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至交陈亚夫将军
父亲的至交陈亚夫将军
作者: 北京网友 | 类别:纪念文选 | 打印

我父亲的一位至交陈亚夫将军,陈伯伯是1955年的大校、1961年晋升少将,他和父亲既是保定地区老乡,又是父亲刚参加八路时的征兵负责人,后来又长期和父亲在一起工作,父亲离开65军后,不管到哪个军还经常和老领导通电话。后来父亲调到北京军区后勤部还经常去香山那边三部大院看望陈伯伯。
陈伯伯是河北满城人,大父亲三岁,他早就在上学时就接受进步思想,1929年就加入了共青团组织,1931年转入河北地下党组织,曾专门负责党在保定地区的秘密情报工作。
西安事变后,身份公开,晋察冀根据地创立后,就参加了八路军,一入伍就分配到3军分区10大队任连指导员,并在那时到阜平征兵时,遇到父亲和同村几个青年一起投八路和父亲结识。后来陈伯伯看到父亲有文化,并且曾经有过在药铺打工经历,就送父亲到三分区的医务干部培训班学习,这就使父亲走上了部队医务、后勤之路。
八路时期,陈伯伯先后任三分区独立团营教导员、易县支队副政委、45团政委等职务,后来又调任晋察冀军区2纵6旅任政治部副主任、2纵4旅政治部主任、2纵部分和八纵合编后改编为第一野战军初期,陈伯伯任65军独立31师政委,后31师撤消任194师第一任政委。期间,曾参加过抗日战争期间的黄土岭战斗,和解放战争期间的和平津战役、会攻太原、解放兰州、宁夏等战役。
抗美援朝期间,陈亚夫伯伯任65军194师政委、曾和前面文章提到的潘永堤叔叔和后面要提到的齐景武叔叔都搭档过,难怪这些师长都管陈伯伯叫老政委,就因为陈伯伯任政委期间,换过三任65军194师的师长。五次战役之后,陈伯伯调任65军政治部主任(1953年1月)。也就是在此任上,陈伯伯在有一次接待著名作家巴金,给他讲述了一个65军副指导员赵先有的事迹,后来巴金就根据陈伯伯和赵先有烈士所在团团长张振川(最后职务是河北省军区司令)讲述和他采访到的其他英雄人物事迹写了一个小说《团圆》,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长春电影制片厂又根据这部小说为蓝本改编摄制了电影《英雄儿女》。从此王成那句经典的战斗呐喊“向我开炮”激励着我军多少战士成为无敌的勇士,以至到我军进行对越自卫反击战时,各参战部队战前必看的电影都是《英雄儿女》。
在这里,有必要简单说一下赵先有的事迹,以缅怀这位王成式的英雄:赵先有是65军194师582团2营6连的副指导员,在1952年10月期间负责在67高地的防御任务,这个67高地距板门店仅五公里之遥,那时谈判的帐篷都搭起来了,美韩部队为在谈判时争取主动,发动了被我攻占的67高地的进攻,赵先有带领战士们牢牢固守山头打退敌人无数次疯狂进攻,后来阵地上就剩下双目炸失明的他和小通讯员刘顺武,他们用牺牲战友的各种兵器不断向攻山头的敌人射击、投弹。后来眼看抵挡不住,赵先有就用步谈机向指挥所呼喊着“团长,敌人上来啦,开炮打吧!”,
当时团指挥所里的张振川团长听到呼叫,心里矛盾极了,心想我们的大炮怎可以向尚有自己战士战斗着的阵地开炮呢?当时,团指挥观望所甚至能看到赵先友与几个战友和敌人拼杀的身影,直至后来,眼见他们四周被敌人包围后,响起了一阵集束手榴弹的巨大爆炸声,使敌人的进攻完全沉寂下来。团长张振川和炮兵首长交换意见后,决定用炮兵群的火力,以连续的五发急速射,打向在赵先有阵地前乱窜的敌人。反击部队也在这个空隙冲上67高地,才发现赵先有和这几个战友已经和二十几个敌人同归于尽了。
后来陈伯伯回国后,历任65军副政委、石家庄步兵学校政委、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政委、第一外国语学院政委、总参谋部叁部副政委等职务。离休后享受大军区副职待遇,1990年去世,曾荣获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来自:陈亚夫将军与《英雄儿女》_陈亚夫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