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教资笔记8.4周三

2021-08-04 00:15 作者:搓澡的橡皮  | 我要投稿

学习时间9:18-12:43,13:47-15:59,17:05-19:03,20:34-22:07,再加晚上30分钟,共计9h38m。

第一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

四、教育目的

(五)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客观依据。⑴社会经济发展阶段。⑵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⑶文化传统。

2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客观依据。直接对象是受教育者。

3人们的教育思想,主观目的。

4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理论依据。⑴全面发展是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品德意志。⑵

全面发展受到分工的制约⑶现代大工业必将要求人的全面发展⑷共产主义才能实现全面发展⑸全面发展必须通过劳动和教育结合


五、教育制度

(三)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提供物质条件、影响发展速度和规模),政治经济制度(统治阶级利益),文化传统和外国学制(适应文化传统),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人生不同阶段)

(四)西方现代学制的类型

1双轨学制。一轨自上而下,资产阶级子女,大学中学,学术性强。一轨自下而上,劳动人民子女,小学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劳动者。平行两个系列,不相通。

评价:英国,不利于教育普及。

2单轨学制。自下而上,小中大学,所有学生同样系统。

评价:美国,利于教育普及,教育质量参差。

3分支型学制。形成于苏联,同等初级教育,中高级教育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我国采用。

评价:融合前两者,兼顾效率与公平,兼顾效率普及和学术性。缺点,灵活性差,区域性课程得不到发展。


六、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概述

教师的职业角色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多样化,传道者(道德价值观),授业解惑者(科学文化知识),示范者(榜样言行),朋友(多方面指导),心理健康辅导者(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管理者,班集体领导者(纪律、班规、活动)

教师劳动的特点

⑴复杂性和创造性。复杂性:教育目的全面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任务多样性,多种知识技能,品德意志。教育对象差异性,千差万别的人,因材施教。创造性:因材施教,不同的教育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即使同样内容;教育机智,随机应变正确教育措施处理问题。⑵连续性和广延性。时间连续性,不断了解学生,预测学生,检验效果,获取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空间广延性,课堂内外,学校内外。⑶长期性和间接性。人才培养周期长,见效周期长。不直接创造财富,通过学生实现价值。⑷主体性和示范性。传授自己的知识,教学工具为自己所掌握。教师言行举止是学生的榜样。⑸个体性和集体性。一定时间空间内有很强个体性。每一阶段的教师面对的学生是前一阶段教师的成果。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简答、材料]

1道德素养。对事业,忠诚。对学生,热爱。对集体,团结协作。对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知识素养。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控能力。

4心理素养。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根据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划分。

1关注生存阶段。新教师,问题是学生、同行、领导,处理与学生的关系。

2关注情境阶段。适应之后,关注提高学生成绩。

3关注学生阶段。适应前两阶段之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成熟的标志。

(四)教师成长的途径和方法[简答、材料]

途径:师范教育新教师补充教师队伍;实践训练提升在职教师能力。

方法:1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前者有明确的计划和目的。

2微格教学。少量学生,较短时间,课堂教学,过程录像,课后分析反思。

3专门训练。每天每周每月回顾。有效地指导课堂作业。布置家庭作业。有意义地呈现新材料。

4教学反思。反思日记。尽可能详细描述。交流沟通。行动研究。经验+反思=成长。

(五)《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五星重点]

1基本理念

⑴师德为先。(差不多就是道德素养)①对事业,忠诚,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遵循职业道德。②对小学生,关爱小学生,责任心爱心。③对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自尊自律。

⑵学生为本。①尊重关爱小学生,以为主体,激发主动性。②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适当的教育方法,健康快乐成长。

⑶能力为重。①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②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③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提升能力。

⑷终身学习。(差不多就是知识素养)①学习先进的小学教育理论,国内外小学发展改革先进经验。(其实就是教育科学知识)②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其实就是通识知识)③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2基本内容

专业修养和道德。(也就是道德素养)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

专业知识。(也是知识素养)小学生发展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学科知识,通识性知识。

专业能力。(就是个教学过程)教育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

(六)师生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

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小学生喜欢一门课程往往从喜欢一个老师开始。

⑵教师和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师生轻松幸福快乐。

⑶直接的教育意义。人际交往。

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

⑴教师方面

①了解和研究学生。(思想、个性、兴趣爱好、知识水平)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会学生怎样学习)③发扬教育民主。(一视同仁,换位思考)④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⑤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接触、亲近、共鸣、信赖)⑥提高法治意识,保护学生合法权利。(明确师生权利义务关系)⑦提高自身素养。(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心理素养)⑧正确处理师生矛盾。(敢于自我批评,耐心说服教育)

⑵学生方面

①正确认识自己②正确认识教师

⑶环境方面

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②加强学风教育


第二节 教育研究方法

一、小学教育科研概述

(三)小学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

文献检索的要求

文献资料查阅的过程


教资笔记8.4周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