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活得那么辛苦,就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
今天聊点为人处世的干货。 很多人有个思维误区,觉得在和人打交道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说得十分完美,对方才不会小看你,才会尊重你。 自己的能力,手段,资源只能把事情做到6分,却偏偏说能做到9分,10分,以为这样才能博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 比如明明自己公司只能做A业务,结果跟客户说我们B业务也能做,C业务也可以接,D业务以前也做过。 明明自己过去的工作经验只有一个模块,面试的时候非说自己懂全产业链,啥岗位都做过,是全能型人才。 明明自己的家庭只是个普通中产阶级,却非要打肿脸充胖子,朋友圈展现各种奢侈精致的生活来给自己立高富帅人设。 当然这么做有好处,这是一种人际销售技巧,短期来看确实能达到目的,比如接下生意,面试成功,赢得一小部分人的向往与好感。 但这种做法说实话和欺骗无异,迟早会有暴露的一天。短期来看能获小利,长期来看危害无穷,我非常不建议大家学。 做不到,就是做不到。非要说自己做得到,万一最后没做到,这造成的伤害比你一开始就说自己做不到,要严重得多。 像前段时间一个开公司的朋友找我,说接了客户一个500万的单子,但发现自己公司的资源不够,吃不下来,但又舍不得放弃这笔生意,该怎么办? 我说,你先发动自己身边的朋友圈,找找下家供应商,看能不能把单子分拆分包出去,你做项目总控。如果实在找不到下家,就跟客户说单子吃不下,请对方另请高明。 朋友一听,有点犹豫。 因为找下家分包,就意味着有一部分利润要分出去,这两年生意不好做,好不容易签这一单回来,他有点舍不得。 我琢磨出意思来,其实他想问的是,如何让自己公司内部能够解决这个需求,尽量不要动用外面的力量,毕竟肥水不留外人田。 我说,那你压榨员工逼着大家做明明做不到的事,最后交付出去的产出物质量不达标不说,还会严重影响你公司的声誉,这样的危害更大。 结果他不信,回去开了个深夜员工大会,硬要吃下这500万的单子,两个多月搞得所有人人仰马翻。 最后订单只完成了70%,质量还不达标,客户根据合同还扣了100多万的尾款没付。 而为了完成这个订单,公司其他业务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整个大盘算下来其实是亏的,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就是打肿脸充胖子的坏处,自己种的苦果最后自己吃。 做生意如此,生活中这种例子也多的是。 比如有的男生在相亲约会的时候,或者在网上和女生聊天的时候,喜欢有意无意夸大自己的客观条件,觉得这样才能博取对方的关注和好感。 小到工作收入,大到家庭背景,社交资源,朋友圈人设,几乎无所不吹。 我听过最夸张的一个例子,男生第一次和女生约会,说自己的人生目标是35岁以前赚1个亿,还滔滔不绝侃侃而谈,以为这样就能树立自己上进努力的优质男形象。 但熟悉这个男生的人都知道,他一个月工资才一万出头一点,请人家吃顿好的日料回头就要去啃一个星期泡面。 这些信息只要稍微打听一下就都知道了,而他的这些行为在女生眼里,其实非常幼稚和普信。 以上这些反例,都是在用夸大其词的方法来进行人际交往,但使用的时机和场合均有问题。 夸大其词的目的,是给自己立人设,叠Buff,终极目的是获取别人的信任,仰慕,尊重,从而进行收割。 比如以前许多做生意的小老板,一年自己的利润才100多万,但他们却敢买一辆200万的车,目的就是为了见客户的时候让对方觉得自己有实力,跟自己合作能放心。 甭管生意谈不谈的成,场面一定要撑住。 我身边很多江浙沪一带的小老板,都很信奉这一点。当年他们也确实靠着这种思路,在生意场上如鱼得水,赚了不少钱。 但问题是,今时不同往日。 如今信息这么发达,对方只要在工商网上查一下,天眼查上搜一搜,你的企业就被人家扒了个底朝天。每年赚多少钱,股权架构是怎样的,有没有法律风险,全部一目了然。 找些商业财经的媒体问一问,你这个企业过去有什么八卦,行业里和谁比较交好,企业内部管理情况怎么样,有没有欠债,全都清清楚楚。 过去那套夸大其词的做法,说白了,吃的是“信息不对称”的红利。现在大环境变了,信息越来越透明,这个时候你就要改变策略。 如果仍然一意孤行,就会遇到我前面那个开公司的朋友一样的结局,明明自己兜不住还非要强撑,最后弄得鸡飞蛋打。 Image 时代变了,过去成功可以靠骗人,现在你要靠真诚。 敢于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承认自己有所能为有所不能为,表面上看是在示弱,但这其实是一种欲扬先抑的策略。 尤其在为人处世方面,这是一种很高明的手段,我们慢慢来说。 首先,这么做能降低对方期待,反而会带来惊喜。 试想,如果你一开始示强,最后把事情做成功了,这个叫兑现承诺,理所当然,并不会给对方带来惊喜。 万一做不成,反而还给对方留下话柄,你说的这么牛逼最后还不是不行。 但如果你一开始示弱,后面当你展现出自己的强大时,这个从负到正的过程,就会创造巨大的惊喜。 一个次次考90分的好学生,突然考了95分,大家觉得很正常。但一个每次只拿70几分的中等生,突然考了90分,大家才会觉得不可思议。 做事要偷偷做满,但说话不要一上来说满,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高手从来不会一开始就给你一个过高的期待,而是一点点去小步积累,在这个过程中把你的期待值逐渐拉高。