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里来百花开之李花、杏花、梅花、桃花、樱花、海棠花与梨花

1、概述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随着时间进入三月,各地的鲜花相继盛放,同报春信。
但是在这百花竞放的时节,路边枝桠上一朵朵一簇簇辐射对称的白花、粉花、小红花令人眼花缭乱,你能否叫出她们的名字,李花、杏花、梅花、桃花、樱花、海棠花,亦或是梨花?

2、这是什么花
在这柔和的春光里,满眼都是盎然的春意,千百种花儿共同谱写了春的乐章。但是毫不夸张地说,在这乐章之中,蔷薇科的开花木本植物自寒冬一直延绵至暮春时节,是当仁不让的主旋律。
蔷薇科植物传统上划分为四个亚科,我们所熟知的这些花期在春季的的蔷薇科木本植物大多属于李亚科(其中的李属、杏属、桃属、樱属)和苹果亚科(其中的苹果属、梨属)。对我们来说,体验最明显的区别还是苹果亚科水果的脆爽口感和李亚科水果的香软口感。有一个简单的诀窍可以粗略分辨这两类植物:李亚科的花通常只有一枚花柱,而苹果亚科的花花柱通常有多枚。这样我们就能大致区分开桃李杏和梨苹果这两家子了。

总的来说,蔷薇科的花十分相似,即使相伴多年,我们也很难能辨别出是什么花,更别说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品种了。
本文针对这样令人愉悦的困扰,尝试对几种常见花进行简单的介绍,同时增加各位观众老爷赏花之余的炫耀能力。

3、李亚科
3.1李花(李属)
李属植物广泛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共有30多种,其中国内习见的有7种。
李属乔木的花通常白色且有芳香,素雅清新,通常两三朵成簇开放,有较长花梗,交互着生于枝上,与叶子几乎同时生长(李属的新叶一开始是席卷的,与樱属的对折不同)。



李花的花期视品种、地理位置而不同,在南方一般为3月,秦岭-淮河以北则为4至5月。
3.1.1紫叶李
紫叶李(又名红叶李)作为樱桃李的紫叶变型,是身边最常见的李花,因其开花时间于樱属植物相近而常被误认为樱花。
不过紫叶李的新叶一直为紫褐色,且花朵并不成伞房花序,白色小花的花瓣无凹陷(缺刻)同时有极浓郁的芳香,与樱花有明显不同。


3.1.2樱李梅
樱李梅(又名美人梅)是紫叶李与重瓣梅花杂交产生的品种,同时拥有李花的香味和梅花重瓣的特点,叶片则继承了紫叶李常年紫色的外观。

3.2杏花(杏属)
杏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东亚、中亚、小亚细亚和高加索,总共约8种。国内能见到其中7种,几乎各个角落都有她们的身影,不过在秦岭-淮河以北更加常见(尤其在黄河流域各省)。
杏属乔木的花,通常花梗非常短,看起来花朵紧挨着枝头,花单生饱满且先叶开放,到夏季后可以通过标志性的卵形叶来识别。杏属内部杏花和梅花可以通过萼片来区分,杏的萼片反卷,而梅花的萼片几乎不反卷。



3.3梅花(杏属)
梅也是杏属下的一种,通常在长江中下游及更南的区域多见。作为自古以来的热门观赏植物,现在栽培的梅花红粉白色、红萼绿萼、单瓣重瓣的都有,主要分为果梅(为了吃的)和花梅(用来看的)两大类,花梅又有枝条或竖直或下垂甚至曲折的多个种类。
梅花与大家通常认为的喜寒习性相反,也偏好温暖的开放环境。岭南地区的梅花通常在12月就已陆续开放,江浙沪一带要到2月才见梅花身影,华北地区则要等到三月中下旬才能一览梅花风采。


3.3.1杏梅
杏梅是梅与山杏杂交而成的品种,兼具梅花与杏花的特点,花朵无味(与香气浓郁的梅花不同)。

3.3.2蜡梅(蜡梅科)
既然写到梅花了,顺便跟读者老爷们提一下蜡梅。

蜡梅的名字来源于如蜂蜡般的金黄色花朵,因为花期和香味都与梅花相近,因此被长期误认为梅花的一种。不过蜡梅是蜡梅科(小家族,数量比蔷薇科差三个数量级),从果实能更明显的看出和梅的区别。

