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是双波段?——俄罗斯新青年20385型护卫舰

南昌舰是我国自主研制的055型万吨级驱逐舰首舰,先后突破了大型舰艇总体设计、信息集成、总装建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装备有新型防空、反导、反舰、反潜武器,具有较强的信息感知、防空反导和对海打击能力。南昌舰2017年6月28日下水,055型驱逐舰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
呸呸呸,念错词了,下水时间离太近弄混了。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俄海军新一代护卫舰,20385“轰鸣”级护卫舰。2017年6月30日,俄罗斯海军20385型轻型护卫舰的首舰"轰鸣号在北方船厂下水

要介绍20385级护卫舰就必须从20380说起,它是俄海军根据自身定位打造的新一代舰艇,也是苏联解体后俄第一型批量建造的主力水面作战舰艇,20380的舰体采用迥异于苏联的全新设计、极具现代感,标志着俄海军在新时代的的新风貌,颇有象征意义,因此说他是俄罗斯版的“新青年”并不为过。其首舰被命名为“完美”更是标志着俄罗斯海军对该级舰的寄予厚望。
而20385型护卫舰则是则是20380型护卫舰的最新改型,地位类似054B之于054A。

舰体
首先从舰体上看,20385型护卫舰基本继承了20380型护卫舰,但是还是有一些变化的。首先在尺寸和吨位上,20385型护卫舰的长度为104米,宽度为13米,吃水约8米,排水量约2200吨,比20380型有一定增加。其次在舰体材料上,20385型护卫舰进行了很大创新。虽然船体仍采用钢结构,但是上层建筑使用了新型复合材料制作。这种复合材料是一种不可燃的多层玻璃纤维,是在高强度碳纤维的基础上研制的。它的重量更轻,而且具有低雷达信号,这样不仅有利于减轻20385型护卫舰的重量,还可以提高它的隐身性能。最后该级舰还提高了适航性,对侧向俯仰具有更好的抵抗力,可以在5级风浪下执行战斗任务。
A-190-01型1主炮
口径100毫米,59倍径,射速可达80发/分钟,射程达到20公里,重15.6吨(战斗全重20吨)俯仰角-15°到+85°具备防空能力,炮弹自重15·6㎏,火控系统由三人操控。算是一款比较先进的舰炮。

AK-630型近防炮
两们AK-630分位舷侧。作为全球第一款多管式近防御系统,AK-630自然是大家的老朋友了,使用AO-18六管30毫米口径机炮,和其他电动的加特林不同,AK-630通过内能源驱动,利用炮弹发射时产生的火药燃气作为自动机构工作动力,相对来说对舰艇发电量依赖较低故比较适合小船,枪口初速900 m/s、有效射程为4000 m、最大射程8100 m、射速能达到5000发/分。

Paket-NK鱼雷
20385型装备的Paket-E/NK鱼雷系统倒是很有意思,其同时具备反潜和反鱼雷功能,该系统由一下几部分组成:Paket-E控制系统,Paket-AE专用目标制导声纳,旋转/固定CM-588通用发射器;MTT轻型反潜鱼雷/M-15反鱼雷鱼雷;鱼雷标准运输发射集装箱。

因为是双用途所以同时也是双型号鱼雷。
MTT反潜鱼雷是直径324毫米,长度3.2米,重量390千克,战斗部为60千克聚能战斗部;采用活塞发动机和“穿孔”型泵喷推进器;双速制,高速50节,航程7.4公里,低速30节,航程20公里,最大作战深度600米;MTT鱼雷的制导系统集成有声自导系统与惯性导航系统,主被动声自导系统由“地区”设计研究院开发,水深大于200米时最大探测距离2.5公里,水深小于200米时探测范围缩小至1200米。发射后远距离有惯性制导,待到设定任务区域之后,主被动声自导系统开始引导。

M-15鱼雷是专门用于拦截敌方鱼雷的专用鱼雷,M-15反鱼雷鱼雷的尺寸几乎与MTT鱼雷相同,直径也为324毫米,长度不超过3.2米,重量约为400千克。为了增加摧毁敌鱼雷概率,使用了一个80公斤高爆战斗部。M-15反鱼雷配备主/被动声系统,引导范围400米。为了追求更高的航速,M-15采用了俄罗斯轻型鱼雷独特的固体火箭加喷气发动机推进,M-15能够加速到50节,射程不超过1400米,有效射程约为一半,最大作战深度800米。

20385上的Paket-NK系统发射装置均采用4联装形式,在左右舷各布置一座。因为舰艇都采用适合隐身的全封闭设计,两侧的舷墙有专门的可全自动开启的开口用于鱼雷发射。

作为全球第一款反鱼雷鱼雷其成熟度和实用上确实是走在了世界前列。
9M96D
9M96系列与 “爱国者”3的ERINT、欧洲“紫菀”系列还有中国的FM3000同为典型的第4代防空导弹,比红旗-9、S-300以及“爱国者”2等使用的导弹领先一代。
射程可达150千米(很多人觉得射程达不到,因为装备9M96的S350只有60千米的射程,我觉得不同,陆基毕竟还有S400顶着中高空的防空,所以S350的9M96应该是专门改造过注重低空的)

