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地理的10个妙招
高中地理好难啊!很多同学这么说。那是因为你没有掌握学习技巧,只要做好规划,掌握10个妙招、6个技巧,地理学习就会简单很多,地理高分不在话下。
一、学好地理的10个妙招
1. 掌握概念,完全吸收
地理学习,要重视概念,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理解、消化、吸收。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时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
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
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中进行,学生对概念要特别留心。理解的准确,并经过长期训练,分析、回答问题时准确率会更高。
2.掌握全面知识,形成网络
要明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这不仅仅是纬度位置决定的,与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向)、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可以做以下几件事:
第一, 一定要多看地图,这是基本框架,喜欢记各种图,别人考我都是随便说个经纬度,叫我说国家地形区之类,事实上对定位很有用。
第二, 用严谨的理科思维看自然地理,用常识的眼光看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其实还好学些只要你弄懂了,基本上不会出怪题,但人文地理不同,什么奇葩的题都有,和书上关系不大,请参考全国卷一2017年文综前三题,
第三, 地球运动真的不难,说实话,大部分都是套路,楼主说的多刷题都有用,但是要总结。总结很重要。
第四, 大题要求答题一定要规范,术语!!不要忘了一句话,说的不准确就是错的。
一.不同阶段的学生怎么学习高中地理。
首先,我真的很推荐初中毕业生在上学前几周提前学一下必修一自然地理第一章。对,就是让大家闻风丧胆的地球运动。地球运动基本上算高中地理最难的一章,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第一次接触他的时候就和地理相看两厌了。


其次很多人问我到底高一高二地理成绩不好,需不需要大量时间去补习。答案是,不用。一轮复习开始前都不用太在意这门课。因为地里有两个课本,一个叫做必修三,一个叫做区域地理。这两本书相当于是前两本的综合运用,所以大部分人在学完这两本书以后,成绩会有一定的上升。高一高二的时间一定要交给英语和数学。
地理考到80分以上真的不难,很多同学都觉得地理是玄学,如果你也想要考到八九十分,这篇一定要认认真真地看三遍,教你如何地理考高分。
如果你是那种看到题目都没有思路的学生,那我告诉你,地理的答案其实就藏在材料里,只不过你不知道你所看到的文字和答案有什么关系而已。
高中地理主要分为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和选修部分,对于高中地理具体的考点给大家整理好放在文末了,建议家长替孩子保存一份!
文末可自行打印学习使用!
当我们知道高中地理考的是什么之后,然后需要怎么做呢?接下来这三步是你地理能得高分的关键,其实任何人都能学会,只要你认真地学。


第一步,基础梳理
把地理的概念和过程讲给别人听。你的地理老师有没有说过考前复习要回归材料,很多同学真的以为回归材料就是再次的读书背书,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老师让你回归材料的目的是想让你在做了很多题之后,再次回归课本,看一看那些似曾相识的重要地理概念、原理和过程有没有什么新的感悟。
一轮复习怎么复习。一轮复习其实就先当于把书从高一重新学习一次。所以一轮复习特别特别重要。只要把握好一轮复习,高考就没多大问题。
一轮复习建议配上资料书+自己做知识点总结。在总结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同时,大家可以用逻辑导图法记忆知识点,既可以理清知识点的思路,又可以在考试时举一反三,利于地理思维的培养。(具体怎么做逻辑导图法后面会说)
二轮复习建议自己做框架图,只要写主要知识点(把厚书读薄),便于将知识点区分和背诵。这一个阶段一定要多做题,多总结。
(1)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如,上海为什么能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这要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所处地形区、农业基础、原料来源、历史因素、技术力量等方面综合评估。
(2)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往往是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破坏生态环境。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证实地理环境的综合性特点。
如:森林、草原遭到破坏,就会引起水蚀、风蚀,加剧水土流失,导致气候恶化。这些变化又会影响植被的恢复。这一恶性循环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也足以证实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