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城市

2022-05-25 20:39 作者:沈浪101  | 我要投稿

1

微信读书前段时间上了新书,顾诚的《南明史》。

想来是学术著作,等心再静静来读。

2

关注了亦无欢的公众号,亦无欢倒先读了《南明史》。

于是,一些时间节点就很自然连上了。

1566年。刘和平老师《大明王朝1566》里开篇是三波人算账顶牛,年年亏空,严嵩严世蕃的严党中饱私囊,吕芳司礼监太监们执红代表嘉靖皇帝,徐阶高拱张居正代表政府清流。九州万方,死几个人算什么?刘和平老师确明示我们拐点在这,其后虽有张居正万历朝短暂回光,其实明朝事已不可为。

1587年。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原版书名是《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什么事儿也没有的很平凡的一年,然而,风起于青萍之末。

1644年。顾诚的《南明史》,这一年,在明朝,纪年为崇祯十七年,这一年三月十九大顺军攻破北京,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煤山歪脖子树,当天李自成进城。在清朝,此为顺治元年;在大顺,是为永昌元年。三纪年,三家顶牛,逐鹿中原。

3

然后间或学习《文学理论》,里面说到百家讲坛,说到易中天品三国,说易中天的考据。

于是重又回来读易中天中华史·朱明王朝。

4

一直在追的《天之下》,也更新到了关键的节点,怒王为什么没有本名?谢孤白的身份?蛮族的秘密?

当中也有一些明朝闯王,满清蛮族的影子。

5

于是,开读《南明史》。

顺带开读杨照的《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1:光明与黑暗并存的时代》。

6

以上,大概就是我自己的某种读书方式。

7

重点读杨照的《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1:光明与黑暗并存的时代》。

原因大概也有几个吧。

读杨照的书读多了,对这个人服气,洞见,常识,常有新知,。

读杨照的书读多了,知道他的行文风格,一以贯之。

杨照的书,以我现在能够接受的难度水平而言,中等偏上,所以比之于《南明史》,更通透,比之于《朱明王朝》,更不学究。

8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比如秦朝太有为了,太能造了,继承秦的汉看到面前的这种因为有为而二世而亡的局面,怎么能不深刻反思呢?所以很快就走上了反面,一个是变郡县制为郡国制,一个是变有为为黄老的无为。

比如隋朝是南北朝过来的,世家大族盘根错节,什么宇文家,什么杨家,什么独孤家等等,李世民的陇右家族就排不上,甚至于都不买账,怎么办?开科举吧,扩大招生吧,打破这种上品无寒门的局面。

宋朝是五代十国下来的王朝,藩镇割据,军阀混战,历历在目,所以太祖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重文抑武。

明朝是承接了元朝的,朱元璋是小民过来的,深知土地兼并的危机,所以对于大地主,大贵族基本上是长期监视的,沈万三的历史也许没有真事,但这个故事想要说明的道理,没毛病。

往常的道理,勤劳致富,打工,攒钱,买地,当小地主,雇人,再买地,当大地主,但明朝把这条线掐断了,总是有阶级分化的,总是有人有钱又有闲的,怎么办?

花呗。可劲儿造。衣食住行,怎么奢华怎么来。

城市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就是这么来的。

 

 


城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