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好消息,青浦第二轮“强校工程”方案公布,附深度解析

2023-11-18 08:12 作者:大青浦房谈  | 我要投稿

内容摘要:《青浦区第二轮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施方案》公布,四大高中教育集团“支援”5所实验校,附深度解析。

公告截图 近日,《青浦区教育局关于

青浦区第二轮公办初中强校工程的实施方案

》公布(下文简称“青第二轮方案”)。 第二轮“强校工程”5所实验校

在这份“青第二轮方案”中指出,将

“徐泾中学、尚美中学、白鹤中学、博文学校、凤溪中学”

 5 所

学校作为第二轮“强校工程”实验校。 希望经过

 3 年

的努力,实现管理水平、 队伍素养、办学质量、社会满意度显著提升,建成“家门口的好初中”,进一步提高全区初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 我们看到,青浦第二轮“强校工程”5所实验校,将被安排纳入对应的

4大教育集团

(详见附图),这4大教育集团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均为

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基础教育集团作为支援团队

,并且

将安排集团牵头校作为支援校

。 以白鹤中学为例,白鹤中学幸运“牵手”

复旦附中青浦分校基础教育集团

,那么

它不仅将被纳入该集团成员校

,而且还将由该集团牵头校

复旦附中青浦分校作为对口“支援团队”

。这无疑将利好白鹤。 从排序来看,这4大高中教育集团似乎也是依据教学质量排序的(至少民间有这样的认知共识)。 青浦区教育局信访截图

我们看到这次第二轮5所实验校中还包括了尚美中学。自2016年6月起,民办世外托管了公办尚美中学,合作期为

4年半

,按该合作期推算大致于2020年底结束托管。 尚未发现官方就该合作项目成果评估报告,但家长们对该学校的4年半合作成果给出了评价。 《2022年度青浦区公办中小学招生计划》中,原2021年学区“留白区域”,即

华青路、上达河、佳乐苑西侧、盈港东路合围区域新增划入尚美中学

。该区域隶属于新城中央商务区。该区域市民对被划入尚美中学表示非常失落。 2023年11月,青浦区教育局公布

《关于秦剑钧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

,其中,便有尚美中学的新任校长任职通知,即任命秦剑钧为青浦区尚美中学校长;我们查阅发现,秦剑钧来自于尚美中学的“支援校”青浦一中,为原青浦一中副校长,是高级教师,高中生物学科带头人。 这也意味着,青浦区第二轮“强校工程”已在推进中。 第二轮强校工程领导小组

那么,未来青浦教育局将制定哪些举措来确保第二轮“强校工程”目标达成呢?

1、加强名师名校长融入

。将“实验校”作为“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以下简称“双名工程”)实践基地校,通过学校培育、 优质引进、师资流动等方式,

确保每一所“实验校”都有 1 名市级名校长

(含特级校长、“双名工程”名校长培养对象)和 

2 名名师

(含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双名工程”名师培养对象), 确保每一所“实验校”都有教师进入第五期“双名工程”的“种子团队”。

2、建立集团带动机制。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安排适合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特色高中)基础教育集团作为支援团队(

集团牵头校为支援校

),

将“实验校”纳为集团成员校

纳入市示范 性、区紧密型集团创建范围

,以组织管理紧密、师资安排紧密、 教科研紧密、教育评价紧密、培养方式紧密为抓手,实现管理、 师资、课程、文化等互通互融,

集团内优秀教师优先流动到“实验校”

新评特级教师、特级校长和正高级教师(中学学段)优先向“实验校”流动

3、实施专家全程指导。

根据“实验校”发展需要,

为每所“实验校”配备不少于 3 名指导专家

,指导“实验校”基于初态评估情况制定和实施强校三年行动方案,针对“实验校”发展需求, 确立内涵发展重点项目,明确任务时间表、改进路线图、预期成效和评价指标,给予全程跟踪专业指导。充分发挥区教师进修学院的专业指导功能,通过组织专题合作研究、校际联合教研、优秀教学成果推广、教研员“蹲点指导”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实验校”专业支持。建立“强校工程”课堂观察员制度,遴选 10— 15 名区名优教师、教学管理骨干担任课堂观察员,每学期对“实验校”开展两次课堂教学观察,形成分析报告和反馈改进机制。 另外,针对“实验校”还将在教师队伍发展方面强化、如深化教师培养机制、实施教师专项培训、提升团队治校能力;课改深化方面,“实验校”将全面落实课程改革,优先推进教学数字化转型,发挥评价撬动功能;并特色培育行动,丰富学校特色课程,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内生变革机制。 关于上述4所高中教育集团成员校清单,公开资料仅发现

青浦高级中学基础教育集团相关信息

。 2023年3月,青浦高级中学基础教育集团建设工作在青浦高级中学召开第一次会议。

青浦高级中学

校长蒋伟勇、副校长李会、

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

校长陈文芳、

青浦区崧文小学校

长范红、

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中学

校长何影、

上海市毓秀学校

校长周秀芳参加了会议。 从理论上,基础教育集团建设的首次会议,集团成员校应该都会参会。所以,当时青浦高级中学基础教育集团成员校很可能就是与会的

5所

相关学校,这次第二轮“强校工程”公布后,按规定会新纳入

徐泾中学和凤溪中学

进入该集团成员校。 (不清楚第一轮“强校工程”青浦高级中学“结对”实验校金泽中学、颜安中学是否属于该集团成员校,感觉没有被纳入。)

就像上述方案提到的,本轮为青浦区第二轮公办初中强校工程的实施方案,那么第一轮什么情况呢? 市教委首轮“强校工程”实验校清单通知

2018年7月,上海市

首轮“强校工程”启动

。 青浦区首轮“强校工程”6所实验校清单

上海首轮共

116所

“强校工程”实验学校中包括了青浦的

6所学校

。它们分别是:

