这是第一次我演的那个角色,这是第一次我的角色真正的开始尊重黄秋生演的那个角色,因为觉得他确实非常有技巧,说服了那个军阀。

  主持人:黄先生,这场观众的反映是很强烈的,都在笑,觉得那场戏很有意思。

  黄秋生:是吗?

  主持人:嗯。

  黄秋生:我记得我们在对白上面研究了一下,因为开始的时候是英文,没有中文,再翻译过来,每一段讲中文都是翻译过来的。后来我看到中文的意思没有英文好,我再找他们研究一下,应该怎么样去改。后来我记得那个胖的演员还帮我们去改,因为有一些比较地道的讲法,我不知道应该怎么讲,只有他们才知道。

    爱德华·诺顿和黄秋生谈爱情

  主持人:《面纱》所要告诉观众的信息是什么?你们两位觉得爱是可以在认识以后再培养的吗?像电影当中的女主角娜奥米·沃茨演的那个人物,可以最后得到一个浪漫和完美的结局吗?

  爱德华·诺顿:我觉得共同的一个东西就是,有些人一见钟情后来就一直都很好,但是有些人可能会经历一些事情,这并不是说一个完美的问题,问题就是如何对待其中的波折。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这个电影描述的是人们如何更加了解对方、如何了解爱情和夫妻双方的这种关系。

  主持人:所以有这样的一种爱情也是可以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是吗?

  爱德华·诺顿: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跑到广西然后就陷入爱河。

  主持人:黄先生呢?有没有夫妻之间的这种感情?

  黄秋生:第一,我觉得电影是卖现实生活中一些没有的东西。

  主持人:这种情况是没有的。

  黄秋生:第二,我觉得时间只可能帮助婚姻,不可以帮助爱情。

    黄秋生没看过原著 称导演对自己特质看得很准

  网友:我和我的男朋友都是你的忠实影迷,欢迎来中国。

  网友:对黄先生了解是从《无间道》这部电影开始的,您对自己的定位和您对于团长这个角色的处理,我觉得肯定是和当初的剧本是不一样的,因为我记得原著的小说于团长更激进一些,我的印象当中是这样。您在影片当中是更柔和、更儒家一点,这是您自己的选择吗?还是您自身的处理?

  黄秋生:因为我没有看过原本的小说,我是从剧本上面去看,看完之后去处理这个角色的。所以,跟原本会有不同。

  主持人:有没有加入自己的一些独到的处理方法,在演技上……

  黄秋生:导演是有一些要求,其实我觉得导演对我的个性理解是蛮奇怪的。因为他真的看到我有一些特质是很像于团长,他看人看得很准。

    《面纱》29日中美同步上映

  主持人:我们再跟大家强调一下《面纱》这部电影是在12月29日全球,在中国和美国同步上映,这也是国际制作的电影很吸引大家的一个地方,大家可以去影院去看,大家如果喜欢两位重量级的演员,喜欢黄秋生和爱德华·诺顿先生,可以到影院看他们精彩的表演。最后请两位再跟中国观众说两句简短的告别词。

  爱德华·诺顿:谢谢你。

  黄秋生:希望大家喜欢这部电影。

  爱德华·诺顿:我肯定希望大家喜欢这个电影了,非常有意思,第一次这个电影在中国正式发行,希望大家都去看,更多的喜欢这部电影,祝你们好运。

  主持人:祝你们好运,也希望你们到影院看这部电影《面纱》。

  (聊天结束)


采访文字版-爱德华-诺顿黄秋生做客新浪揭神秘《面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