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GDP占全世界的80%?士大夫的黄金时代,与平民百姓无关

提到宋朝,大家第一世界想到的可能就是宋词。宋朝立国三百余年,诞生了无数的文人墨客比如苏轼,欧阳修,王安石等等耳熟能详的名人,唐宋八大家,宋朝更是占据了六位之多。宋朝的文治可以说是整个中国古代的巅峰,直到当代,依旧是很多知识分子向往的时代。比如,高晓松就说过,自己如果穿越回去,一定会是宋朝。易中天认为,宋朝政治开明,绝对不是积贫积弱。在一些当代文人眼中,宋朝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更是一个经济空前繁荣的时代,有些人经过研究认为宋朝GDP占世界总量的50%~80%。



宋朝在当代一些文人眼中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朝代,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宋代GDP占世界总量的50%~80%纯属谣言
这里我们首先要明白,古代的GDP很难测算,只能根据仅有的史料进行推测。其次,所谓的宋朝GDP占世界总量的50%~80%,这个理论我没有找到任何支持这一说法的资料。与之最为接近的一条资料是英国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世界经济千年史》,这本书认为亚洲(不包括日本)的GDP占到了世界的67%。注意这里说的是亚洲,包括了当时的北宋、辽、西夏,还有印度诸国。所以,所谓的宋朝GDP占世界总量的50%~80%,这个结论很大程度上就是一条谣言。既然,很容易就能考证出其为谣言,那么这些文人为何还要不遗余力地推崇宋朝呢?
二、宋代优待文人士大夫是当代文人吹捧的根源
赵匡胤陈桥驿兵变,欺负孤儿寡母,才黄袍加身成为皇帝,加之五代十国政权更替频繁,故而他对军人和节度使极度的不信任。因此,赵匡胤立下了勒石三戒,其一便是不杀士大夫。不仅如此,宋代对待考中进士的文人待遇也是极为优厚。宋代官员不仅有在中国古代空前绝后的优厚俸禄,还有朝廷赠送的职田,比如苏轼绍圣元年(1094年)六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而节度副使就有三十千钱,职田十顷。要知道,北宋哲宗时期,一千钱大约可以买一石米,宋代一石约等于现在120斤大米(物价参考黄冕堂:《中国历代粮食价格问题通考》)。所以,宋代的士大夫正如宋真宗《励学篇·劝学诗》中所说: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三、士大夫的黄金时代,百姓吃大苦的时代
士大夫在宋代即便是被贬到偏远地区,也有着不错的俸禄,极高的社会地位,但是这些都与普通老百姓无关。宋代士大夫的高薪恰恰是压在老百姓头上的负担,再加上宋代庞大的军队(宋仁宗时期军队有100万以上)和每年送给辽朝和西夏的岁币,使得宋代百姓苦不堪言。然而,现在的互联网上却有人鼓吹宋代“藏富于民,不与民争利”,简直是胡说八道。

宋代对于百姓苛捐杂税众多,比如新生婴儿需要缴纳“身丁钱”,即人头税,以至于宋代百姓为了活命,只生育几个子女,以后再出生的婴儿都会被溺死,这一现象被称作“不举子”。苏轼的《与朱鄂州书》就有对此的记载:
岳鄂间田野小人,例只养二男一女,过此辄杀之,尤讳养女,以故民间少女,多鳏夫
除此之外,宋代农民起义据说高达400多次,两宋立国300余年,平均每年一次还多。
四、鼓吹宋代,无非想做骑在百姓头上的剥削者
现在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疯狂鼓吹宋代,无非就是希望自己也像宋代一样,知识分子高高在上,至于百姓的疾苦,他们才不会关心。鼓吹宋代的知识分子从来就没有想过劳动人民的疾苦,更是编造出宋代藏富于民,这种违背历史事实的谎言,其心可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