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每天一个文学考研知识点(宋初古文)

2023-08-07 23:02 作者:文学考研带你背  | 我要投稿

[专题复习3]宋金文


考点一、宋初古文


①宋初古文的复古思潮


宋初在文学理论上鲜明地提出复古主张的,首推柳开。他把道统和文统合为一谈,对后来的古文家和理学家都有深刻的影响,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柳开还把文看作明道的工具,并因此而反对文体华艳。这种理论在宋初本应起到矫正五代浮华文风的作用,可是柳开过于强调道的重要性而忽视文采,他所说的“道”又仅仅是“圣贤之道”,容易使文学成为道统的附庸。


②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柳开


柳开,号东郊野夫,北宋文学家。因官至如京使, 世称柳如京。柳开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他提倡复古,反对五代颓靡的文风,他提倡一种“古其理,高其意,随言短长,应变作制,同古人之行事”的古文;自称“师孔子而友孟轲,齐扬雄而肩韩愈”(《上符兴州书》)。他十几岁时便开始学习韩愈文章。后来又以六经为榜样, 提倡古文。


他认为古文“非在辞涩言苦,使人难读诵之,在于古其理、高其意,随言短长,应变作制,同古人之行事,是谓古文也”(《应责》);他还称赞扬雄“能言圣人之辞,能明圣人之道”(《汉史扬雄传论》),并以此自期,宣扬文道合一:“吾之道,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文也。”(《应责》)他认为道和文有主次的关系,“文恶辞之华于理,不恶理之华于辞”,他特别强调道对文的决定意义,认为文应该为现实政治文化服务。


柳开的理论是后来欧阳修诗文革新运动的先声,他的古文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宋初浮糜的文风,他主张文字要宣传孔孟之道,作文要有助于封建教化,提倡古文,反对北宋初的浮靡文风。其作品文字质朴,但枯涩,缺乏感动人的力量,他的复古提倡并没有产生重大影响。

③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光驱王禹偁


王禹偁,字元之,济州钜野人。宋初有名的直臣,敢于直谏遭贬谪。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章学习韩愈、柳宗元,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他是北宋初期首先起来反对唐末以来浮靡文风,提倡平易朴素的优秀作家之一。

王禹偁提倡“句之易道,义之易晓”(《答张扶书》),反对艰深晦涩,雕章琢句,为后来的欧阳修、梅尧臣等人的诗文革新运动开辟了道路,因此颇受后人推重。

其代表作《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写于贬官黄州时期。文中极力渲染谪居之乐,把省工廉价的竹楼描绘得幽趣盎然,含蓄地表现出一种忿懑不平的心情。文章多用排比,音调优美,富于诗味。

每天一个文学考研知识点(宋初古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