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旺”第七期——与著名书法家、学者王登科相聚在忻东旺的艺术世界里
探“旺”第七期专题活动
著名书法家、学者王登科直播导览
忻东旺展览

在当代油画史上,有一位画家的名字格外响亮。他在近三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以他生花的笔,描绘生命的细节、观照人的心灵,在展现时代气象的浩繁里,又开拓出一种表现精神气度与生命体验的新途径。对于故乡、对于土地、对于劳动者的表情,他除却泪光闪闪之外,还有属于他自己的诉说和歌唱。
他的绘画“荒谬也真实”,他的情调“明亮又忧伤”,乃至于当他离开我们的多年后,不仅仅是画坛,更有各界的精英和热爱美好的人们都会一直记住他。
他就是——忻东旺。
——王登科

10月15日 上午9:30
与著名书法家、学者王登科相聚在忻东旺的艺术世界里
活动地点
大同市美术馆

Wang deng ke
1963年生
辽宁海城人
历史学博士
文化学者
艺术评论家
中国书协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
故宫博物院中国书法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特聘教授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吉林师范大学双聘教授
鞍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南方科技大学“驻校艺术家”
大连艺术学院特聘教授
河北师范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特聘教授
日本京都教育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议组成员
现任荣宝斋书法院院长
荣宝斋《艺术品》期刊主编


2021年9月1日 – 2021年10月31日
-
展览地点
大同市美术馆2号厅
明亮里的忧伤——忻东旺绘画艺术
文:王登科
东旺的绘画一反传统意义上的写实“肖像”手法,满怀深情地发挥他“写意”的特长,准确却又朦胧地表达了他的主观心理感受。这里有他对故乡、故土、故人的一种奇妙的心理感受,又有他对个人命运与抗争、奋斗的茫然与诘问。他像一个哲思者,又如同一位充满理性思辨的田园诗人,只是他用一种特别的视觉形式,以人的面孔及表情为命题,开始了他一刻都未尝停息的思考。他描写茫然,描写无助,描写世俗的欢乐和忧伤,当然也有属于人生日常的各种表情。并通过扭曲、夸张、变形而彰显出浮生的荒谬与无常。所以,我觉着东旺的深刻恰恰就在于这里。他以一双明澈的慧眼,直观察照出人生的况味,正如他笔下的线条和油彩所呈现的调子,感伤又明亮。在他的视野里,故乡的土地与乡亲们的面庞应该是一种颜色和质感。那些他从小便耳熟能详的旧事
与乡情更加激发了他描绘的冲动。

260×190cm 2013年
其实,东旺这些“村民”系列,都是在画他自己。这位从冀西北坝上走出来的画家,应该说是一边劳动、一边求索,带着对于绘画的赤诚,求道般地从他乡到异乡。一路的劳顿丝毫没有减损他对美好的敏感和描绘的冲动,偏远和出身也从未让他停歇过前行的脚步。他对油画的思考以及在语言的探索方面,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绘画的范畴。我相信这种探索不是仅仅表现在技术层面上的,而是在纯理性精神之上生发出的一种爱的光芒。
东旺是勤奋的,他像农民的“笔如农器忙”。他在近三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作品,留给了这个属于他的时代。

60cm×50cm 2011年

60cm×50cm 2010年
东旺是深刻的。他从登场的那一天起,就用他那支生花的笔,描绘细节、观照心灵。在展示时代气象的浩繁里,他又开拓出一种表现心灵与生命体验的新途径。

60cm×50cm 油画 2004

40cm×30cm 2000
东旺又是慈悲的。他笔下的人物及其表情都客观地映出他的泪光闪闪。对于命运,对于土地,对于劳动者和青春,他除了缱绻之外,更多的还有歌唱和关怀。
最是青春日将暮,
桃花乱落如红雨。
我敢断言,东旺英雄般的名字连同那些散落在这个时代的作品,一定会像春日里乱落的“红雨”一样,虽化作春泥,但却永远芳香四溢。

39cm×23cm 2012

80cm×65cm 2012

80×65cm

80×65cm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