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评《洛奇IV》


《洛奇4》是一部典型的美式主旋律电影,里面塞满了冷战时代美苏对抗的意识形态斗争,如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007系列。尽管苏联在八十年代已经明显处于下风,但美国的电影界仍旧不依不饶地把苏联塑造成哥斯拉式的怪物,仿佛在美国到处都能看到苏联的影子,比如《赤色黎明》、《冰上奇迹》等。

由史泰龙主演的洛奇系列在打了几年“内战”后终于在《洛奇4》把矛头指向了“自由世界的敌人”——苏联,他的对手伊万是那种接受各种高强度训练、甚至打类固醇的肌肉怪物,比起之前的对手实力强得不是一星半点。

而曾经的对手、后来成为朋友的阿波罗,为了“美国的荣耀”而主动挑战这头苏联怪物,他出场时身穿印有美国旗的奇装异服和美式的出场秀让人觉得相当的“主旋律”,但他作为酱油角色下场是相当悲惨,一露脸就被苏联怪物轻松KO。

当大家都劝他认输时,阿波罗却执意上场,宁愿战死也不能丢大美帝国的脸面,结果他求仁得仁地见华盛顿去了。个人认为阿波罗的送死其实是超级无厘头,编导搞这一段纯粹是为了增加观众对苏联怪物的仇恨,同时把洛奇为友报仇和为国争光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大大减少了主旋律电影的“胶”味。

接下来洛奇只身一人前往苏联雪乡,用最原始的方法来进行地狱式训练,和以国家资源堆砌起来的伊万形成鲜明的对比。

老美主旋律电影与中国最大的不同是,他们喜欢将敌人塑造得无比强大,不管二战的德日还是冷战的苏联,在这种条件下老子还能战胜他们,才显得大美帝国更加强大。而不是像咱们老把小日本弄成弱智,坦白说要是我们打弱智都打了十四年,岂不是更丢人么?这种宣传手法咱真的要向老美学习一下。

经过数回合激烈的苦战后,在苏联主场作战的洛奇终于打败了伊万,连苏联的领导人也不禁起立为这位美国英雄鼓掌。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洛奇4》无疑是相当成功,特别在冷战时代多少起到振奋人心(西方阵营)的作用。

八零九零游戏时光专栏,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youxihuaij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