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谈健康:为什么水平差的医生反而赚钱多?健康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而对于健康阿
马云谈健康:为什么水平差的医生反而赚钱多?健康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而对于健康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说:中国的健康和西方的健康理念不同。
马云对阿里巴巴健康部门说过,中医强调“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马云同时讲了一个故事,历史上有个叫扁鹊的医生,说自己医术最差,他们家是三个兄弟,三个都学医,大哥的医术最高明,他平常告诉村里的人,要如果养生如何锻炼身体,吃健康食品,结果村里很少人生病,他的钱赚的最少。二哥是等病人有个小病的时候,给他们开个板蓝根这样的药,卖个高价,这样二哥也能赚到钱。而到了我这里,除了要拿药还要开刀,病人的生命都交给我了,所以我赚的最多!
魏文王曾求教于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答:“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
魏文王不解地说:“请你介绍得详细些。”
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了病根,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家中被推崇备至。
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
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家属心急如焚。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其实,比起我长兄与仲兄来,我的医术是最差的。”
魏文王大悟。
扁鹊见魏文王
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可见,中医历来防重于治。
“上医治未病”:以食物味色,聚其精气。食补胜于药补;
“中医治欲病”:以药物味性疗之,调其阴阳;
“下医治已病”:治疗重症,以毒攻毒救其命也亡其命也。
然而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在推崇“治已病”的“大牌”专家,并没真正认识到“治未病”的重要性,甚至“治未病”的“上医”们被列入“下里巴人”的“阵营”,以至于很多人把辛勤积攒的金钱乖乖地送到医院和医生的手中,却不知真正能让自己保持健康的人并不是能治疗疾病的“下医”,而是能阻止疾病发生的“上医”。
其实换一种说法,医生在做的就像打捞落水者,与其在下游打捞已落水者,不如到上游筑牢堤坝,让河水不再泛滥。
这则故事形象地说出了中医追求的最高境界“治未病”。今天,当人们备受“看病难、看病贵”困扰之时,回首中医发展之路,愈发觉得“治未病”理念的可贵。“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就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根据现代医学理论,人群的健康状态分为三种:一是健康未病态;二是欲病未病态;三是已病未传态。“治未病”就是针对这三种状态,具有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施治防微杜渐和已病早治防止传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