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上半年净利润下滑 桃李面包的困局

2021-08-18 21:54 作者:鳌头财经  | 我要投稿

作者丨啾一

出品丨鳌头财经(theSankei)

近日,“面包第一股”桃李面包(603866.SH)披露2021年半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39亿元,同比增长7.32%;净利润3.69亿元,同比下滑11.59%。在2020年实现短暂的营收增长后,桃李面包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作为短保面包市场的龙头企业,桃李面包凭借优秀的业绩,在2015年登陆A股后,成为东北地区为数不多的消费白马股。

然而,上市后的桃李面包为了保持业绩增长,急速扩张门店和产能,导致毛利率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压缩了公司的业绩增长空间,造成如今业绩下滑的局面。

“南下”遇阻

在2015年顺利上市的沈阳品牌桃李面包,近年发展速度足够快,其2015年年报显示,控股参股公司为19家,到了2021年上半年已经增加至37家,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不过,在半年报披露的37家子公司中,有17家亏损,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

在此前发布的半年度业绩快报中,桃李面包将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去年同期受国家阶段性社保减免政策影响,公司各项成本费用低于本期,以及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促销活动相对较少,返货率及折让率都低于本期。

然而,查阅过往财报数据会发现,桃李面包的弱势有所显现。根据半年报,华东和华南地区亏损的子公司中,上海桃李从2015年上市至2020年的净利润分别是1700.2万元、1960.61万元、1465.52万元、-123.94万元、-1268.82万元和-653.62万元。

江苏桃李自2016年成立到2020年的净利润分别是-13.79万元、-378.10万元、-373.18万元、-810.22万元和-973.40万元。

一直以来,走出东北,走向全国,是桃李面包的战略规划。在上市之前,桃李面包就开始布局长三角地区,上市之后更是将包括华东地区在内的部分区域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突破区域,但是目前来看,该区域的发展却不够乐观。

民生证券研究报告认为,桃李面包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第一,2021年一季度下游需求回落至正常水平,返货率、折让率上升拉低毛利率水平,促销投入增加提高销售费用;第二,去年国家阶段性社保减免政策在今年陆续到期,间接增加各项费用支出。受此影响,公司毛销差同比出现明显下滑。”

桃李面包股价低迷除了业绩原因之外,与其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的减持也有关。

早在今年2月19日,桃李面包控股股东吴学东及一致行动人盛利通过大宗交易合计减持1.20%股权,套现4.35亿元。这并不是桃李面包股东第一次减持,2019年3月27日吴志刚等人共减持1.997%的股份,合计套现约4.17亿元。

而其后更是在2019年开始的两年内,桃李面包创始人吴志刚家族已通过二级市场完成7轮减持,合计套现约36.34亿元。除此之外,还数次减持债券,而通过减持股票及债券已套现达41.34亿元。

对于减持的原因,吴志刚家族表示均为资金需求,但2015至2019年,桃李面包共计派发了现金红利18.87亿元,分红率达72%,甚至2019的分红率高达96.24%,其中有不少都归吴志刚家族。

品牌护城河在哪里?

从子公司的亏损不难看出,尽管桃李面包自上市以来就大力南下,但五年过去却依旧未见成效。与此同时,短保面包市场竞争正在加剧,达利等品牌的入局,也为桃李面包走向全国增添了难度。

尤其是2017年,中国最大的本土食品企业达利宣布入局短保面包市场,并于2018年发布短保面包品牌美焙辰低价狙击桃李面包。

同样在2018年,与桃李面包一样采取“中央工厂+批发”模式的老对手宾堡(Grupo Bimbo)收购了北京曼可顿、上海曼可顿、广东曼可顿和四川曼可顿100%的股权,进一步争夺短保面包市场。

2019年桃李面包年市场份额达到26%。长保面包巨头达利(03799.HK)和盼盼紧随其后,分别为11%和9%,然后就是短保赛道的小巨头嘉顿(6%)、宾堡(6%)、义利食品(1%)等。

业内人士指出,面包行业制作门槛相对较低,并且产品的口味越发趋同,产品同质化是竞争愈演愈烈的原因之一。除了面包之外,虽然桃李面包还生产粽子、月饼等,但这类产品季节性明显,而且当前营收占比还非常小。

在短保面包市场,桃李面包不仅要直面宾堡、曼可顿、美焙辰等传统烘焙品牌,还要应对元祖、面包新语、巴黎贝甜等连锁面包店的竞争。

此外,三只松鼠(300783.SZ)、良品铺子(603719.SH)、马大姐、盐津铺子(002847.SZ)等休闲食品也纷纷推出了自有烘焙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市场份额。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本来中国就很大,所以对于企业而言,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表现也很正常。每个地区有每个地区的口味特性和消费习惯,并且和品牌在当地的影响力不同,同时也和企业在当地提供的服务体系和客户黏性等诸多方面都有直接关系。

面对各家都来分一杯羹的市场,桃李面包自身品牌能否筑好护城河、提升竞争力以吸引更多人群,传统优势市场之外的区域又能否真正站稳而摆脱亏损,都是亟需桃李面包正视及解决的问题。


上半年净利润下滑 桃李面包的困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