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75的隐身问题

俄罗斯新中型五代机苏-75“将军”公开等比模型后,外界一致认为它的隐身性能大大优于苏-57,如以下因素:1.使用外鼓较小的DSI进气道,加上S型进气道在主弹舱处上方的弯曲,可以完全遮蔽发动机,无需安装苏-57的雷达屏蔽器和加莱特进气道的附面层隔道;


2.采用无平尾布局;3.采用侧弹舱而不是苏-57的边条翼下方的荚舱,虽然突出机身一部分,仍然比整个凸起的荚舱隐身性好;


4.尺寸小;5.前起落架后方安装了一个钻石形光学窗口,而不是苏-57常用的圆形。因为座舱前方有IRST,这个窗口可能是对地攻击用的,那么它就可以不外挂101KS-N导航/瞄准吊舱;


6.发动机喷口收敛片是锯齿形的而不是直线。

美国诺斯罗普公司的MRF-54E战斗机概念采用了类似苏-75的布局,但进气道不一样。

俄罗斯曾发布过一组苏-75和苏-57合影的照片,可以看出其主翼外段和苏-57完全一致,从苏-75侧面、底部的照片看它的机鼻、座舱、隐藏式受油管和主弹舱也基本与苏-57一样。这种“照搬”行为要付出隐身性能的代价,继承了光电球、有框座舱盖和主弹舱开口缝隙大等隐身弱点。





就其自身的设计而言,也难说它把隐身放在第一位。从细节上看,它和苏-57一样采用了很多直线接缝,板块之间呈90°垂直,侧弹舱舱门的隐身设计也很不走心。除了设计思路,苏霍伊说该机的售价只有3000-3500万美元,实现价格优势的途径之一就是简化隐身功能,前文说的照搬苏-57也是这个原因。俄罗斯红星电视台曾说过苏-57的正面RCS是0.5平方米,苏-75虽然在大方面上比苏-57改善很多,但设计思路没有本质区别,估计RCS不会低于0.1,仍然比F-35和J35低一级。当然,因为内置格斗弹,说不定和用SUU-96隐身翼下挂架和LAU-151隐身导弹发射滑轨外挂AIM-9X Block II+(导弹涂有吸波涂层,弹翼可能使用吸波材料)的F-35有一拼。


目前就隐身方面,4.5代机/5代机的看门人是韩国的KF-21,苏-75排倒数第三;但KF-21预留了弹舱升级空间,后期型也有可能反超俄罗斯。


因为隐身问题,苏-75的外贸难度不小。从土耳其、瑞典、印度、日本、英国和法国等公布的下一代战斗机概念上看,大部分国家还是倾向于传统隐身设计思路,虽然苏-75有价格优势,但不一定能抵消隐身劣势。印度和俄罗斯合作的FGFA隐形战斗机(印度版双座苏-57)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隐身。目前能想到的客户只有越南和一些经济不发达且规模小的国家了,它们对价格比较敏感。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