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书笔记 [12-2]

2023-05-12 09:36 作者:帅伴  | 我要投稿

【12-2】

【哲理启迪】

《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 [德] 鲁道夫·奥伊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


书籍封面


“人类的一切精神活动必定总是蕴含着某些斗争的因素”


感谢陪伴~


【摘 —— 根据】


(A)

·不可能逃离【包含着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的生活过程

·【每个人有他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而且像其他人一样具有这样做的权利】

·精神生活要摆脱我们的有限性,势必在同时表明它【自身的独立性与本质上的普遍性】

·在自然领域中,生活注重于【外部】,主要关心如何在事物的变化中间【保持相对永久的地位】

·只有当【生活】变成【主动自觉】的,从而把对它本身所发生的一切认作一个【整体】时,它才能获得一种独特的内容


(B)

·【迷恋于直接环境不可能给生活以内容】

·生活的根本关系在于【一种与精神世界的联合】,它与我们的实质本身是一致的

·在精神生活能够在我们的经验中显示出来之前,【自然的生活必须先达到一个发展高峰】

·在变为自觉的过程中,【实在】在本质上成了某种全新的东西~世界的进步是一种【自我发展】

·人若不【摆脱其特定生存形式的有限性】,承认精神生活即现实的自我直观性乃是他自身【本性的本质】,他便不可能把自己提高到自然之上


(C)

·【人】~【世界】

·【精神支柱】【首创性】【摆脱不纯洁的动机】

·一切文明的生活形式都要求它的成员进行【独立自主的活动】

·倘若生活要有意义,【自由】便是必不可少的 ~【自主的生活】

·一旦人的生活开始努力摆脱其本性之时,它会被【普遍的不安】所占据

·除非我们乐意受一切偶然影响的支配,否则就必须不停地【留意】我们精神基础的稳定性

·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一种特别有限的存在形式(其身上纯自然的东西)接触到一种普遍的超自然的生活】


(D)

·人类出现各种各样的【分裂】和【等级】

·一切真正的精神性都涉及【一种能让整个生活投入其中的「成就」】

·要探求生活过程的真正意义,关键的要素是【它所展现的现象以及它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要求】

·【工作】会带来烦恼和忧虑、痛苦和牺牲,但是没有其他东西能把他与生活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他从中发现他的【自我】

·一种【精神个性】的获得形成一个崇高的目标,只有通过【相当大的努力】,并且往往要有相当多的【自我改造】和【自我约束】,才可能实现

·“不存在任何完美的成就;一切都在【创造】之中。我们看不到终点,而只看到走向终点的道路。【光辉的顶点尚未到达,细致入微的改进还在继续】” —— 路德


(E)

·人类的精神生活的发展包括一种【价值观的彻底转变】

·精神生活应当与人直接联系,应当直接诉诸于他的【才能和感情】

·真正的宗教旨在通过【追溯最深刻、最终极的东西】来确保精神生活的存留与胜利

·康德认为,我们应当从道德行为中寻找【摆脱了具体的人类局限、同时又适用于一切有理性的人】的东西

·精神不能作为不同级别的生活的一种属性,【无论多崇高的属性,它必须有它自给自足的生活】,而且,这一新的生活必须【能够作为人的生活和存在本身】立刻呈现在人之中


(F)

·【爱】~【自私】

·【自然我行我素,不顾一切精神的抱负,命运则从不区分善恶】

·只要缺乏【内心的热情】,我们的行动便不可能达到【最大的成就】

·(希腊思想家)【下层天生有一种对上层的渴望,宇宙有一种向上的爱的运动】

·精神生活要求【一种完整的、包容一切的活动】,它要超越主体与世界、内部感情与外部事实之间的对立

·深不可测的无限的【精神性】最初在人的经验中被认识,但是在我们尘世生活的各种限制内,它又决不可能自由地完全地展现它自己


(G)

·【内心生活的更新】

·衡量信仰对于俗欲的力量,可以根据其精神见解的【坚定性】

·起初曾被看作是【障碍】的东西,后来往往被证明是一种【助力】

·【按原貌判断事物必定「内在地摧毁」我们所有一切生气勃勃的冲动】

·任何新的理想,只有借助于【想象和艺术】的形式,才能成为非常生动的和持续的

·生活不可能从外部发展到内部,而必须【由内部向外部生长】~ 一切事实中最重要的、支配着所有其他事实的、确立真正现实性标准的事实,并非从我们的环境中出现,而是在我们【自己的经验】中发生的


(H)

·【无视一个对抗的世界所作出的顽强抵抗是无益的】

·生活的主旋律必定仍然是【不停的活动】,而不是舒适和享受

·启示不可能来自外部,而只能来自于【生活本身的教导与经验】

·对生活的断然否认,通常是由于运用了一种【错误的评价标准】

·我们必须准备【公正地对待生活的各种现实,准备接受理性与必然性的妥协、本质上精神性的东西与纯粹自然性的环境的混合】

·生命在变形为精神实体王国的过程中涉及一种【成形原则(必须成为内在的、有生命力的、协调一致的)】,在以特征取代杂乱时该原则处处发挥着作用



读书笔记 [12-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