蜡梅在国内分布也极广,野生蜡梅常见于秦岭、大巴山到大别山一带。
另外补充一点,蜡梅作为香料植物可以提取芳香油,但是不能拿来泡茶喝,因为其全株都含有毒生物碱。
3.4桃花(桃属)
桃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中部至地中海地区,栽培品种广泛分布于寒温带、暖温带至亚热带地区,是北温带春天的主力之一,总共约40余种。国内能见到其中11种,野生桃花分布于北方地区,不过栽培品种可以说全国都有。
桃花开放先于长叶,花瓣多数为粉红色(少数白色),几乎无梗或短梗,大部分为单生,叶椭圆状披针形,也分果桃和花桃的说法。想要识别桃花非常简单,一般通过无梗、萼筒外有毛、花朵密集、花叶芽分开几点即可大致判断。而且,桃花比其他蔷薇科花都要大,除了少数晚樱品种外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
桃花算是中国最老牌的观赏花卉之一了,从遥远的周王朝时期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就开始被大家广为传颂。在两千多年的选育过程中,桃花一路朝着花艳、花多、花大的方向前进,造就了现在多种多样给我们造成强烈视觉冲击的桃花们(用于观赏专门培育的品系中最常见的称为碧桃)。目前国内外桃花品种按照有一种分类方式大致可以分为直枝型、寿星型、帚型、垂枝型、曲枝型、山碧桃(与山桃杂交)六个品种群。


3.4.1榆叶梅
桃属植物种还有一个听起来就很异类的品种——榆叶梅,花单瓣至重瓣(多栽种重瓣品种),颜色为紫红色,黄色花药,通常在叶腋生一两朵,主干上的小花紧密生长,花梗暗绿色比普通桃花稍长。
重瓣榆叶梅花量极大且枝条软,最显著的特征为在开花同时伴随有类似榆树般的叶子。


3.5樱花(樱属)
樱属植物无论在国内还是日本都是极富盛名的春季观赏花卉,每至阳春三月,各地的樱花下总是游人如织。
樱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地区,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都有分布,中心为中国、日本与朝鲜半岛,总数差不多有百余种。国内是种类分布最多的,有约45种。
樱属乔木花朵的花瓣大多为白色或粉红色,先端圆钝、微缺或深裂,长筒型花托,几乎都有花梗,三五朵成一簇。一株樱花从开始盛放到完全凋谢其实也不会超过二十天(在古时因此给人带来“伤春”之情而不被喜爱),不过各种樱花你方唱罢我登场,将这赏樱盛会延长至近两个月。
平时我们能看到的樱花种类非常多,不过按照花期早晚(受环境与自身基因因素影响)大致分成早樱和晚樱两类:在二月上旬(或更早)到达花期,三月中下旬开始飘雪一般称为早樱;在三月上旬达到花期,四月末五月初开始飘雪的称谓晚樱。不过也存在部分奇葩在秋天开放。



3.5.1早樱
早樱通常花开于叶前,包括钟花樱桃、迎春樱桃、大叶早樱、东京樱花等。
通常早樱品种都是单瓣花,树形高大,花色较少。


3.5.2晚樱
晚樱品种显著多于早樱,包括日本晚樱、大岛樱等。
晚樱品种一般是重瓣花,树形矮小,花色繁多。


3.5.3樱桃花
平时常见的樱桃一般是欧洲甜樱桃(车厘子)、中国樱桃、毛樱桃三种,相比于繁多的观赏品种,偏重结果的樱桃花们就没有那么艳丽了。
甜樱桃在三者中花期最晚,花朵大且为纯白色,萼片反折,四月初才开,果子成熟也相对更晚(不过可以进口)。

中国樱桃是最早开花的,花瓣为白色或带一点粉色,数十朵花在一个枝头上绽放,常在二月底就已繁花满树。

毛樱桃的开放时间介于前两者之间,其花几乎无梗,数朵小花簇生在一起,在三月中旬才开始开放,不过也因此和山桃花混淆(花色和花期都接近,不过毛樱桃开花时已满树绿叶,和山桃的花先于叶相反)。

在十九世纪末甜樱桃进入国内后,凭借果大、耐运输的优点,后来者居上不断挤压原有中国樱桃的空间。而中国樱桃树因寿命短、抗病不佳、产量不大,且果实不易储存,逐渐落入下风,现在只有在一些老果园里还能见到她们的身影。但是,这一承载千年樱桃之名物种的消失是谁都不愿意见到的,因为她不仅是中国传统的“花信风”里的立春二候,也因为那祖祖辈辈中国人记忆中的令人伤春的粉色小花。