金泽中学、颜安中学、珠溪中学、沈巷中学、毓华学校、佳信学校

。 其中,金泽中学、颜安中学与青浦高级中学“结对”,珠溪中学、沈巷中学与朱家角中学“牵手”,而毓华学校、佳信学校“加入”上海工商信息学校。 那么,通过将近5年的努力,上述6所实验校有些什么样的改变的呢? 说实话,民众一无所知。 群聊截图

上述“群聊”是大家对青浦区公布第二轮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施方案后的部分聊天记录,这也是部分市民对现状青浦教育设施的感受。 我们看到,群友对于青浦区现状公办教育质量应该说不是很有信心。“民强公弱”比较特出。当然,“躺平”之说有点太过悲观了。 今年7月,夏阳街道塘郁村5组徐姓同学就接到了北大录取通知书,他就读于复旦附中。 所以,我们觉得官方有必要就首轮“强校工程”实施成果进行评估并公示,以展示实验校在实施首轮“强校工程”前后的变化,

成果评估建议从这么几个维度呈现:

1、硬件上,首轮“强校工程”实施前后数据对比;

2、师资配置上,首轮“强校工程”实施前后数据对比;

3、学生中考方面,首轮“强校工程”实施前后数据对比。

青浦区高校附属学校(幼儿园)分布图

近年来,青浦区教育局在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方面还是取得了一些成绩: 2015年,青浦区人民政府、复旦大学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合作举办的实验性、示范性寄宿制高级中学,于2015年建校,这标志着

复旦附中正式落户青浦

。 青浦与上政、上师大合作办学签约仪式

2022年9月,青浦区与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师范大学

合作办学签约仪式顺利举行。截止目前,青浦已启用的上述两所高校附属学校(幼儿园)共有

6所

: 上海学前教育学院附属青浦实验幼儿园

上海学前教育学院附属青浦第二实验幼儿园

上海政法学院附属青浦东门小学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青浦实验学校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青浦实验中学

上海政法学院附属青浦崧淀中学

这意味着,目前青浦区共有7所高校附属学校(幼儿园),详见附图。 2023年5月,《上海市示范性学区和集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出台,该“行动计划”提到,将通过

3年

努力,在紧密型学区和集团占比进一步提升的基础上,

建设一批市示范性学区和集团,基本形成学区和集团规范化、紧密型、高质量发展生态

按照“优质引领、强弱结合”原则

,优先将区域内相对薄弱学校纳入学区和集团化范围,市示范性学区和集团创建过程中,有关学区、集团成员校原则上保持稳定。

加大教师流动力度,

每年流入相对薄弱校的教师人数应

不低于符合交流轮岗条件教师总数的20%

,其中在教学教育领域表现突出的骨干教师

不低于30%

,流动期限

不低于3年

。支持优秀校级干部和中层管理人员参与流动,加强对流入校的制度建设和文化引领。面向相对薄弱校,因需实施教师组团流入,流入教师人数

不少于3人

开展包班上课

,教研引领和项目攻关,帮助流入校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流入相对薄弱校初中的教师应重点覆盖学业水平考试计分科目等。

加强教师队伍统筹管理

,将流动教师在相对薄弱校跨校任职、兼课、指导的表现作为职称评定、职级晋升、绩效工资分配、表彰奖励、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将学区、集团内2年交流轮岗工作经历作为提任校级干部的重要因素。城区教师在乡村乡村交流轮岗期间,按规定享受支教补贴待遇。 一个区教育质量的好坏,不仅反映在教育择校问题上。某种程度上,它的影响会“外溢”。 它会影响区内人才引进,很多年轻家庭都非常关注孩子的学区问题,这或许会影响他们选择工作的区域。 它也会影响区内置业选择,对于很多孩子是学龄期家庭来说,房子买哪里,学区可能是第一要考虑的因素,家长都情愿自己上班远一点。 另外,有好的教育设施,也是土地高溢价和物业高溢价的重要推手。对于现在很多地方财政收入“吃紧”来说,提升教育质量,引入口碑好的品牌学校对于政府来说应该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所以应该更积极主动的推进。 目前,青浦区除了引入高质量公办教育学校呼声较高外,分布上,市民反映较多的问题主要有: 1、徐泾虹桥主城区公办中、小学校缺乏;

2、赵巷镇特色居住区公办中、小学校缺乏;

3、朱家角镇(不含沈巷)公办中、小学校缺乏。

52-22地块区位图

徐泾虹桥主城区

小学新建项目

(52-22地块)、

赵巷特色居住区九年一贯制学校(E2-11地块)

均已被列入《青浦区2023年土地专项准备计划地块基本情况表》。 不过,截止目前,上述地块公开渠道并没有进展消息。

(52-22地块,今年8月批复的上述“情况表”展示为

小学

,而已批复的上位规划显示为

初中

。根据此前官方的信访回复,

该地块将作为09-10地块小学的替代方案

,优先予以启动建设。)

而朱家角镇泰安公寓九年一贯制学校、

上实朱家角滨湖小学

和19-03地块(初中)均在近几个月内已启动施工招标。 相信,随着上述“强校工程”的不断深入推进,

“优质引领、强弱结合”,加大教师流动力度,学校分布逐步完善,青浦的教育设施环境将越来越好!

今年9月,关于印发《青浦区推进紧密型学前教育集团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发布,青浦区组建了7个紧密型学前教育集团。

资料:青浦区政府网

编辑:大青浦房谈

好消息,青浦第二轮“强校工程”方案公布,附深度解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