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男童身体不适7次举手被无视 教育应当迎来自下而上的改革

2023-02-28 22:58 作者:心随梦转  | 我要投稿

作者 歪歪歪Y

本专栏封面由stable diffusion生成

     “遵守纪律”,这个规则在我们启蒙时就开始扎根于内心。在课堂中,如果想上厕所需要举手,有任何不适要打报告,不准在没有允许的情况下说话讨论……违反就会受到处罚,留堂、站着听课、当众指责……对于那时年幼的我们来说,遵守纪律,无疑是保全自身的最佳办法。

 可是,就是这样一种潜移默化并且渐渐根深蒂固的观念,却害死了8岁的小男孩。2020年11月,8岁的小郭在小学课堂上7次举手,但在这10分钟的7次举手中,任课老师没有进一步反应,只是提出“忍一忍,下课后再说”的说法。下课后,任课老师扶着小郭走下楼梯,小郭却不慎跌倒,父亲赶到校后拨打120将孩子送往医院,可最终,小郭在医院里深度昏迷,不幸离世。

详见新闻:李争.(2023.02.24).男孩7次举手后离世,法院一审判学校担责20%,关键视频证据缺失.映象新闻.检索时间:2023.02.28.检索来源:http://news.hnr.cn/shxw/article/1/1629036932037332994

       小郭的离世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悲痛。隐藏在小郭背后,深深捆绑住小郭求生的双手的,是纪律。当小郭无比难受时,在他的思想里,生命居然不是第一,纪律才是——遵守纪律,听老师的话,即便难受也隐忍着——他凭借对纪律的信任,一直忍到下课。如果小郭是一个“不遵守纪律”的小孩,他也许就会直接大声告诉老师他的难受,在众目睽睽下“潇洒”地走去校医室,亦或直接离开,留老师在原地目瞪口呆。

遵守纪律的,不仅是小郭,还有上课的老师。网络上,任课老师因为小郭的离世,成为网友们的众矢之的,“不负责任”“冷漠”“不配为师”……但深究老师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其实也是根深于其内心的“遵守纪律”。不同于小郭对纪律的信任和畏惧,老师则是对纪律一以贯之的服从,这种思想已经潜移默化到他处理紧急情况的态度和行动上了。试想,这堂课真的对全班有这么重要,非得上完不可吗?老师真的如此尽责,想要抓紧时间传授知识吗?事实并非如此,“不要把事情闹大,我可不敢出岔子”“让小孩忍一忍,上课重要”“如果我处理他的事情,那同学们不就乱套了”……这或许,就是老师当看到小郭一次又一次举手后的内心反应。我并不认为,这位老师如网友们说的一般可恶可憎,因为他也不过是个接受如此教育的凡人。

我并非在号召大家不要遵守纪律,但我想要通过这个事件唤起大家对自我的“服从”。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了遵守纪律的行为准则,服从于大人,服从于上级,服从于国家……可很少有人告诉我们,我们也要“服从”于自己,服从于本心。自我的合理需求,不应当因为纪律而被压抑和否决。我相信我们或多或少经历过,在小学因为不敢举手而一直憋着等到下课才上厕所的情况,经历过在烈日炎炎的操场上,因为不敢说出自己没吃早餐而不幸低血糖晕倒,经历过学校不允许上天台,而错过的美好落日……我们在青春时开始叛逆,但这种叛逆也逃脱不了遵守纪律的围栏,成年后的我们或许渐渐麻木,遵守纪律确实是在社会上最为省力的规则,比起打破现状、承担风险,我们渐渐习惯于躲在安稳的角落,这个由纪律构造的稳固的三角,禁锢着我们的内心,操纵我们的选择。

      教育并非规训,纪律并非道德,服从并非尊重。小郭的事件如同一记警钟,铛铛地响在我的心里。我们何尝不是一个个体,我们不仅对社会负责,我们更应当对自己负责,知己本心而尊之,晓世规则而明之。在学习中建立起自我的道德认知,树立个人品格,正视个体的合理需求,勇敢冲破“纪律”的牢笼。



男童身体不适7次举手被无视 教育应当迎来自下而上的改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