这样既降低了他的难度,也巩固了你对他的信任,而且很难有翻车的风险。 就像谈恋爱送礼一样,初次见面你就送人家一个几万块的包,那下次对方只会期待更贵的礼物,而且只会把你当凯子。 但你如果逐步提升礼物的档次,并且还在这个过程中加入了对方获得礼物的难度,比如引导对方做一些付出,这样才会加深你们之间的关系绑定。 人性就是这样,越容易得到的东西越不珍惜。反而你给他加点难度,加点过程,加点时间,对方才会重视。 其次,放松的姿态能给你更多的犯错空间。 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放松姿态。表面看是谦虚说我不行,实际上是把丑话说在前头,我如果不行还请你多担待。 这相当于提前打了个预防针,一旦事情没做好,哪里出了纰漏,你有余地可以去回旋。 如果一开始设立的目标很高,会加重许多不必要的心理负担,这些负担对你完成这件事情没有丝毫帮助,纯粹是自己给自己找事。 而有了容错空间,你做起事来就会更加舒展,心态也不会那么紧绷。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你要完成一项任务,但被告知只有1次失误犯错的机会,那么你采取任何行动之前都会畏首畏尾,小心翼翼。 因为一旦犯错了就是直接失败,万劫不复,这种心理压力反而会让你变得绑手绑脚。 可如果你有3次犯错的机会,甚至5次犯错的机会,那么你行动的时候就会更大胆,更愿意去探索不同的可能性,这反而是有益于你去完成这件事情的。 说白了,这是在给你自己托底。 就像你去学开车一样,教练告诉你只有1次机会倒车入库,你一定会谨言慎行,一个小动作没做到位就会惊慌失措。 但如果你有3次机会,那么就会更加放松,动作也会更加自如,大不了这次失败了下次再来嘛。但失败的经验却给到你足够的警醒,让你更好地去应对下一次机会。 所以说做任何事情,你一定要在一开始,就给自己争取尽量多的犯错空间,而承认自己能力有限,就是在争取这个空间。 但这不代表你就能随心所欲犯错,重要的是这么做能营造一个轻松自如的心态,这样做起事情来才会游刃有余。 最后,承认自己能力有限,让你在心理战中占据上位。 既然周围人都在吹牛逼,都在捧高自己,你却真诚以待,反而会让你脱颖而出。 这一点,在男女交往中体现地特别深。 比如很多男人在向女人介绍自己的时候,喜欢包装自己,夸大其词,可这种骗傻白甜的手段如今越来越不管用。 一来女人其实不傻,她们有着丰富的阅历,在男人面前装作欣赏倾听你吹牛逼的样子,心里其实看得一清二楚。 二来绝大多数男人都这个表现,她们早就百毒不侵,反而还会加重自己的戒备心。她们会觉得哦,又来了一个吹牛逼的,那就看看他的表演吧。 但如果这时出现一个男人,他不吹牛逼,甚至还表现得很谦虚,还会自嘲自己能力有限,反而会在女人心里树立一个特别的形象。 人家会觉得,哎,这个男人不一样,和之前遇到过的那些吹牛包装立人设的渣男有着显著区别,有点意思,我想多接触了解一下。 当其他人都在绞尽脑汁包装自己的时候,他只要诚实做自己就能赢得对方好感。 这就叫四两拨千斤,根本不用费那么大力气,全靠同行衬托罢了。 这个道理套用在商业世界里,同样奏效。 比如你作为供应商去和甲方客户接触,其他供应商都是包天包海什么都能做,你却说对不起,我们的业务不做那么多,我们只专精于做一项,但我们能把它做到最好。 这时客户就会觉得,你这家公司很真诚。因为他们心里门清儿,市场上哪有什么都能做的公司,越是什么都能做越是啥都做不好。 当所有人都是10句话里掺9句假话,你只要多说1句真话就赢了,多说2句真话就稳了。 所以说对高手而言,真诚,一半是出于本心,一半实际上是刻意为之。当周围人都把别人当傻瓜的时候,你偏不这样做,你就有机会脱颖而出。 所谓竞争优势,就是你想到了别人想不到的,你做到了别人不愿意做的。 而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表面上看有些丢人,实际上是主动示弱,以退为进。要知道高端的猎手,从来不会张牙舞爪地出场,他们往往都是以猎物的方式出现的。 这是一种人性的拉扯,只有完整经历过的人才会懂。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共勉 =) 转自微信公众号:张良计。感兴趣可以关注。 说下我自己的感悟: 我觉得我就偶尔承认自己就是垃圾。真的会让自己心里过得去,然后气就顺了。 我就是也想用这个号主要写小说,分享一些读书笔记和工作心得,或者像这样我觉得很有用的文章也会分享,不会标明原创,但是希望可以被更多迷茫的人看见。如果没流量的话就没流量。如果我能写完一本小说那我已经很棒啦,我可以自己打印自己留存。以后给我的后辈炫耀哈哈哈。 刚毕业一开始遇到不太会的或者做得不是很好的地方,自己会比较扭捏,不想让领导觉得自己能力不行,但是又确实做不了,或者做出来的东西自己觉得太垃圾不想给领导看。现在的我就是自己做不了就会直接和领导说我不行,然后是否有哪些资源可以给到我让我先学习,或者我应该怎么做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好像会站在高一点的角度,就是从对方角度去思考整个事情。 你做的不好或许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之前就已经预判到了。 领导把任务交给你是为了追求完美还是完成,你可以在交代之前就和领导沟通清楚,可能会花一些事情,但是一定比你都完成之后发现会错意效率高一点。 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念叨什么,总之就是这样啦~