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创新与好用并不矛盾,孤鸿mpro会带来怎样的惊喜?--孤鸿mpro详细测评
前言 大雁一直以来是一个十分低调的厂家,在宣传方面的力度与友商相比差了很多,然而正是这样,大雁才分配了更多的精力在做魔方上。曾经的展翅,接下来的腾一,最近的腾三,哪吒,都展示了大雁做魔方的态度与水平。而这次,大雁带着孤鸿mpro再一次来到了我们的视野。 产品亮点 ✔3种尺寸,6大版本 ✔创新设计里外磁环悬浮 ✔极强测速表现 ✔光面防脱手 ✔小角度柔和归位 包装外观 此次我拿到的是56mm的磁悬浮版和55mm的磁力版,两者包装设计除颜色外基本相同。根据别人同尺寸的开箱来看,配色好像是取决于尺寸而非弹力系统,55mm的为橙色,56mm为蓝色。 配件方面非常简洁,只有一份调试说明和一个复原教程。(想要透明盒子和袋子啊啊啊) logo这次是印上去的,红色还是挺好看的,也不太容易掉。
顺便在这里说一下个人的一个小插曲吧,之前一直疑惑为啥大雁的logo非要有个“头”,这两天玩了差不多500把,才发现那东西不是头,是左上角有个魔方的“大”,旁边右下角还有一个特别小的“雁”。 回到正题,孤鸿mpro两个版本配色完全一致,对比度很高,利于观察,和主流魔方对比一下吧(左孤鸿mpro,右风三)
基础参数 孤鸿mpro这次设计了6个版本,尺寸3种x配置2种,有可能后续会出弱磁版本。这样就完美得迎合了几乎所有魔友的喜好,不再需要考虑尺寸不合适问题。重量等可以看一下官方给出的图片
出厂为光面,划痕控制得还可以,防脱手效果很不错
结构设计 孤鸿mpro的拼接非常紧,给了魔方偏硬的手感,魔方没有游泳圈,优化了易容效果,棱块使用十字卡角保证防pop能力。角块卡脚处有大量镂空以减轻重量。角块卡脚原色,棱块卡脚为拼接式。棱块接触面外侧有小面积分离,搭配比较密的水波纹防粘槽给了魔方不错的防粘和储油效果。棱块卡脚预留了一个棱斥槽,以方便玩家改棱斥。
不过需要注意,棱块与角块磁铁处均没有可以保护磁铁的磁铁槽,需要留意是否有掉磁现象,目前我的这颗还没有。 另外,由于棱块卡脚不是一体式,所以如果改完棱斥,就不能掰开棱块了。 调试手感 这款魔方只有轴距5档数调,弹力与磁力均不可调。出厂均为1档。由于魔方本身结构比较紧凑,我没有变动轴距,采用了最松的一档。此时孤鸿mpro的容错肯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正容错45°,逆容错30°➕,完全够用,而且易容也非常舒服。爆发力与稳定性兼具,形变也并不很大。相比生硬的大角度归位,孤鸿mpro的小角度柔和归位也很大成度上优化了魔方的手感。 调试过程我分别试了两种方案。出厂的时候油很多,魔方是一个比较硬,但是非常柔和且比较黏的奇特手感,个人用起来不太习惯。弹簧版我擦掉所有出厂油,试了一下,声音突然变大,手感也变为硬脆。接下来为了尽量迎合自己喜好的软脆滑手感,我在卡脚加上大量魔速s1,接触面佛系黑盖,弹簧处点上gan1号油以消除弹簧音。这样之后,虽然魔方仍然没有变得很软,但是也不那么硬与黏了,还是可以的。 另一颗魔方为磁浮版,我擦掉了接触面的出厂油,保留卡脚的润滑油。(我猜测出厂油是大雁阻尼,可惜我没有。。)接下来接触面加佛系绿,磨开后魔方比弹簧版更软更滑,但是依旧不算一颗整体很软的魔方,估计这款魔方本身就是偏硬的了。
即使折腾了这么久,显现出来的手感依旧不是完全适合我,毕竟魔方本身偏硬且磁力略显偏强,并且存在少量小卡。但是测速表现确实是十分优秀,貌似是我所有魔方中测速表现最好的。 总结 孤鸿mpro个人是今年第一个期待很久的魔方,最终的表现也并没有辜负我。既有创新的里外磁环设计,又保证了魔方本身好用不贵。价格也已经公布,弹簧轴磁版的魔友价仅仅50元,显然是目前市面上价格最低的带有轴磁的魔方了。虽然魔方应该是中端定位,但是实力已经薄纱一部分旗舰。个人目前在考虑是否主力,毕竟测速表现是真的强,非常推荐大家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