作为第四代防空导弹,9M96D采用了惯性/指令主动制导,拥有主动引导头,还有姿态/轨道控制发动机来进行末段控制。具备超机动能力,


相比于强调在22公里以下大气层内拦截弹道导弹,姿态控制发动机是用来辅助气动舵面增大气动舵面产生的控制力矩的爱国者3,而9M96D因为更强调高空拦截,所以其轨道控制发动机布置的位置更靠近中间质点,进行直接力控制。而且9M96采用了可动力前翼可以将直接力的侧推火箭喷流影响降到最低。总得说机动性还是很不错的。9M96D在某些条件下能够在0.025秒的时间内达到20G的横向过载,超机动能力突出。低空中,9M96D的最大过载可达60G、高空30000米中的最大过载也能达到20G。
引导头方面采用了24公斤的定向破片战斗部,估计是探测精度问题,不能直接撞击毁伤,但是精确度也有很大提升,战斗部重量大约只有红旗-9(据称为180千克)的近1/8。

9M100
这东西现在还没彻底研发成功。。。但是我估计也差不多了,可能是在红外引导头上面有点问题。
9M100弹长3.165米、弹径0.2米、翼展0.536米;弹重140千克、战斗部重14.5千克;射程500米至15千米,射高5米至8千米;射速1000米/秒。
最大特色是具备一坑四弹能力,

3S14垂直发射装置
可发射“口径”和“宝石”等导弹,“口径”这东西没啥说的,在叙利亚内战时期名声大噪,射程2600公里,性能不赖,“宝石”速度可达2.5马赫,最大射程达到射程300公里,现在是俄罗斯的反舰主力,未来还会装备“锆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这东西消息太多,9马赫都出来了,也没放出出实物图片和视频,我也不敢瞎说)。这个垂发的特点就是通用性强,特别大。3S14发射装置以8个垂发口为一组固定基本单元,这样的一个标准8联装垂发装置重14吨,长3.76米、宽1.97米、高9.58米。这个大小不比055上面的最新垂发小了,3S14可每间隔每3秒钟发射进行一次发射,看起来有点慢,不过考虑到发射的并不是防空导弹,所以慢一点基本没有什么影响。

动力系统
20385型护卫舰采用全柴油机推进,主机为两具功率各11660马力的DDA12000柴油机,能持续在海上操作15天。电力由四具22-26DG柴油发电机来提供。最高航速27节,最大续航3100海里,自持力为15天。因为受乌克兰危机影响,德国停止供应MTU柴油发动机,所以说20385仍然延用20380的动力系统,只是改变了螺旋桨。采用了可变距螺旋桨

声呐
20385的声呐由Zarya-ME舰艏声纳和Vinyetka拖曳声纳组成,Zarya-ME声纳组件在被动工作模式下能够探测到35~160公里范围内直径10米的水下目标,在主动模式下可探测到16公里外直径10米的目标,Vinyetka拖曳声纳能够探测到14~15公里范围内直径10米的目标。
Zaslon综合射频系统
是的,20385型护卫舰拥有综合射频系统,你没听错,就是那个朱姆沃特级和055的综合射频系统,我确定这个消息的时候也不得不对俄罗斯刮目相看,毕竟很多人印象中俄罗斯的舰载电子设备一团乱麻,射频管理肯定不行,怎么能搞出综合射频系统呢?其实不然。曾以海军装备部部长的职务参与引进现代级驱逐舰、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的金矛海军中将曾评价说:“(现代级驱逐舰)乍一看天线、雷达设备很多,但他们(俄罗斯人)从频谱的划分开始,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那么多天线在上边没有互相干扰的情况,说明下了很大的功夫。”所以说不要看着俄式装备傻大黑粗,其实人家是粗中有细,细节方面是很下功夫的。

绿色部分是Furke-2型3D雷达,这是一种单面旋转S波段相控阵空中和水面搜索雷达,也被称为5P-27M雷达。红色部分为一套X波段有源四面固定相控阵雷达,蓝色部分为一套S波段有源四面固定相控阵雷达。黄色部分则是涵盖了L,S,C,X和Ku波段的固定阵列电子对抗系统。
更为难得可贵的是,这套Zaslon综合射频系统系统采用通用化设计,可以兼容多种舰型,从毒蜘蛛导弹艇到基洛夫级巡洋舰都可以安装。

虽然和综合射频系统的完整形态集成雷达,电子战,通讯(055就是这样的)比起来缺少了通讯,但是雷达和电子战通用的20385型护卫舰显然比日本的秋月级驱逐舰(连雷达都没能集成到一个系统的屑,一个C波段仅仅负责搜索,而X波段则仅仅负责照射引导ESSM)更有资格称为双波段舰艇的。
这套双波段雷达的功能包括搜索、探测、追踪空中目标,以及标定超低空与水面目标和沿岸目标等,还包括支持武器火控(包含9M96防空导弹的上下数据链)。这套系统雷达系统识别度与目标更新率高,能够对高速迫近的目标快速反应并进行火控标定,具有自动目标识别、自适应、抗干扰能力,对雷达截面积1平方米的目标探测距离为75千米,最大探测距离约200~300千米,可同时追踪超过100个目标。

整体来看20385型护卫舰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新设计,战斗力有了可观的提升,不过也正是如此,该舰十分难产,从2012年2月1日开始建造到2017年6月30日下水(似乎俄罗斯并不是按照切割第一块钢板算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建造时间其实还更长)足足花了5年时间还多(中途还传出过停止研制的传闻),在2019年4月21日开始海试,到今年5月进行验收试验,至今尚未服役(不管估计也不远了)比055驱逐舰要更小,建造时间更早,同期下水,现在进度却远远落后055驱逐舰。这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俄罗斯军工现在的困境,不过这一切是值得的,作为仅仅建造两艘的舰艇,20385更像是一艘技术验证舰,在20385上验证的技术将会在22350M和20386上开花结果。就让我们期待吧。


我是原终极侧位35姬,那个账号在更换捆绑手机号的时候丢失了。原来的粉丝们可以现在关注这个账号。
新人渣作,文笔不好,觉得不好的,求轻喷,如有错误,请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跪求三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