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张爱玲的文字让你迷醉

2022-07-05 10:20 作者:我是2B恒  | 我要投稿

张爱玲的文字非常像诗,天然的带有一种逼近本质的率真,能使阅读的受众,在一瞬间猛然醒悟,细看,她似乎并不刻意。足见她绝伦的才气。她的笔,是生花的妙笔。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情,再怎么恶俗,再怎么不耻,但,在她的笔下,都有着一些细碎的光辉,有时候是事物本身的,有时候,是她幽怨的语气赋上去的,像是一个造物者,她爱她亲手创造的一切,虽然有时候,不免觉得它们不合时宜。她的字是有灵性的,每一个组在一起,都是故事,都带着生命力,不管是优雅的,还是泼辣辣的。最早看她的书,是《金锁记》,她笔下的曹七巧,让人又恨又同情。后来,《红玫瑰与白玫瑰 》《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 封锁》《心经》《小艾》都相继读了,愈发的喜欢。她,一直都迫迫的提醒自己,出名要趁早啊。时局也配合她,二十三四岁的年纪,便在上海人尽皆知,多么骄傲的年轻。

  张爱玲生前的作品影响力不大,一生在漂泊、孤 寂、冷寞里度过。最终孑然一生,孤死在美国一间公寓里。 张爱玲走后,人们像考古般挖掘她的作品。一本本尘封多年的文字相继问世,其热浪狂袭整个华人圈,令无数型男怨女痴迷追捧。我也是不打折扣的张迷。对于女人有特殊的爱好,不是她俏丽的容颜,诱人的身段,而是女性的智慧和文字魅力。 张爱玲相信爱情是真诚的。但结局是无人知道真相。或许不知道的东西才是美。我喜欢张爱玲的文字,更喜欢她散文式的叙事风格,闲适的生活态度。该忘记的却还记得,不该忘记的却早已忘记。女人文字存在有它存在的理由,男人不应该在张爱玲文字前加个“小”字,这是对她不尊重。我会像迷恋自已的文字一样迷恋张爱玲的文字。简单,执著,而多情。

 我更极愿意看张爱玲谈巴赫的音乐或者是《蒙娜丽莎》——那时的她,似乎更自然真诚些。我只欣赏她真正的艺术之心——她描写这些东西,并非炫耀——因着她的太过贵族气,早就不会惊异于这些暴发户儿才咋舌的东西了——她是带着艺术的观点与角度,超凡脱俗又无比入世地带着冷漠地暖眼来看待这些东西的——这些东西本身,于她而言,就是非常美的物件儿,与恨不能贴上个“古董”或“国际名牌”的“我多有钱啊”的身份昭显,关系不太大——当然,在内心深处,也许,张爱玲也免不了一点小的虚荣,但总地——张爱玲是大俗大雅、亦俗亦雅的——俗到爱人所共通爱,雅到观人所不能观。最爱张爱玲的既艺术又世俗得彻骨。

  张爱玲的才华不仅体现在她的小说里,也体现在她的散文中。她的流言:“奏出了四十年代中国散文的一阕华美的乐章”(余凌 《张爱玲的感情世界》─── 析《流言》)今天,这阕乐章仍在我们的身边奏响,仍有连绵不绝的掌声从四面八方响起。“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爬满了虱子。”十八岁的张爱玲有着几近八十岁老人的心态。她对次直言不讳:“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个惘惘然的威胁。”(《〈传奇〉再版序》)今天我们只能推测她所说的“惘惘然的威胁”是什么,因为我们无法确知,我们能确知的是《流言》依然在流传,依然打动了读者的心。

  张最被认可成功的小说是《金锁记》,也是她较早期的一个作品,说一个社会底层的健康活泼的姑娘曹七巧被买进豪门,给先天软骨的二少爷做妾,老太太为笼络她而将其扶正。自己一生被金子锁住,没有幸福的滋味,情欲也得不到满足,看到亲生女儿、儿子等人享受爱情或人伦之欢,她就感到刺激,感到被讽刺,从而产生憎恨,然后亲手一一将其破坏,毁灭。一个落套的故事,不落套的是它的表现形式,自始至终无多少字提及金钱的影响,性格的转变无一点斧凿痕迹,而只有场景的切换,情节的过度,人物心态与话语之扭曲变形却昭然若揭,又皆合乎情理,似乎邻家就住着那么一个歇斯底里的精明的疯子。让人在叹息之余,说不上对主人公是惋惜还是憎恨,只觉得苍凉入骨。

 《封锁》写于1943年,战时“孤岛”的上海。可以说在这个短篇小说里,张爱玲小说技法的使用非常明显,甚至是有意为之。我们看不到在《金锁记》《倾城之恋》《半生缘》里那个“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娓娓道来的全知全能的叙述者,而更多的带着明显戏谑心理的旁观,所以闹剧式的开场和充满了戏剧性的故事成全了《封锁》。也因为这样,我们看到了张爱玲小说中的另一类风格。

  在她是唾珠咳玉,在我是余香满口。因为对语言的敏感,这些精典的文字每次都让我手不释卷。张爱玲最初打动我的,是她运用语言出神入化的精彩和举重若轻的魅力。有人向我推荐过王安忆,看了她的书,感觉文字表达已然珠圆玉润,但仍然缺少读张爱玲那种“石破天惊”的惊艳之感和灵魂“骤然百转”的痉挛和狂喜。看她的小说感到累,看张爱玲的小说看得很轻松,只是看过之后感觉一点也不轻松。每次读张爱玲,感觉心尖会自动伸出一根吸管,甚至能听得见它滋滋吮吸的声音。她的于世道看透后的苍凉,对人情入木三分的深刻,对世间一切不动情和旁观的态度,她旷世的才华,别人已写过千万遍。而其中的好和妙须得亲自品味后才解其中真味。《金锁记》、《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事隔60年,今天读来仍然齿颊噙香,满口生津,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思想内容都称得上是极品。而她驾驭语言的能力在我眼里,当代文坛还无人匹敌。有朋友说,不管张爱玲如何有才华,看她的小说感觉她是个俗人。可是,她博大精深、中西合璧的文化底蕴无不让人自惭形秽。而她为人的独立特行,惊世骇俗跃然纸上

张爱玲的文字让你迷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