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介绍下我的宿舍桌面

好久没写过这种水文了,记得上次写这种东西还是在张大妈,好在今天实在是比较闲(其实只是不想学习),就简单写一下,权当记录下在海南的研究生宿舍生活。

首先先放一个桌面的总览,研学谷的宿舍条件客观来讲还是不错的,但是这个桌子实在是给的有点小了,特别是对我这种东西比较多,体型也比较大的,这个桌子的宽度实在是有点捉襟见肘。但是没有办法,宿舍的条件并没有空间让我进行大的改造,就只能凑合一下了。
接下来我就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简单介绍下我桌面上的这些装备。

最左边的是一台Macbook Air(m1芯片乞丐版),去年花4K多点从闲鱼上买的,我记得当时到手的时候电池循环甚至只有9次左右,算是比较新了。平时如果去图书馆或者哪里的话都带着这个玩意去,毕竟是arm,续航和唤醒速度确实是比较不错的,而且运行一些轻度的程序也是完全足够的。而且由于Mac OS早就全面拥抱了64位应用,其实日常使用一些国产软件(比如QQ网易云什么的)体验其实是比win上好一些的,毕竟这些玩意在win上还是32位应用。平时如果看文献或者只是简单使用电脑的情况下,基本上都会用这个玩意连接外设使用(这里主要是图一个省电,毕竟我旁边那台台式机待机功耗就有100瓦往上了)。
支撑这台电脑的是一个pdd上买的塑料支架,大约不到20块吧,之前原本是想买金属材质的,后面看了下价格要几十块就作罢,塑料支架效果一样,钱是能省一点是一点。
Mac连接的是一台4K 144Hz的杂牌显示器,反正这个价位大家用的都是群创E7B面板,为了避免广告嫌疑,我就不说牌子了。Mac可以用一根全功能C2C数据线连接显示器并充电,同时直接用显示器上的两个A口了连接外设即可,总体使用体验还是不错的。由于我的身高稍微高于平均水平,我在显示器下面还放了个支架。同样是pdd上几十块买的,平时不用的电脑的时候还能把键盘推进去。几十块的东西做工反正就那回事吧,能用就行。

然后就是显示器前面的外设。由于我有两台电脑,外设自然也是双份的。键盘是两把60%配列的小键盘(毕竟桌面空间实在是太小了,而且60%实在是用习惯了):一把是静音月白轴的qk65,一把是G银Pro轴的ROG魔导士。其实原本是两把魔导士分别换了不同的轴体,然后牛子哥用一把zoom65换走了我一把魔导士,然后季导又用他的qk65换走了zoom65,于是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情况。我非常喜欢魔导士这个键盘,可能是因为它独特的配列和高度,我用这把键盘的时候好像如指臂使,操作效率很高。而且这把键盘的PCB和焊点的质量也着实不错,之前那把我甚至换过四次轴体,焊盘没有一个出现问题的,而且自带的pbt键帽质量也是相当不错,灯光也比游侠RX tkl和龙骑士2更亮。我个人感觉ROG与其再搞什么夜魔,真不如给魔导士加上热插拔或者其他更多的轴体选项。魔导士默认的几种轴体真的拖累了这把素质优秀的键盘。关于这款键盘的轴体更换我这里还得提一嘴:如果你也像我一样选择自己给魔导士更换轴体,那么请避开KTT代工的CS银轴(或者叫AKKO银)。单论手感来说,cs银是我最喜欢的线性轴,但是由于ROG原生使用的是樱桃和凯华的轴体,去抖动算法是比较激进的。KTT的弹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可能就会在这个键盘上出现连击的情况,之后我更换为G银Pro v2之后并没有再出现同样的情况。当然这也有可能刚好是我买的这几十颗CS银的质量不佳,但是情况确实如此,我就姑且提一嘴给大家避坑了。关于QK65,我没有什么可介绍的,感觉就是平平无奇的客制化铝套件,用起来也没有可以分享的特别的体验。

说完键盘之后自然是鼠标。我现在在用的鼠标有两个:一个是ROG月刃,这款鼠标恰好很适合我的手型,而且也是C口充电,而且是目前电竞鼠标中为数不多的有蓝牙功能的,我拿来给Mac用刚好比较合适;另一个是前几天刚刚购入的蜻蜓F1 Pro,本来我就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买的,然而到手之后我发现体验确实不错,而且比GPX轻的14g感知确实非常明显(其实我个人感觉传感器也比罗技的Hero有提升),并且再也不用忍受罗技臃肿的G hub软件,于是我就很开心的换掉了GPX。鼠标垫用的是牛子哥送的雷蛇重装甲虫V3,这个方面我不懂,就不过多评价。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显示器右边的网络设备。处于下层的是中兴的G7615光猫,其实就是中兴G7607的联通版本。研学谷这边是可以自己联系运营商拉宽带的,我用的是联通的千兆融合套餐,一个月付费59元包手机卡+千兆宽带,性价比还可以。但是宽带师傅默认给装的是华为的8346X6-C,虽然性能也很稳定,但是只有千兆网口,所以下行只能跑到980MBPS左右。没办法,只能自己花钱买了个中兴的G7615,并且由于屋子比较小,就不需要额外接路由了。现在有线能到大约1300mbps左右,无线在160mhz频段下也能突破千兆的限制,可以算是满足预期了。


光猫上面是我的一个小主机,现在姑且是当作一个轻度的NAS和下载机在使用。具体型号是HP 800 G3 DM,CPU用的是一颗i5-7600T,内存是两条4G组成双通道,系统盘用的是之前steam deck上拆下来的64g emmc,硬盘用了一个之前留下来的2T机械盘。原本的打算是准备装正经的软路由系统,后面想了下其实真不如直接安装win10打开文件共享算了,而且还能用微软的远程桌面直接管理,给mac和iPhone手机存点视频是够用了,而且应急的时候还能当作一台完整的电脑使用。

最右边的是我的主力台式机,关于这个玩意这里就不做详细介绍了。现在这个机箱只是临时用一下(甚至风扇都没有完全塞在里面)。大致的配置是一颗R9-7950X配一张RTX 4090,等几和未来的新机箱发布了,到时候换了机箱再专门进行介绍吧。
写到这里我也饿了,是时候去食堂干饭了,就这样吧,有什么没说的回头再补充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