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口腔内科学-牙体牙髓病-牙髓病

一、定义
1.发生在牙髓组织的疾病
2.机制:细菌(主要因素)、物理化学刺激、免疫反应
3.分类
1)可复性牙髓炎vs不可复性牙髓炎
2)急性牙髓炎vs慢性牙髓炎
二、病因
1.感染(主要因素)
1)主要细菌:厌氧菌
2)侵入途径:近髓的深龋洞
3)逆行性牙髓炎:牙周病时伴发的牙髓感染
2.物理、化学因素
三、临床表现
1.可复性牙髓炎
1)症状:受到化学刺激(冷热酸甜)时
①瞬间出现疼痛反应
②冷刺激最明显
③刺激去除,疼痛消失
④无自发疼痛
⑤探诊:深龋洞洞底敏感
2)病理:血管充血扩张为主要变化
2.不可复性牙髓炎
1)急性牙髓炎
(1)四大特点
①自发性疼痛,阵发加剧,有缓解期
②夜间痛
③疼痛不能定位,会放射
④温度刺激加剧疼痛(间歇期:疼痛/发作期:加剧疼痛)
(2)诊断
①询问疼痛与温度刺激之间的关系
②视诊、探诊、叩诊,冷热刺激等方法找到可疑牙
(3)鉴别诊断
①三叉神经痛
·疼痛剧烈
·沿三叉神经分布区放射
·很少夜间发作,温度刺激不引发痛
·持续时间短
·治疗牙病后牙痛不缓解
②心源性牙痛
·以面部放射痛为唯一主诉
2)慢性牙髓炎
(1)表现
①有自发疼痛,但不剧烈
②冷热刺激引起疼痛,刺激去除后仍疼痛
③放射痛
④牙髓增生形成息肉
⑤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急性牙髓炎四大疼痛症状
(2)诊断
①长期冷热刺激史、自发痛史
②对温度感觉异常
③有叩痛
(3)鉴别诊断:vs可复性牙髓炎
①共同点:遇到冷热刺激引发疼痛
②区别:病史短、无自发痛病史、探诊洞底敏感、患牙无叩击痛、诊断性治疗无症状
四、治疗
1.原则:保护活髓、保存患牙
2.处理
1)应急处理:开髓引流,安抚止痛
2)保存活髓
(1)适应症
①深龋、可复性牙髓炎(浅)
②难以鉴别可复性牙髓炎和慢性牙髓炎的诊断性治疗(难)
③年轻恒牙的早期牙髓炎(早)
(2)方法
①盖髓术
②牙髓切断术
·适应症:年轻恒牙(根尖尚未发育成熟)
·为暂时治疗法,跟腱发育成熟后做根管治疗
3)保存患牙:摘除牙髓进行根管治疗
参考:口腔医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