4、苹果亚科
4.1海棠花(苹果属)
苹果属植物广泛分布于北温带地区,各大洲均有大量分布,总共约35种植物。国内可见到20余种,在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地分布较多。
苹果属乔木花朵多为伞形花序,花瓣近圆形或倒卵形,白色、浅红至艳红色都有。常见的观赏品种通常都是一些重瓣海棠,如株型较小的垂丝海棠与较大的西府海棠。

4.1.1垂丝海棠
垂丝海棠较小巧,花如其名,有着长长的下垂丝状红色花梗,同时有四五朵小花倒垂,花瓣为粉色。


4.1.2西府海棠
西府海棠植株相对垂丝海棠较大,花朵形色相近但颜色更浅、花形更大、花梗绿色直立,远观更为繁茂。
另外,西府海棠家族的红色小果子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不过又小又算不好吃。


4.1.3北美海棠
北美海棠近年来引入中国后也变得越来越常见,品种繁多而且花色也多,强行提升苹果属辨别难度。部分品种如紫叶类的较为容易判断,其余的只要能看出来是海棠即可。

4.1.4贴梗海棠(木瓜属)
名为海棠的植物并非都是苹果属植物,也有少数“浓眉大眼”的叛徒,身边较为常见的就是贴梗海棠。
木瓜属花与海棠相似,但是花梗极短,且叶基部有大托叶,以此与苹果属区分。
贴梗海棠的花是鲜艳的猩红色,因为花梗非常短看起来贴梗而得名。

4.2梨花(梨属)
梨属植物分布较为广泛,在寒带、温带、亚热带都能生长,是分布最广的一种果树,世界各国皆有分布。梨属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和华北,包括东北和华北的楸子梨、白梨和山野间开花极其壮观的杜梨(不好吃),长江与珠江流域的沙梨和野生的豆梨,以及西南的川梨、华中的多木梨、西北的新疆梨等。
梨属植物花朵先于叶开放或同时开放,白色(少数粉白色)像海棠般的花和紫红色的花药使其能很容易被辨别出来。(国内还有引进的一些西洋梨,与国内的风格差异较大,花梗粗短、花朵大而丰满,多见圆锥状树冠。)



5、总结
在给各位简单介绍了一下身边的这些花花后,稍微在本节做一个总结,捋一捋这错综复杂的关系。

以上说的都是通常情况,只能说一般都是这么个特点,不排除少数品种特立独行。辨识各种各样的植物本是需要好好学习、多多积累的事情,各位有兴趣的观众老爷可以通过一些专业的老师获得指导。
况且,生命总是各式各样多彩的,不会被简简单单的描述所限制,尤其是春季这些萌动的生命。
6、结语
在看了这么漫长的介绍后,观众老爷们是大呼“胜读十年书”还是深感“云里雾里”,这都是正常的。蔷薇科的植物复杂多样不是这么一篇小短文能说清楚的,大家还是在生活中多看多观察。
除了常规的辨认方法外,我这还有一门其他高手传授的“跑不了庙”认花法——根据“跑得了花跑不了树”的逻辑,你可以留心一棵树结的什么果子,这样就可以在下次开花时节路过的机会,和身边的小伙伴们好好炫耀一波了。

7、说明
图片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
另因阿帆本人属于外行,信息来源只能依靠互联网,且辨别能力无法达到专业人士水准,编写过程难免出现差错,还请各位指教。
8、参考来源
阿蒙:《樱花一般不结樱桃,不过,也有例外》,微信公众号“物种日历”
顾有容:《腊梅还是蜡梅?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微信公众号“物种日历”
江汉汤汤:《蜡梅丨醉中不觉度千山,夜闻梅香失醉眠》,微信公众号“植物图鉴”
江汉汤汤:《梅丨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微信公众号“植物图鉴”
进击的多肉:《地狱模式认桃花之后,不想挑战一下樱花吗?》,微信公众号“物种日历”
上观:《一眼区分樱花、梅花、桃花,发朋友圈再也不会闹笑话》
天冬:《告诉我!扑克牌里的“梅花”,哪里像梅花了》,微信公众号“物种日历”
余天一:《六年了!六年了你们也没学会认桃花啊啊啊啊!!!》,微信公众号“物种日历”
余天一:《年度拷问:怎么分清梅、李、樱、梨、海棠……啊!》,微信公众号“物种日历”
百度百科《蔷薇科》《苹果亚科》《李属》等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