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应该将女性主义进行分类吗?【大纲】

2023-07-06 00:52 作者:随性不渝  | 我要投稿

  如果我们站在立场区分的角度上,我们确实应该分类——比如自由主义流派与马克思主义流派。

  如果我们站在同立场却依然有分歧的角度,我们的分类似乎又有些太细化了——比如马克思主义流派与社会主义流派,它们之间的理论差异并不是很大。

  若我们承认,多音性是显示女性主义生命力的特征,那的确有分类的必要。

  若我们承认,“为了99%的女性主义”而发声,那除了已经破产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之外,我们的分类又略显多余。

  我们应该将女性主义进行分类吗?恐怕这是不得不做的工作,哪怕分类中隐藏着将女性主义阉割的风险,但请不要忘记,将feminism翻译为“女性主义”本身,就已经在阉割它丰富的意蕴了。直到现在,即使是女性主义者,其中也依然会有部分人把女性主义误认为“女性的主义”。

  分类的必要性体现在,一方面是中西两地父权制的差异,另一方面则是中西两地的社会矛盾不能一概而论,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进行分类?

  第一种分类:线性时间观——按三次浪潮的时间分期进行分类

  第二种分类:克里斯蒂娃的分类

——第一代:争取与“男性”在线性时间内的平等

——第二代:突出“女性”的循环时间

——第三代:在父姓线性时间与母性循环时间之间来回“振荡”

  当然还有其它分类,不过那些分类基本上是上世纪的分类了,在此不再赘述

  如果按照最常见的分类法,我们无非可以这样分,第一次浪潮主要是自由主义,第二次浪潮中有三大家:自由派、激进派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流派,第三次浪潮主要是后现代主义流派,当然也有其他比较有影响力的文化派、生态派、赛博格派等等……当然我们也发现,这样的分类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给人一种渐进的错觉:似乎女性主义的发展真的如波浪一般有起有伏,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展着。但真的是这样吗?每一次浪潮的更替,难道没有“断裂”吗?若没有“断裂”,那么为什么女性主义内部的分歧甚至可以达到对立的程度?所以,三次浪潮的分类法容易方便让人去快速理解,但它掩盖了在浪潮的变换中,具体社会现实的政治经济关系的变革。

  线性时间分类的弊端已然显现,在这一层意义上,或许克里斯蒂娃的分类更适合我们对目前国内女性主义声音的判断。

  注:由于克里斯蒂娃的分期背后有比较晦涩的解释,故而在此处只是简略描述。

应该将女性主义进行分类吗?【大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